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注册网页版 缅甸声音:缅甸怎样才能与中国共舞?

云端之上轻武 5天前 阅读数 32 #推荐

2011-2012年缅甸媒体对中国的强烈反响

在2011至2012年间,缅甸社会掀起了一股空前的“反华”浪潮。从电视、报纸到各种杂志专栏,充斥着对中国的指责和批评。媒体记者们仿佛竞相展开了一场“批判中国”的比赛,头条标题一个比一个刺眼,内容往往充满夸张甚至歪曲的陈述。

在缅甸,当时批评中国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某些作家和学者借助自己的影响力,不遗余力地在文章中表达对中国的不满,他们的笔下常常将中国形容成“剥削者”或“资源掠夺者”。类似的言论在各大论坛和研讨会上反复被提及,仿佛只有批评中国,才足以证明自己“站在了国际立场”上。甚至有缅甸的电视节目,把一些毫无根据的负面新闻进行播报,画面中使用一些断章取义的素材,加深了公众的误解。

这样的环境之下,缅甸的华人群体变得异常尴尬,处处小心翼翼,不敢多说一句话。面对周围的质疑和偏见,他们只能选择保持沉默,以免卷入毫无根据的争论中。许多华人社区的集会也变得低调了许多,过往热闹的华人节庆活动规模逐渐缩小,甚至一些活动索性取消。

除了生活上的困扰,华人在工作上也面临许多挑战。原本华人占据优势的一些行业,比如建筑、餐饮和贸易,在那段时间受到本地竞争者的刻意打压。一些项目上,原本理应公平的投标环节,也因为“反华”情绪的干扰而出现倾向性结果,华人企业逐渐失去了在一些领域的竞争力。

2014年缅甸大学生失踪事件及中国蓝天救援队的援助

2014年9月,几名缅甸大学生在攀登缅甸最高峰——哈卡博若齐峰时不幸失踪,由于事发地条件极为艰苦,缺乏现代化救援设备和专业救援力量,当地政府和民间救援组织的进展缓慢,家属们开始呼吁国际援助。

中国蓝天救援队在得知情况后,迅速组织了一支由专业救援人员组成的队伍,携带设备从中国出发,奔赴缅甸开展救援。蓝天救援队本次行动是纯粹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救援队员们全程自发自愿、无偿提供救援服务。救援队到达缅甸后,与当地救援组织以及政府部门进行了沟通,并结合地形地貌和失踪学生最后出现的方位,制定了详细的搜救方案。

然而,哈卡博若齐峰的地势异常险峻,海拔高、气候多变,山峰上冰雪覆盖,道路难行,救援工作充满了重重困难。救援队每天携带着沉重的设备,在冰川和悬崖边进行搜索,部分区域甚至需要用绳索攀爬才能到达。救援过程中,由于高山环境的严酷,队员们多次遭遇设备故障和极端天气。

这一救援行动并未能成功找到失踪的大学生。在救援结束后,缅甸的《十一新闻》却发布了一篇针对蓝天救援队的负面报道,文章声称中国救援队没有携带足够的专业设备,也缺乏登山和搜救能力,最终以失败告终。这篇报道语气尖锐,充满质疑和贬低,刻意忽略了蓝天救援队在救援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也没有提及恶劣的自然条件对救援工作的影响。

与此同时,缅甸的THOO基金会和参与救援的其他组织则站出来澄清事实,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一新闻》的报道并不属实,救援工作中各方都尽了最大努力。此外,还有缅甸的登山爱好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声,称中国救援队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已经做得足够好,并对他们的无私援助表示感谢。

不过,《十一新闻》的负面报道依然在缅甸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一些民众因为这篇报道而产生误解,认为中国的救援队伍只是“作秀”,甚至质疑他们的真实意图。

《十一新闻》的背后:外部势力的角色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十一新闻》与泰国《民族报》的合作并不如表面上所呈现的那样简单。表面上,两家媒体进行了一系列的稿件共享与联动报道,但实际操作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资金来源。相关信息显示,这种“合作”关系的核心推动者并非泰国本土力量,而是来自日本的财团。

