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传媒内参—广电头条作者:唐瑞峰
小小传感器,让百米风车眼观四路耳听八方;8.5万个智能设备,让210万头猪“住进楼房” ;动动手指,跟525千米高空的卫星对话......
从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来,河南大地,活力无限,全省积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培育产业体系新支柱,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气息。
9月8日至10月6日,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在河南卫视《对话中原》和大象新闻客户端推出四期《新质生产力调研行》系列专题节目。节目聚焦智能传感器、航空航天、现代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河南重点产业链群,通过深度体验,沉浸访谈,探索河南产业链升级重塑密码,展现了向“新”而行的活力河南。
微观+宏观视角,
展示新质生产力“豫”答卷
读懂当下中国,就需要读懂一个词——新质生产力。然而新质生产力是什么?
对于这一重要论断,《新质生产力调研行》没有止步于概念的阐释,而是通过呈现生动鲜活的样本,以及相关政策和发展思考,剖析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展示新质生产力的“豫”答卷。
节目先从微观视角出发,每一期都以新技术对应的具体应用场景切入,带观众具体感知新技术带来的变化。
40层楼高的大风车,如何能快速检修?节目的第一期,通过主持人任炜的探访,观众得知,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风车的发热情况在红外光的显示下十分清晰,原本登机一次检查需要100多个小时,现在在动态监测下,能做到故障的定点监测维护。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背后需要政策、技术、人才、资源等多要素的合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集中力量办好河南自己的事情,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新质生产力调研行》中,不仅有新技术的微观展示,还从宏观视角,通过与相关技术、产品、产业负责人和主政者等的对谈,由案例到集群再到政策层层递进讲述,勾画出相关技术发展背后河南的“顶层设计”。
比如,谈及鹤璧商业航天发展的竞争力,鹤壁市市长李可谈到,鹤壁市已成立4个亿的产业基金支持,后续还将继续扩大规模。鹤壁还推出了一系列人才的吸引政策,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来吸引上下游的企业入驻园区,达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
谈及河南智能传感器的现状和未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曼晞表示,一年多来,在传感器领域,河南实现了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和场景的不断扩展,下一步河南要加强基础研究的探索,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在整体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上下功夫,拓展新的传感器领域。
访谈+体验形态,
生动讲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通常涉及大量的专业名词,背后的技术研发和生产逻辑,容易对大众传播形成阻碍。为了将节目内容既“吃得透”,也让观众“听得懂”,《新质生产力调研行》用深度体验+沉浸访谈的方式,并通过一定的后期包装技术,通俗易懂地向观众阐述高新技术的知识。
比如,为进一步了解产品性能,主持人任炜坐上了海马EX00(智行盒子)的试制车,与智行盒子(河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署光边走边聊;走进郑州比亚迪工厂,了解汽车生产线上冲压、焊装、搬运、涂装、总装等流程,感受每隔90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的制造速度;走到仲景养生坊,吃一餐蕴含中药的下午茶,让观众了解中药的别样养生方式......
在一些有理解壁垒的数据或应用场景中,节目大量使用图表、动画特效等进行可视化呈现。
比如为了展现激光如何捕获无形的风,节目在风车上加入了风的动画特效;为展现商业卫星的应用场景,节目用一系列特效和图画,清晰显示商业卫星在处理城市内涝,以及卫星救援、智慧工程等领域的具体应用等。
“风力发电全靠‘吹’,你以为风最重要,错啦,重要的可是‘我们’,我是声纹传感器,找到没,在塔璧;我是安装在轮毂与叶片连接部分的传感器;我是塔顶和塔底中间的智能光纤......”在表达上,节目还用拟人化手法增加节目讲述的生动性。
场景有互动,访谈有机锋,表达有趣味,《新质生产力调研行》通过扎实的内容,创新的形式,实现了重大议题的轻量化表达。
展示+展望结合,
呈现活力河南的另一面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是国人心中的“中原粮仓”;“洛阳古都承古韵,文明灿烂映人心。”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倾慕;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南也是中国重要的交通大省。
不过,河南的特色和亮点,远不止这些。借由郑州智能传感谷、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航天枢纽港等一个个场景的走访展示,《新质生产力调研行》从另外一个角度,带观众看到了河南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由传统产业大省向高新技术集聚地转变的新气象,也感受到了在中部地区崛起中迈出的河南舞步。
通过节目观众可以看到,以郑州的智能传感谷为核心,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已辐射四面八方;河南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快速崛起,在生物育种、现代中药、新型疫苗、医用耗材、诊断检测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产业为河南撑起了一片新经济增长的蓝天;汽车领域,河南吹响了建设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奋进号角。
既有赢在未来的信心,也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求真务实。
《新质生产力调研行》通过主持人的追问和访谈,以及各方负责人的回答,体现河南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路径、塑造新优势的决心同时,也不回避目前遇到的短板和不足。
人民一号卫星、星云星座总设计师,中国军转民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鹏飞在采访时表示,在发展迅速的商业航天领域,河南存在航天领域专业人才缺乏的短板,下一步,对人才的补贴补助吸引是“重头戏”;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红乐也坦言,河南的生物制药产业总产值在全国排第五,有1530家企业,规上企业579家,企业数量上有一定优势,但是过百亿的企业还没有一家,做新药研发的能力、资金聚集和人才聚集,都有不足。他强调,生物医药企业要整合,要扶优,要做强。
从看数量到看质量,从看要素到看创新,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以“新”提“质”、以“质”催“新”的河南,正在实事求是的发展态度中,虚心求索,踏步向前。
将企业故事、产业发展、政策规划等结合,展示河南在新技术、新人才、新赛道等多个层面的探索与实践。《新质生产力调研行》既是对河南新质生产力的实地考察,也是对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的一次深度思考和探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