文 / 子玉
提起成吉思汗,人们总是会习惯性地热议其彪悍的武功,认为其是帝王群体中开拓能力最强悍的人,但实际上,比起武功,成吉思汗在政治层面于草原族群才是最重要的,完全不亚于刘邦对农耕民族的贡献。
刘邦之前,列国虽然被大秦的郡县系统短暂整合过,但还是在战国列国并存的惯性下又恢复为之前的格局。秦楚汉间,刘邦用武力将分散的列国王政用大汉帝国的系统黏合起来,接着又用制度将关中和关东打造为一个被称作“汉”的民族共同体。
成吉思汗之前,草原上从来没有主体民族,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即使再强悍但也只是一两个雄主短暂在线的昙花一现,成吉思汗崛起之后以武力将草原松散的部落用大蒙古国这个系统黏合起来,完了又用一系列制度将草原各部落打造为“蒙古族”的民族共同体。
从此,无论历史如何变迁,蒙古族和漠北草原的地域始终是高度绑定的存在。
可见,历史上武功彪悍的雄主大有人在,但能在政治层面开辟一个新时代的人却相当少,刘邦和成吉思汗都是少数中的典型。
当然,政治的开创是建立在绝对的武功之上的,成吉思汗如果没有在武力层面统一草原其政治能力是肯定没有用武之地的,其充其量只是一个部落的首领。所以,解读成吉思汗就必须从其统一草原各部的武功说起。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1162年出生,为蒙古乞颜孛儿只斤氏贵族,是合不勒汗的曾孙。在其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杀之后,铁木真瞬间就被扔进人生谷底,不仅自身曾经被泰赤乌氏贵族羁押,老婆孛儿帖也一度被蔑儿乞人掳掠而去。
最后,铁木真是通过投靠克烈部首领脱里汗并和扎只剌首领扎木合结拜为兄弟,在这两个人的帮助下才聚拢部族逐渐在草原上踉踉跄跄地站了起来。
1189年,铁木真被部分乞颜氏贵族和异姓侍从拥立为汗。面对铁木真的崛起,扎木合联合泰赤乌等部落对其进行打压,铁木真分兵十三翼迎战,铁木真战败。
1196年,由于协助金国讨伐塔塔儿部,铁木真被金国授予“扎兀惕忽里”的官号。
可见,早年的铁木真一直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和大多数历史人物一样,都曾在深渊中苦苦挣扎。
在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铁木真就顺势走上了扩张之路:1200年,铁木真与克烈部首领王汗联兵攻打泰赤乌氏,将其击败;1201年,塔塔儿、泰赤乌、扎只剌等部推举扎木合为古儿汗,又联合乃蛮、斡亦剌等势力共同对抗铁木真和王汗的联盟,经过几次战斗,扎木合败,被迫投降于王汗;1202年秋天,铁木真在击败沿喀尔喀河的塔塔儿之后,成为东部蒙古的主人;1203年秋天,铁木真在与克烈部的王汗经过三天的大战征服了克烈部,掌控了中部蒙古,成为漠北最强势的势力;1204年春,铁木真与乃蛮部会战于纳忽昆山,大败乃蛮军,太阳汗受伤后被擒,不久死去;同年秋、冬,铁木真又北征蔑儿乞部,将其平定;1205年,扎木合被铁木真处死。
扎木合曾是铁木真解决生存问题的贵人图源/剧照
1206年春,草原各部在斡难河源召开贵族大会,正式宣布建立大蒙古国,铁木真被推举为领袖,获得了“成吉思汗”的称号。
随后,成吉思汗继续向四方用兵:1206年,发兵攻击乃蛮,大败之,不亦鲁黑汗被杀;1207年,成吉思汗派出使者前往西伯利亚森林,将叶尼塞河上游的吉儿吉思、贝加尔地区的斡亦剌以及森林中的其他部落招降,安定了北部边界;1208年,成吉思汗以此前归降的斡亦剌部为向导,发兵西至额尔齐斯河,击溃蔑儿乞残部,其首领脱脱别乞中流矢而死,乃蛮王子屈出律亡奔西辽。
至此,成吉思汗通过武力彻底统一了漠北草原,历史上又诞生了一个强大的游牧帝国。
至于成吉思汗为何能建立如此功业,一个是其能力确实彪悍,更重要的还是,漠北草原需要统一,需要一个统一的政权来展开对外贸易和应对中原的金国,就像中原王朝必须以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治理黄河水患和应付草原武力一样,都是生存需要。
等于说,成吉思汗更多是迎合了历史趋势。
回顾铁木真的创业史,其和历史上大多数创业之主一样,都曾跌入谷底,都曾被迫委身于强者甚至接受敌国的册封,为了生存发展也曾大施合纵连横之术,都是在经历了一个痛苦、漫长的周期才拿到结果的。
但是呢,取得如此成绩铁木真最多也就相当于匈奴冒顿单于的角色,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对草原的统一,部落制的政治模式极其依赖雄主,一旦雄主缺位,草原上又会四分五裂陷入混战的局面。
所以,成吉思汗要想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还必须打一场政治战,用制度将草原各部黏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个问题,成吉思汗早就在思考,也给出了答案。早在1204年与乃蛮部的太阳汗开战之前,成吉思汗就建立了千户制度,将所有的部民按照十户、百户、千户的十进制方式加以编组,并委任了各级那颜。
