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作为末代皇帝,其人生经历广为人知,尤其是他皇位上的多次更迭,更成为了历史上的趣谈。
与溥仪常常相伴左右的“末代皇弟”溥杰,因娶了一位日本妻子,也时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相比之下,却很少有人留意到,在北京的一座老旧四合院里,有一位默默耕耘小学教育四十余载的老教师。
这位被小学生亲切称为金老师的老先生,其实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四弟,爱新觉罗·溥任。
他出身显赫,兄长是皇帝,大伯是光绪帝,就连姨奶奶也是著名的慈禧太后。
然而身为皇亲国戚,溥任却与两位兄长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为人低调,一直默默生活至2015年。
1918 年,爱新觉罗・溥任在北京什刹海北岸的醇亲王府(现今宋庆龄故居所在地)出生。
溥任出身皇室,家世堪称显赫,但若深入了解,其家族底蕴深厚得超乎想象。
故事得从他的祖父奕譞说起。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与咸丰帝同父异母,是实打实的皇室血脉。
不过,真正让奕譞权势滔天的是他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奕譞的妻子叶赫那拉·婉贞,正是慈禧的亲妹妹。
靠着这层关系,奕譞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期间,迅速在清政府站稳脚跟,手握重权,一路加官进爵,获封醇亲王。
当他的次子载湉即位成为光绪皇帝后,奕譞的人生更是达到了巅峰,最后五年还出任了总理海军衙门大臣。
奕譞的第五子载沣承继了醇亲王爵位,他的人生之路与他父亲的几乎一样。
载沣的长子溥仪登基为宣统皇帝,而他本人则出任了清朝的最后一任摄政王。爱新觉罗·溥任,便是载沣的第四个孩子。
如果中国没有出现辛亥革命,按照封建继承制度,鉴于溥仪无后、溥杰子嗣有日本血脉,三哥溥早夭的情况,溥任的长子是最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的。
照此情形推演下去,溥任十有八九会承袭醇亲王爵位,进而跻身朝堂高位,成为声名远扬、手握重权的显贵。
然而这终究只是假设罢了。由此可见,溥任的前途曾一度充满了无限可能,可以说是“金光灿烂”。
但辛亥革命的发生,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对于爱新觉罗家族这哥接连涌现两位皇帝的帝王之家而言,更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极其深刻的影响。
载沣当时身为摄政王,他这人性格生性就比较淡泊,为人还忠厚老实,关键是特别识时务。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眼看着局势大变,他很干脆地就卸任官职,回自己家去了。
他安然对夫人讲:“从此就好了,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此后,这位昔日的摄政王没表现出丝毫不甘的情绪,“张勋复辟” 闹剧上演时,不少贝子贝勒找他,盼他出山振臂一呼、集结力量,都被他一一拒绝。
载沣早就厌倦了政治斗争,也深知大清必然灭亡。
1925 年 1 月,孙中山来访,载沣在自己的府邸中,接待了孙中山先生,两人亲切地握手交谈。载沣坦诚地表示,他最担忧的是自己因同意宣统皇帝退位,而被清朝的遗老们指责是断送了大清江山的人。
孙中山则对载沣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在辛亥革命后主动辞去摄政王之职,是爱国且具有政治远见的行为。
孙中山还赞扬了载沣的政治定力,指出他在关键时刻能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首位,而将家族利益放在一边,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当时,年仅7岁的溥任亲眼见证了父亲与孙中山握手交谈的场景,这一幕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对他的性格形成和日后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之后溥任随父亲载沣一同搬至天津生活,自此远离朝堂纷争。
但载沣心中依然挂念着在长春的溥仪和溥杰两个儿子。溥任便陪着父亲前往长春探望兄长二人,这次出行完全不带任何政治色彩。
在长春,父子二人亲眼目睹了溥仪被日本人严密控制的情形,哪里还有往昔身为帝王时的半分威严与气度?
