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注册开户 古代打仗为何必须攻城,绕道走不行吗?古人才没那么傻

云平文史 5天前 阅读数 7 #历史

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江湖就免不了打打杀杀。

如果只是个人恩怨,打打杀杀也只是血溅三尺。可要是两个国家、两股势力之间恩怨,一旦到了不可调和的情况下,就会爆发战争。那可是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翻开中国历史,满满写着战争二字。

细读这些战争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双方常常是围着一座座城而发生争夺战。

守城的一方占据着地理、城防优势,用箭雨、火油、滚木等方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竭尽全力打退敌人的进攻。

而攻城一方则占据了兵力优势,一波波的炮灰士兵,冒着守军的各种防御武器,仰攻城头,死伤无数。

这种惨烈和漫长攻城战,贯穿整个古代战争历史,这不仅让不少人感到疑惑:面对坚固的城墙、城楼和防御工事,既然这么难攻,为何古代的将领甘愿冒着这么大伤亡,非要死磕城池不可,难道不能绕道走吗?

攻城这么积极,脑袋有问题?

非也!

从现代有些人的角度来看,似乎绕道直接攻击敌人后方会更简单,可古代将领不是“何不食肉糜”的“大聪明”,绕道走看似可行,实际上的风险和威胁比攻城要高的多。

为何如此说,且看以下几点。

城池战略意义

古代城市能成为防御体系的核心,成为双方必争之地,正是因为它们的战略价值摆在那。

城池不仅仅是军事设施,它们往往是政权的象征,是这一块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后勤的核心。

城中不仅储备有各式各样的战屡物资,如粮食、武器、盐、铁等,还有人口资源,这些都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攻占一座城市,摧毁敌人军事防线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军队能提供补给,休整的机会。城池里面的人口,能补充你的兵员,能为你提供税赋,这样才能保障你后续的作战以及发展。

除非你是那种没有什么大梦想、大抱负的流寇,这才不会在城下死磕,攻不下就跑。

但凡你想发展壮大,就必须得要面对攻城,否则连座城都没有,谁来跟你混。

选择绕道的风险

那有人说,我这个城攻不下,绕道去攻另外一个不行吗?理论上是可以,实际上风险很大。

古代交通不发达,而城池所处都是地势关键、扼守水路交通要道的地方,两座城市之间大路则是官道,即便有第二条第三条路,那也是小路。

你轻兵简从走小路可以,那车马粮食辎重能走小路吗?打个比方你开车走高速不想交高速费,你人随便翻个栏杆就下高速了,你车怎么办?

你把粮食辎重留下只能表明一点,你想逃,内心根本不想胜利。

有人说,我走大路行吗?

可以。那你想方设法走大路的决策,一方面会使得我方兵力分散,进而削弱主力军队的作战能力。一方面会使你陷入前后夹击的风险当中。

不要忘了你身后还有一座城的兵马,他可是会时不时来断你后勤,掐断你与后方的联系,还可以捅你屁股。

你这座城都攻不下,绕道去下一座城就能确保攻下了,万一同样陷入胶着,后面城池的人又来攻打,在客场作战的你,就陷入了被动之中,灭亡指日可待。

什么情况下能绕道

占据城池是一项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行动,但它同样意味着攻城一方可能要面临一场长时间、资源消耗巨大的持久战。

能不能避免这种消耗呢?其实也可以,前提是你要对整个战役有足够的掌控力,才可以不计一城的得失,达到最终的战役目的。

例如宋末蒙元面对宋军川蜀坚固的山城防线,选择绕兵千里,从吐蕃高原进入大理,再从大理捅宋军的屁股,最终达到既定的目标,这便是著名的斡腹之谋。

还有朱棣靖难之役前几年都是在山东地界死磕,后来他选择直接轻兵南下,长驱直入南京,夺得皇帝位子。

可这两个例子都比较特殊。

蒙古大军当时并不需要太依赖后勤,也不必担心宋军前后包抄,因为当时无论是吐蕃还是大理都不是宋军管辖范围。

而朱棣的情况更加特殊,当时是朱家自己之间的战争,那些城池的官员大多做壁上观,根本不会攻打朱棣,因此才让朱老四斩首成功。

因此古代战争中死磕一座城的现象,并非将领“傻瓜式”选择,而是基于当时军事、政治和后勤等多方面因素,它们在权衡利弊、深思熟虑下选择的结果。

--END--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云平文史

云平文史

云平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