日本财团通过复杂的渠道培植缅甸的当地代理人。这些代理人多是媒体行业中的高层管理者或学界有一定声望的人,他们的角色是确保财团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能够通过特定报道渗透到缅甸社会。《十一新闻》便是这样一例,他们在选取和编辑新闻内容时,经常加入符合日本利益的叙事框架,比如渲染中国“穷与落后”的形象,或者在中缅合作议题上制造负面舆论。

此外,针对中缅关系中的一些敏感议题,《十一新闻》也会有意识地选择与日本利益相关的立场进行报道。在边境贸易、基建项目或者自然资源开发上,他们强调所谓“缅甸主权受损”或“环境被破坏”,但对于同类由其他国家投资的项目则很少进行批评性报道。更明显的是,在一些与日本合作相关的项目报道中,《十一新闻》极力美化其效果,反复强调日本企业“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意图形成鲜明对比。

缅甸民众对中国的改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缅甸民众通过不同途径亲自前往中国,参加交流、考察、商务活动或旅游。无论是学者、官员还是普通人,他们在踏足中国土地之后,逐渐意识到自己曾经获取的信息和现实情况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一些缅甸学者在受邀参加学术交流或论坛时,来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见证了高楼林立的城市面貌、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以及整齐划一的街道。他们在会议间隙走访高校和科研机构,看到中国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科研条件,亲眼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缅甸的企业家和商人也频繁前往中国考察市场,参观工厂和企业园区。他们注意到中国制造业的高度自动化生产流程,以及物流运输的高效管理体系。特别是在广东和浙江等沿海经济区,缅甸商人亲眼看到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从加工工厂到跨境电商,都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对于前往中国旅游的缅甸民众来说,体验最深的莫过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在云南、广西等与缅甸相邻的省份,越来越多的缅甸游客通过中缅边境口岸进入中国,乘坐高铁从一个城市快速前往另一个城市。从昆明到上海,从广州到北京,他们对高铁运行的平稳和便捷感到惊叹,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车厢内的环境,分享给自己的亲友。

缅甸的宗教人士也曾多次前往中国访问,尤其是佛教界高僧在前往中国佛教圣地参观时,深受中国佛教文化保护和发展的触动。他们参观了历史悠久的寺庙,看到中国政府对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并与中国佛教界人士进行交流。部分高僧回国后,对中国社会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管理表达了肯定,也带动了一部分缅甸民众对中国的关注。

中缅合作的深化与“一带一路”倡议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作为区域内重要的合作伙伴,缅甸派出高级代表团出席会议。中缅双方经过多轮协商和磋商,在会上正式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重点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并确定了早期收获项目清单。

电力方面,中缅两国签署了500千伏电网互联互通项目协议。对于缅甸而言,长期以来电力短缺问题始终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电力供应不稳定的问题更加突出。该项目的推进有望大幅提升缅甸的电力供应能力,缓解供电不足的现状。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中缅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木姐—曼德勒铁路和皎漂—内比都公路项目在此次会议上被列入早期收获项目清单。木姐—曼德勒铁路项目是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一环,从中缅边境的木姐延伸至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预计将显著缩短货物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

在公路方面,皎漂—内比都公路的建设将缅甸西部的深水港与内陆地区连接起来。这条公路不仅可以促进货物运输,还将带动公路沿线的城镇发展,进一步改善缅甸的交通条件。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中方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缅甸方面也积极协调资源,努力推动项目的落地执行。

随着中缅经济走廊的逐步建设,缅甸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也将得到提升,而中方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与缅甸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目标。

参考资料:[1]曾媛,唐其展,吕荣华,周行.缅甸种业价值链、市场分析及中缅合作[J].种子,2023,42(6):152-156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云端之上轻武

云端之上轻武

云端之上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