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朕的女儿...我真不应该送你去那远寒之地受苦,”66岁的康熙皇帝看着眼前的奏折顿感头脑发昏,他竟然没想到当年的一个决定竟然会断送自己女儿的一生,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女儿竟然会因此丧失性命。
奏折上的内容则是端静公主死亡的消息,而端静公主是康熙当年十分宠爱的女儿之一,如今奏折上赫然写着端静公主在喀喇沁部死在丈夫的脚下。
可公主为何而死?在康熙面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和外邦的建交上,他又该如何选择?
备受宠爱的小公主
端静公主出生的时候康熙还没有二十岁,她的生母则是布贵人,传闻在端静公主出生的时候其母亲都没有经历太多生产的苦难,很顺利的就结束了生产,并且公主出生后身上白嫩干净没有一丝脏污,就连接生嬷嬷都连连夸赞生的公主是专门来给贵人报恩的。
其实这放在现代都可以用医学来解释,为何出生后有的孩子干净有的身上却有脏污,但在古代看来这就是祥瑞的征兆。再加上公主长得漂亮,生下来后不哭不闹,抱到康熙怀里后还对着父王咯咯地笑,这可把康熙的心都温暖住了。
而在公主稍微长大需要拟定封号的时候他则给女儿起了“端”和“静”两字,这两个字用来形容她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而女儿一天天长大,在皇室的培养下成长成了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且腹有书香气、端庄娴静的女子,在封建社会女孩一生中面临的问题也只有嫁做人妇,皇家女儿也是如此。
给端静选择另一半的时候康熙心中不免有些苦涩,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再想让女儿回来和自己聊天相处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最初他想要将女儿嫁给京城的贵族家庭中,可左看右看后并没有年龄家室都能匹配上的好男儿,后来又觉得朝廷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自己对端静公主的宠爱又是众所周知的,他突然害怕女儿会陷入到朝廷中哪方势力中被利用,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又无法当着百姓的面儿偏袒保护女儿。
这个时候蒙古的喀喇沁部向大清递来了橄榄枝,喀喇沁部向来和大清的交往都比较紧密,虽然是野蛮部落,但对天朝还是怀着忌惮尊重之心的。况且他们部落的王子噶尔臧从画像上看起来十分俊朗,身体健康,并且面相十分柔和,就连钦天监看过后都说此人与公主绝对是良配之相,是重情重义之人。
况且如若大清和喀喇沁部和亲的话,对两国的人民也是一件好事,自古以来和亲也是一种外交,稳定两国关系的一种方式,所以康熙便向女儿说明了这场亲事,只等待公主同意。
而端静公主得到这门亲事的时候心中也是羞涩又期待的,毕竟有哪个女孩看到如意郎君不心动,又有哪个女孩不期待自己红妆十里的那天呢?
婚姻的坟墓
于是康熙给端静公主预备了厚厚的嫁妆和无数忠心奴仆,亲自送女儿踏上了和亲的旅程。可没想到就是父女俩以为的万全之策,竟然葬送了端静的一生。
大约两个月后和亲的队伍就到达了喀喇沁部,等到端静公主下车后却发现迎接自己的是凶神恶煞的蒙古人。其实蒙古人的服装长相本就和满族人不太相似,那边的民风彪悍,所以公主一时间不能接受也是有的。
可没想到就是这个举动触动了眼前男人敏感的神经,他十分戏谑的看着公主调侃她“娇气”,随后便大笑着留下一句“我已见过公主真容,明天办婚礼等待圆房!”
而端静公主思考后便冷静了下来,她是皇家的儿女,这桩婚事已经定下,两国的友好关系已经建交,只能忍下厌恶成婚,但好在大清和父皇在婚姻中还能为她撑腰。
于是公主如约完成了婚礼,而在之后的日子则让陪嫁的侍卫守在自己的殿内不得王子进入,并且让老嬷嬷等人一再敲打喀喇沁部,不要觉得公主嫁了进来他们就能胡作非为,不得不说公主是聪明的,这样一来自己不用和丑陋的王子行夫妻之事,也能平安存活下来。
可没想到一日王子和几个友人喝酒,宴会上几人拿此事来嘲笑王子胆小惹怒了他,趁着酒劲儿便闯入公主的卧房要欺负她,公主奋力反抗伤到了王子,一怒之下王子动手殴打了公主,随后便骂骂咧咧的离去。
次日一早宫女发现公主已经没了气息便禀报喀喇沁部,御医查看后发现公主生前遭到殴打,尤其是胸口的窝心脚是让公主气绝身亡的关键,王子知道后慌不择路,秘密派遣侍卫将知情者全都杀死。
而有一位不忍公主死因蒙尘的喀喇沁部宫女将消息秘密传递了出去,经过数人之手,才有了康熙手中的奏折,而喀喇沁部来的奏折却是公主因病去世。
康熙的手段
康熙得知后恨不能出兵喀喇沁部,可为了黎民百姓他也不能如此,况且对方还是王子,如若日后成王,那这口气他不咽也得咽了。
于是康熙便派人秘密往喀喇沁部送几位美人,随后又让喀喇沁部中秘密的臣子弹劾王子丧期作乐败坏风气,又转而支持他的弟弟上位,这样王子已经与王位无缘了。
随后便找个由头将王子请来,又给喀喇沁部传去消息,声称王子思念公主愿留在此地,便把他囚禁在了公主府内,虽然不对他行刑,但吏部有的方法让他表皮无伤但受尽折磨。
而康熙的做法既没有伤到两部和谐,又为自己的女儿报仇雪恨,可谓是一举两得。
结语
在封建社会,女性的价值似乎只被定义为结婚生子传承后代,皇室也不能脱离这样的魔咒,和亲的方法是用女性的幸福来换取国家片刻的安宁,实在是不可取,十分窝囊的一种行为,但不能否认的是,公主们奉献幸福和亲的做法却是安息了不少战乱,让黎民百姓能够获得片刻幸福生活。
可纵观历史,明朝就从未出过公主和亲的例子,这取决于明朝君主的远瞻性和独有的血性,对于和亲之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