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东北野战军的战报显示,在刚结束的辽沈战役中,有大收获。原来,我军一次性缴获了近2400挺重机枪,指挥员们兴高采烈,这么多武器,赚大发了。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它对我军实力的提升究竟有多大帮助?
要知道,在1946年6月,数上整个解放军,全部拥有的重机枪数量也就2474挺。东北解放军的装备数量算是最多的,但是与缴获的那一大批相比,也是微不足道——仅仅749挺。
当时,国民党美械师的配置堪称豪华,仅一个军就拥有200多挺重机枪。
装备上差距悬殊,我军在作战时不得不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许多老战士回忆,当时部队经常采用夜间突袭和运动战术,避免正面遭遇敌人的火力网。
辽沈战役胜利后,我方缴获一大批好物件,这种被动局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份战利品就是接近2400挺的重机枪,来自于国民党的精良部队,这个数字几乎等同于两年前解放军的全部重机枪数量。
在当时的战场上,重机枪是十分重要的“宝贝兵器”,一位老战士曾说:“新兵怕炮声隆隆,老兵畏机枪咆哮。”只有战场上有过经验的人,才知道重机枪有多大的威慑力。
另一位参与过战役的指战员回忆:“当时,我们看到缴获的重机枪整齐排列在那里,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那这样看,装备一个师需要多少重机枪呢?
按照1948年的编制标准,每个步兵营的机炮连,需要配备2个重机枪排,每排3挺重机枪,这样的配置可以保证步兵营在进攻和防守时都有充足的火力支援。
来个具体计算,可能会更加清楚——一个步兵营:6挺重机枪;一个步兵团(3个营):18挺重机枪;一个步兵师(3个团):54挺重机枪。
若考虑师属警卫营的配备,每个师的重机枪数量可达60挺。
按这个标准,接近2400个挺重机枪足以装备近40个野战师,要知道,当时东北野战军也不过拥有36个正规步兵师和十多个独立师,这批缴获几乎相当于再造一支东北野战军。
不过,重机枪虽然威力巨大,却需要较多的后勤保障,这样看来,它们未免显得略“娇贵”了些。
它的维护和使用都很讲究,每挺重机枪都需要专门的枪炮手、弹药手,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在战场,可能还需要骡马运输,配备马夫和各类技术兵种。
除战斗人员外,还要根据需要,配备观察手、通信员和运输人员。后来,有位后勤军官了解到保养和使用所需要的资源,忍不住说,比养士兵还费事。
不过,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强大的火力,终究能在战场上起到压制性的作用,这批缴获的重机枪能够立刻投入使用吗,答案是否定的。
专业人员发现,有些需要维修,有些甚至已经严重损坏,为了修复它们,东北的兵工厂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厂一边对武器进行维修和保养,一边建立起了相应的弹药生产线,技师们日夜不停地工作,就是希望每一挺机枪都能派上用处,而不至于直接作废,毕竟生产它们时,就已经投入了足量的心血。
虽然装备固然重要,但人们需要记住,能创造奇迹的,永远是手握武器的战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