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9年阿波罗11号首次将人类送上月球以来,登月就成为了人类航天科技水平和太空探索实力的重要象征。
从那时起到今天,月球一共迎来了总计12位美国宇航员的到访,留下了属于人类文明的痕迹。
然而,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寂静荒原上,人类的到访不仅带来了科学的进步,也遗留下了令人无法忽视的问题——垃圾。
根据估算,月球上已经堆积了约200吨垃圾,这样的重量对于人类活动寥寥无几的月球来说,显得尤为刺目。
上个世纪,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地球以外的宇宙,展开了太空竞赛。
彼时的地缘政治环境紧张,双方对科技与国力的彰显推动了载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
1961年,美国阿波罗计划拉开帷幕,目标是实现载人登月!肯尼迪在演讲中说:“我们选择在十年内登月,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很难。”
经过多年的努力,美国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成功将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送上月球表面,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登月。
此后,美国又相继进行了多次登月任务,包括阿波罗12号、14号、15号、16号和17号,共成功进行了6次登月。
从阿姆斯特朗迈出的第一步,到1972年阿波罗计划结束,这短短几年中,美国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开展了一系列地外科研实验。
然而,探月工程的成功并非毫无代价。在实现人类“踏足星球”的浪漫背后,探月任务带来的废弃物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美国在月球上留下的垃圾种类繁多,包括宇航员的个人物品、任务完成后留下的废弃物以及探测器残骸等。
具体来说,有宇航员的太空鞋、测试用的矿泉水瓶、国旗、尿壶、照相机、呕吐袋或粪便袋、锤子、羽毛等物品,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96个装有宇航员排泄物的袋子。
从排泄物到实验设备,从探测器到月球车,甚至包括一些出于科学实验目的而故意留下的物品,例如象征和平的金橄榄树枝,这些“人类印记”随着任务结束都静静的躺在了月球上。
如果仅从12位宇航员的活动来看,他们在月球上总共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即便每次都带有实验和生活设备,实际产生的垃圾数量也难以达到如今近200吨的规模。
事实上,月球垃圾的大部分来源于无数次无人探测任务。从上世纪50年代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撞击月球开始,至今全球约有50多次探测任务未能回收设备,留下了大量航天器残骸。
这些探测器任务虽然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但也留下了难以处理的遗迹。例如,探测器的坠毁残骸、着陆器、月球车部件,甚至包括一些失效的月球轨道器,均成为“月球垃圾”的一部分。
对于月球来说,这些看似无害的废弃物,实际上已经在影响着后续的探月活动,以及月球的环境安全。
如今,人类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月球。随着印度“月船系列”、美国“阿尔忒弥斯”任务,和中国计划在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月球探测进入了新的活跃期。
然而,这片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公共领域”,其垃圾问题却没有哪个国家引起足够的重视。
月球上的垃圾清理难题主要在于技术与资源的局限性。即便未来载人登月再次实现,人类的主要目标也依然是科学研究,而非垃圾处理。
此外,月球垃圾问题牵涉多国,缺乏统一的治理机制和规则,导致这一问题长期悬而未决。
月球垃圾只是太空垃圾问题的冰山一角!相较于月球表面的废弃物,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危险。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向太空发射的设备数量激增,失效卫星、火箭残骸以及因碰撞产生的碎片已密布地球轨道。
据统计,直径超过1厘米的太空垃圾碎片已经多达上百万个,这些碎片在轨道上的速度极快,达到每小时数万公里,它们的高速运动使其具备极高的破坏力。
国际空间站在2016年就曾被一块太空金属碎屑撞击,留下了一个直径7毫米的撞击坑,到了2021年,一块不在监控范围内的碎片再次击中了国际空间站的加拿大机械臂-2,造成了一个直径近10毫米的穿孔。
与国际空间站一样,中国空间站也在太空中面临着太空垃圾的挑战。
为了确保空间站的安全运行,我国在今年的空间站任务中,特意安排了神舟十八号和神舟十九号乘组开展太空出舱活动。
目的就是为空间站加装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进一步提升空间站应对太空垃圾威胁的能力。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充满了伟大的意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影响。
月球垃圾和太空垃圾的问题,正提醒我们在追逐星辰大海的过程中,也需要承担起对地外环境的保护责任。
未来,如何清理月球垃圾或再利用废弃物将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此外,在设计新的探测器或航天设备时,如何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也是值得考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太空环境接近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和水分子,这些月球垃圾和太空垃圾几乎会永远存在!
所以,人类将目光投向宇宙无疑是必要的,也是迈向星际文明的重要一步,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让星际文明变得“不文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