私下里,载沣忍不住向溥任吐槽道:“当小日本的儿皇帝能有啥好?这般憋屈、窝囊,连那五代十国里割地称臣的石敬瑭都比不上!”石敬瑭为求自保、谋取权势,尚且还保留了些许自主空间,哪像溥仪这般毫无尊严、身不由己。溥任在一旁听着,心中五味杂陈,但对父亲所言深以为然。
此行还出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日本人和溥仪对载沣、溥任父子的到访极为重视,并极力劝说他们留在长春。彼时的长春处于日本人掌控之下,无异于狼窝虎穴,父子俩不愿就范,便设法回天津。
在溥任的精心策划和掩护下,载沣佯装卧病在床、多日不吃不喝,看着病得很重。其实,溥任每天暗地里都给父亲饼干吃。
那时的溥任才十三四岁,既要行事隐秘低调,又得时刻保持机警不能被人发现端倪,着实不易。好在计策没被识破,父子俩才得以逃离长春、回到天津,成功逃出日本人 “魔爪”。
经此一事,溥任展现出了沉稳、机智的性格,并且他的眼光也极为长远,没被溥仪的虚假权势迷惑。
载沣与溥任父子在天津及重回北京醇亲王府后,父子二人相互依靠、彼此陪伴,安稳度日。
面对日本人和国民党对醇亲王府的觊觎,父子俩商议利用王府内空置房间创办学校,以此保护家族产业免遭侵吞。
1947年,溥任着手筹备“竞业小学”,载沣担任董事长,溥任则亲自出任校长,他妹妹也积极参与教学工作,教室里那些桌椅,大多是用王府里的旧物件改造而成。
学校主要招收周边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少家境贫寒的学生都免收学费,成为当时的“义务教育”的典范。
起初,学校仅有二十余名学生,随后逐渐扩展至六个年级,学生人数超过二百人。溥任兄妹教学压力骤增,为保障教学质量,便陆续聘请了更多教师助力。
溥任不仅担任校长,还亲自授课,对外使用“金友之”这个名字。他尤其擅长语文教学,时常因课程繁重而引发咽炎。
“竞业小学”在溥任的悉心经营下,办得有声有色,直至新中国成立仍持续运营。
1949年1月30日,北平和平解放,为载沣一家带来了喜讯:政府决定出资收购醇亲王府,作为载沣的私产。同年10月,溥任代表家族将王府出售给高级工业学校,全家随后迁居至东城魏家胡同的一所大宅院。
尽管迁居新址,但他们坚持的办学事业并未中断,而是将学校迁移至家庙继续运作。
直至1957年,根据国家统一办学的政策要求,溥任将竞业小学及其房产全部无偿交给国家,为教育事业贡献了家族的力量。
溥任在西板桥小学和厂桥小学继续执教,直至1988年退休。
四十余载的教学生涯中,他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用“金老师”的身份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与喜爱。
谈及小学教师的岁月,溥任满怀深情:“那时,大家收入微薄,每月仅四五十元,却从不言苦,工作充满干劲,生活也异常充实。”
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这位和蔼可亲的金老师,在家中还有着“任四爷”的响亮称号。
当然,这些昵称是街坊邻居及众多老北京人对他的亲切称呼。溥任住在一座古老宅院,虽有两进院落,但因年久失修,门楼与院门显得有些破旧。
无论是从穿着打扮还是日常生活习惯上,溥任都与邻里乡亲无异,没有丝毫的特殊之处。
在街道邻里眼中,溥任是公认的厚道老实人,从没有人把他当做与众不同的“皇族”。
溥任的生活中有两大特别的爱好。
首先,他每次出门都会先去书店逛一圈,只有买了书之后才会心满意足地回家,否则便觉得此次出行不算完整。
其次,他走路时总是低着头,一旦看到路上的石头,就会弯腰拾起,拿在手里仔细端详,仿佛有无尽的乐趣。
街坊邻居有时会打趣道:“四爷,您这是在练腰功吗?”
也有人好奇地问:“四爷,什么样的珍宝没见过,怎么会对这些普通的石头如此着迷呢?”