千户制度既是军事组织,也是行政单位,具有兵民合一的特点,和金国的猛安谋克制度一样。
在统一草原之后,成吉思汗就用千户制度对草原部落进行全覆盖,共组建了95个千户,分别授予跟随其创业的贵族功臣世袭统领。到了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时,千户的数量已经增加到129个,人数大概在10.5万到12.9万人之间。
等于说,成吉思汗以千户、百户制度取代了旧的部落、氏族结构,将草原部民通过打乱重组的方式纳入了更为严密的组织。如此,大汗就能更方便地对部民进行管理,落实赋役的征调。
也可以说,成吉思汗是打破了血缘、部落对于草原政治的影响,将部民对于部落、首领的忠诚转移到了大汗身上,建立了高度的集权制。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成吉思汗建立的千户制度就相当于中原的郡县制,同时兼具军事、政治、经济等要素。
当然,千户之上还有万户,不过万户只是单纯的军事统帅而已。
此后,在时间的重力下人们对以前的部落记忆就慢慢淡化,统一佩戴上了蒙古族的标签。而事实证明,当所有的牧民在统一的身份标签的加持下其爆发出的能量也是惊人的,进可向四方攻略,退可守住草原的基本盘。
为了拱卫汗权,成吉思汗还于1204年整军时挑选了一部分贵族和平民子弟作为自己的护卫亲军,1206年建立蒙古国后又将其扩充到一万人的规模,分为四班,总称为四怯薛,分别由博尔术、博尔忽、木华黎、赤老温担任怯薛长,并允许世袭。与此同时,怯薛的数量也从之前的1150人增加到了1万人的规模,共计十个千户。
怯薛不仅负责大汗安全且是蒙古早期的行政中枢图源/网络
怯薛除了保卫大汗的安全还兼具其它任务,包括管家、厨师、门卫、牧军马者、财产管理等职能,覆盖了大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大汗的侍从、近臣,怯薛也成为大汗的决策机构,大汗在一些重要事情上经常与他们会商。
当然,怯薛最大的功能还是保证了大汗以绝对的直属军队具备控驭各级千户的实力。由于贵族的子弟都在怯薛中服役,在事实上被大汗作为人质,所以怯薛制度也形成了对各级贵族将帅的制约。
等于说,蒙古的怯薛兼具秦汉时的郎中令、少府、卫尉、中尉等职能,是蒙古帝国早期的行政中枢。
在这些之外,成吉思汗还创立了蒙古文字。在攻灭乃蛮后,成吉思汗俘获了其掌印官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命其创制文字。在创制文字的同时,成吉思汗还制定了以新文字书写的印章和牌符等制度。
同时,成吉思汗还在蒙古习惯法的基础之上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条文,蒙古语称为“扎撒”。后来,在用蒙古文字记录成卷后被定名为《大扎撒》,其中包括维护汗权、维护相关制度、保护经济等内容。
此外,成吉思汗还以其养弟塔塔儿人失吉忽秃忽为掌管司法的大断事官,负责审断刑狱、诉讼、起草法典等司法业务,同时负责人口登记、属民分配等业务。蒙古语称大断事官为也可扎鲁花赤,之下还有若干称为扎鲁花赤的级别较低的断事官。
当然,帝国政治中心的设定也是必然。1220年,成吉思汗指定哈剌和林为蒙古帝国的国都。
由此可见,成吉思汗是在军事、政治、经济、法律、文字等层面都进行了一系列设计和优化,使各领域都和“大蒙古国”的系统完美匹配。
当然,成吉思汗也进行了分封:分封弟弟合撒儿、合赤温、别里古台、铁木哥斡赤斤于从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流域到呼伦贝尔草原的东部地区,称为“东道诸王”;分封儿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于阿尔泰山以西,称为“西道诸王”。
诸王封地内的民户同样处于千户、百户的编制中,作为千户长的那颜们成为诸王的家臣。
当然,成吉思汗时期的分封也仅限于草原地区,对于新征服的农耕地区则作为家族公共财产,由大汗统一派官进行管理。
成吉思汗之所以会进行分封一个是出于拱卫汗权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成吉思汗家族将草原上包括民户、土地等所有资源视为其共同财产,所以他们有必要按照分割家产的方式对这些资源进行分配。
不过,用于分封的土地和民户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资源还是直接掌控在大汗手中,从克鲁伦河至阿尔泰山的蒙古高原中心地区由作为家长的成吉思汗直接统领。蒙古有“幼子守灶”的传统,大汗的财产将来会直接由幼子拖雷继承,这也是拖雷家族后来能够从窝阔台家族手里夺取汗位的核心原因,因为其足够有实力。
一套组合拳打完之后,成吉思汗已经是拥有绝对权力和威望的大汗,超越了草原上曾经任何一位雄主。用曾经到访蒙古的欧洲教士柏朗嘉宾的话来说就是:“鞑靼皇帝对于每一个人具有一种惊人的权力。”
成吉思汗建立了和中原王朝同样权威的汗权。
当这种绝对集权体制和其武力优势结合之后又将是农耕民族的灾难,成吉思汗的铁骑改变历史成为必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