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方网站app下载中心 不招“疫情班”应届生,一种赤裸裸的求职歧视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5 2周前 (10-18) 阅读数 95 #推荐
这种偏见,不该是一家成熟企业应有的态度。

▲资料图:某地一招聘会现场,求职者在寻找合适的岗位。图/新华社

文 | 熊丙奇

“不接收‘疫情班’,‘疫情班’应届生简直是受不了,没办法说”。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一名2024届毕业生发文,在某招聘软件上与一企业负责人沟通时,被对方如此回复。记者向该负责人求证,对方承认不接收2022届至2024届毕业生,并表示“疫情班”是部分企业、老板间交流的口头语。

据报道,记者发现,2022年至2024年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时,确有一部分人被以“疫情期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整体素质差”的理由回绝过。而一家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解释,“这几届大学生分层现象更严重,良莠不齐,差的太差,为避免用人筛选成本,一些用人单位倾向拒绝接收疫情期间毕业的几届大学生”。

其实,早在2022年,就有“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贴‘疫情班’标签”的情况发生,彼时,这种情况就遭到舆论广泛质疑。如今,还有用人单位给大学毕业生贴这样的标签,认为不招“疫情班”可以提高招聘效率,这既影响企业的招聘形象,也没有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本质上,这种贴标签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赤裸裸的偏见与歧视。对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监管,高校也要收集了解这些用人单位的情况,将其纳入校招黑名单,并向学生发布预警。

客观而言,三年疫情确实对大学生的学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由于缺乏完整的大学生活体验,不少学生的社交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不如以往的大学毕业生。但也要看到,疫情下的网课学习,培养了学生更强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疫情防控也给学生进行了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与生存教育。

事实上,每一届大学毕业生,都存在用人单位所说的“分层”“良莠不齐”问题。用人单位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给某一届的毕业生贴上标签,进行“一刀切”处理。理性的态度是,要关注具体求职者个体的实际情况,考察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本单位招聘岗位的能力与素质。

不要“疫情班”毕业生,意味着用人单位的选材面受到局限,而且,也没有尽到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对于学业受到影响的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入职培训、岗位锻炼,提升其职业素养。如果所有用人单位都对这几届毕业生贴上“疫情班”标签,对其另眼相看,这无疑是不公平也极不负责的。

近年来,有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就以“提高招聘效率,减少筛选成本”为由,对毕业生贴标签。如不要非985、非211、非“双一流”院校的毕业生,认为985、211、“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整体素质高,用学历作为筛选标准,简单、高效。

但如果深究就会发现,这种观念和做法的本质就是“唯学历”人才评价。这不会真正提高招聘效率,反而会影响人力资源队伍的整体素质。毕竟,“唯学历”评价会引导求职者只关注学历提升,而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能力、高素质。

不要“疫情班”毕业生,是这种招聘观的另一种表现。这首先是对这几届毕业生的不公平,否定了具体个体的努力;其次表明,用人单位并没有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因此,这不过是求职歧视的老套路罢了。

或有人认为,不招“疫情班”毕业生,是用人单位的自主权。用人单位当然有招聘自主权,但具体招聘行为却不得违反《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而对求职者进行年龄、性别、身份等进行歧视,显然就属于此列。

也因此,不招“疫情班”应届生的偏见,不该是一家成熟企业应有的态度。对这样的用人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显然要“长出牙齿”,依法纠偏这种就业歧视,尽量降低这种刻板印象对相应毕业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陈荻雁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新京报评论5

新京报评论5

积极、稳健、有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