在溥任居住的小院里,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普通石头。
就连他的书房里,在清史古籍的缝隙中,也摆放着各种形状的石头。这个特别的爱好,溥任多年来从未改变。
溥任一生共有两任妻子。他的发妻是金瑜庭,是清末内务府大臣世续的孙女。二人育有三子两女,然而金瑜庭不幸于1971年离世。
四年后,他与张翼孙女、收藏家张叔诚之女张茂滢再婚,两人相伴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恩爱岁月。
溥任一生淡泊名利,安于清贫,对不依赖祖宗余荫二感到自豪光荣。
他家中挂有祖父亲笔书写的治家格言,嵌于镜框中,祖母常让儿孙诵读铭记。
格言类似顺口溜,与《红楼梦》中的《好了歌》相仿,溥任至今能完整背诵: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儿孙胆也小。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溥任说:祖父以工整楷书为子孙抄写这份“精神遗产”,其价值远超醇亲王府中的金银珠宝和古董文物。
他的后世子孙也被教育不得依赖先辈的庇护,不可因财富而傲慢,更不可因此招惹麻烦,这已经成为了他们家的家训传统。
溥任家中还有一面传自祖父奕譞的木镜,这是奕譞去世前一年亲手用桦木制成的。镜上刻有他亲笔题写的十四字箴言:“有镜之名无其用,吾人鉴之宜自重!”溥任一生淡泊名利,追求宁静,坚守真诚与朴素,他的平凡生活正是对这两大传家格言和家训的践行与发扬。
溥任生活简朴,在小学教师的职位上默默耕耘四十余年,仅凭每月58元的工资,就养大了五个孩子。
尽管自己生活不宽裕,但他在公益事业上却表现得极为慷慨。生活拮据的溥任,这些年不断向国家捐献了上千件珍贵文物。
溥任捐赠的珍贵文物包括上千册原版古籍善本,如钦定殿本《二十四史》、《大清实录》、《清实录》、《大清会典》和《爱新觉罗宗谱》等。
此外,他还捐赠了更为稀有的物品,如清朝历代皇帝画像、康熙皇帝御题古砚、咸丰御笔条幅和慈禧太后手书等绝世珍品。这些文物若放在拍卖会上,拍出高价不在话下,但溥任却不为所动,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
最终,溥任连传家的宝物——醇亲王金印也捐给了国家历史博物馆。在生活中,他从不提及皇家往事,以至于多年的老同事都不知道他的皇室背景。退休后,他热衷于研读史书,尤其是晚清历史,并常有新的研究成果发表。
经过多年的研究,溥任精心编辑了父亲载沣的《使德日记》,并在《燕都》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章,如《醇亲王府回忆》、《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等。
由于家庭背景深厚,溥任曾师从名家学习绘画和书法,他擅长鉴赏古玩和字画,同时自己的楷书和山水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溥任的书法备受追捧,他也乐于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在多地留下了墨宝。
他为《胡同春秋》一书题写书名并盖章,还为《古代圣贤教子篇》题字。他的书画作品在海外展览中也颇受欢迎,但每次展览后的拍卖所得,他都全数捐出。
晚年时,他用拍卖书画所得建立了“友之奖学金”,资助少数民族学校的贫困学生,并多次向京郊少数民族学校、灾区及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还成立了“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会”,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溥任严格传承了祖辈的家训,他的子女们也都恪守家训,各自走出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大儿子金毓嶂涉足政坛,曾任多职,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金爷”。其他几个子女则选择了教育领域作为自己的职业道路,唯有三儿子金毓岚后来转入了古董收藏领域,他专注于收藏家族照片,这些照片未来或许也会成为珍贵的文物。
2015年4月10日,溥任以97岁高龄安详离世。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见证人,也是爱新觉罗皇族中极具权威的声音。溥任的一生,虽平凡却绝不庸碌,充满了传奇与精彩。他以平和的心态,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了平凡而平安的生活。
完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