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不仅是普通百姓遭受误解,连秦始皇这样的杰出帝王也未能幸免于后世史书的曲解。
一些史料中描述秦始皇为一位极端残忍的统治者,认为正是他的暴政导致了秦朝的快速衰败。
然而,韦德体育官方网站官网平台 秦朝的终结,不只是秦始皇的暴政那么简单,后代史官为何闭口不谈?
当谈及焚书坑儒这一事件时,普遍的观点是将其视为秦始皇暴政的象征,但这种看法并不准确。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始皇所为并非针对儒家学者,而是焚烧了一些诗歌书籍,并对一些方术之士进行了处罚。
在《史记》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坑杀儒家学者的事件,也未出现“焚书坑儒”这一表述。
而且,焚诗书与坑术士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事件。
焚诗书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12年,当时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开始销毁六国大量的文献和儒家经典。
表面上是秦始皇的直接命令,实则暗藏朝臣对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激烈辩论。
在激烈的辩论中,李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提议:除了秦国的史籍外,销毁六国的所有历史文献,同时保留医药、占卜和农业等科技文化书籍。
这一决策背后的动机并非单纯的焚书,而是涉及到了当时政治体制的深刻分歧。
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是,李斯坚定支持郡县制,而秦始皇同样不倾向于分封制,因此双方在这一理念上达成了共识。
通过焚毁诗书,他们意图统一民众的思想,减少反对意见的出现。
从根本上说,焚诗书是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它更多地体现了文化上的集权,而非简单的暴政行为。
然而,焚诗书在中国文学史上被视为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在这场灾难中被毁。
因此,秦始皇在这方面确实负有责任,但这种责任并不等同于暴政。
讨论完焚诗书的事件,让我们转向坑术士的问题。
秦始皇在统治晚期追求炼丹和长生不老的做法,是一个严重的失误。
他在这方面投入了巨额的资源,最终却被徐福等人所欺骗。
实际上,许多术士都曾欺骗秦始皇,但他们不仅没有在得手后逃离,反而在背后诋毁秦始皇,这是他们的不义之举。
将秦始皇视为愚昧之人并加以欺骗的行为,无疑是对秦始皇极大的侮辱。
因此,秦始皇决断地命令将所有行骗的术士活埋,以示惩戒。
进入东汉时期,关于秦始皇焚毁非秦文献和处决术士的史实,逐渐演变成了“焚书坑儒”的误传。
至今,人们仍习惯于用“焚书坑儒”来象征秦始皇的暴政,这实际上是对历史的误解。
这两起事件构成了后世对秦始皇的主要误解。虽然这些决策并非完全正确,但其影响并未达到暴政的程度。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秦朝仅历经三代便迅速灭亡呢?
最显著的原因是秦始皇继承了商鞅时期的制度,却没有意识到这些制度原本是为秦国量身定制的。
随着秦国统一六国成为秦朝,继续沿用旧有体制显得不再适宜。
秦朝对六国的治理,仿佛是种下了一颗错误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带来了一系列预料之外的问题和复杂的后果。
秦朝的短暂存在,部分原因是由于秦二世胡亥的不当继位。
秦始皇本意将皇位传予扶苏,然而胡亥与赵高等阴谋家串通一气,篡改了遗诏,最终致使扶苏惨遭杀害。
秦始皇在东巡途中去世,无法下达杀害扶苏的命令,而赵高等人却隐瞒死讯,等待扶苏死后,让胡亥继位,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胡亥登基后沉溺于享乐,荒废国政,导致赵高掌握了实权,赵高历史上臭名昭著,秦朝的命运自然堪忧。
秦朝的覆灭与赵高密切相关,大臣李斯因赵高的陷害被胡亥处死,许多官员也因反抗赵高而丧命。
赵高逐步清除了宫中所有反对声音,使得胡亥孤立无援。
在公元前207年,胡亥在赵高女婿的胁迫之下被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随后,秦三世子婴登基,不久便将赵高处决。
然而,子婴仅统治了46天,刘邦便攻入,子婴投降。
随后不久,项羽下令焚烧了宏伟的阿房宫,并处决了秦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子婴。
秦朝的命运就此终结,秦始皇梦想中的千秋万代,在第三代就戛然而止。
尽管秦朝的覆灭原因显而易见,但史书对此却鲜少记载。这是因为历史往往由胜利者来书写,当秦二世胡亥自尽之际,项羽的军队已经赢得了关键的战役,秦朝的覆灭已成不可避免的结局。
此外,胡亥为保皇位,残害手足,几乎导致秦始皇绝后,这些荒诞行径是史官们不敢记载的,即便有所记录,史官们也担心被后世唾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