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太平天国的核心领导人物,洪秀全发动的金田起义,继而形成的太平天国运动,在风云激荡的过程中,一度占据半壁江山,给予清王朝很大的打击。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改变历史走向的重要人物,却先后四次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从历史来看,黄巢,洪秀全作为科举考试失败后揭竿而起的代表人物,其选择对抗现有朝廷机构的初衷是自己科举中的诉求不满,无法一展才能。
但是在后世人们看见了洪天王的书法作品之后,这才感到恍然大悟,原来清朝不给洪秀全功名是有根本原因的。作为家里唯一的读书人,洪秀全承载了整个家族乃至村里的希望,洪秀全本人也希望用功名来换取出人头地。而在成为通童生之后,洪秀全开始了被科举考试折磨的漫漫之路。尽管洪秀全一次次的准备,但是换来的是一次次的失败的打击。
在遭遇到三次失败之后,洪秀全因为过不去心理层面那一关导致自己病倒了。在生病的过程中,洪秀全意识不请,神志恍惚。就在迷迷糊糊之间,洪秀全似乎看见一个老人走进自己的梦境之中,并且还告诉洪秀全自己是上天派遣下来为人间驱逐妖邪的天命之子。正是这个梦境,让洪秀全彻底抛弃了孔孟学说,完全投入对于当时基督教宣传手册《劝世良言》的研究和阅读之中。
靠着《劝世良言》作为基础,洪秀全又开始进一步发展拜上帝教,逐渐把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发展成为教徒。当然,在这过程中,洪秀全又“贼心不死”一般进行了一次科举考试,不出意外,洪秀全继续榜上无名。也正是这四次科举考试,把洪秀全彻底推到了清政府的对立面,继而发动金田起义,从广西一路北上,席卷整个南方,构成了对于清政府有着极度威胁和打击的太平天国。
而根据后世之人的研究,当时清政府的科举制度,并不是完全造成洪秀全屡试不第的原因。从资料来看,洪秀全本身那粗陋不堪的字迹,也是其屡战屡败的原因。从历史来看,卷面分并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概念,从古代开始,卷面分就等同于考官对你的印象分。翻看各大博物馆和故宫之中保存的高官和科举名列前茅的学子的折子,可以看到的是这些人的字迹,无一不是笔走游龙,清秀娟丽。
哪怕在科举考试之中,作为考生的洪秀全的字迹无法达到这些人的水准,但是起码也得符合字迹工整,排版清晰的基本要求。但是洪秀全的留存下来的字迹,从直观的印象来看,简直就如同刚刚学会写字的孩童,完全无法满足考试的要求。相比同时代的名人,李鸿章的字迹雄浑有力,字形又能保持一定的紧凑和舒展。也不怪,李鸿章可以在科举考试中成绩斐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