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在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是地位相差较大的器官,现代医学把脾脏看成是“保安队”——免疫器官、“储蓄所”——造血和存血、“过滤器”——滤清血液杂质,归类于功能性的脏器。
传统中医对脾的地位看得更重,是“后天之本”,也就是从出生开始,一直到终老,各项生理活动与脾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养脾、护脾、健脾是长期任务。
中医认为,脾是一个系统总成,如同“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又叫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
脾在中焦,与胃互为表里,主运化——相当于“水谷运输队”,主统血——相当于“血液调控阀”,主升清——相当于“气血升降机”。其在体合肉,在志为思,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喜燥恶湿。
脾脏运行常见问题是“虚”,中医临床叫“脾虚症”,指因气不足,引起血不循行,系统运转不畅而带来的症状,脾虚症有4个特点:
1、广泛性,中医有“十人九脾虚”的说法,可见脾虚病例较多,从小孩到老人,各个阶段都可能遇到脾虚困扰。
2、渐进性,脾虚按程度划分,有轻度、中度、重度进程,各有不同的表现,调理越早,代价越低,效果越好。
3、复杂性,脾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治疗脾虚不可单打一,往往夹杂有湿、痰、郁、热、瘀等多种症状,需认真辨证施治。
4、阶段性,临床把脾虚分为气虚、阳虚、阴虚、中气不足等阶段,不同的学说有不同的认识,但都认为脾虚拖不得、轻慢不得,调理潦草不得。
问题是,很多人出现脾虚问题,并没有意识到是脾“闹脾气”了,而是拖一段时间后,有各种症状才看医生。脾是“后天之本”,其统揽作用、协调作用、引领作用突出,调理起来成本和精力不低。
脾虚不像皮外伤那样,很快感到疼痛,不像病毒引起感冒发烧那样,三两天就发作了。它的发展像“温水煮青蛙”,不显山露水却步步为营,每一步都有算计。如果出现脾虚,持续10天、1个月、100天、1年的表现,是这样的:
1、脾虚10天左右
主要症状为脾气虚,因近期思虑太多,劳累过度,情绪焦虑,饮食不节等引起,青少年如果频繁多动,汗出不收也会脾气虚。
表现多见于:全身不想动,神情疲乏,面色发白,四肢倦怠,不爱说话,腹胀纳呆,大脑总感觉昏昏沉沉的,开始有黑眼圈,皮肤缺少光泽,看起来蔫蔫的。观舌象以舌淡苔白为主,脉缓无力。
脾气虚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懒”,懒言、懒动、懒吃,小孩则多见于厌食、拒食、挑食。有的人体质变差,容易感冒和咳嗽,开始有失眠表现。
脾气虚,可用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君子汤等调理。
2、脾虚1个月左右
此时脾气虚进展为脾阳虚,因为气损耗过多而伤阳伤正,除了思虑太多、劳作过度外,还伴有压力大、情绪不畅、胸口总像有一股气散不出去的感觉。
表现为:起床胸口发闷,食不知味,胃部经常泛酸,口臭口干,睡觉流口水,手脚冰凉,容易干咳,脾气变差,面色浮肿,大便溏烂,小便短少,纳少腹胀,妇女白带增多等。舌淡苔黄白,有齿痕,口唇淡白干燥,脉沉迟,
脾阳虚有两个表现很突出:一个是怕冷,因四肢冰凉、腹脘冷痛而出现各种症状;一个是虚胖,头面四肢出现浮肿,这是脾失健运、升清不足的典型表现。
脾阳虚的不适感,明显比脾气虚增多,调理可用小建中汤、附子理中丸等。
3、脾虚100天上下
脾阳虚、脾气虚夹杂,身体阴阳失衡,陆续有阴虚、痰湿等表现,此阶段表现为中气下陷。
症状多见于:抵抗力变差,动不动生病,身体明显胖了一圈,怕冷又怕热,频繁腹泻,女性痛经或月经不调,如果有基础病的人,反而会变瘦。舌象为裂纹舌、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气下陷,意味着托举脏器的阳气严重不足,除了腹胀便溏,还会久泻、子宫脱垂、脱肛等,也就是脏器脱出,大小便脱出。
调理除了需要多下功夫,大多数要联合用药,如补中益气丸、二陈汤、健脾丸、理中丸等配合使用,需遵医嘱。脾虚到了100天,也就是三个多月,调理的难度明显增大。
4、脾虚拖了1年左右
临床较少有脾虚症状拖了一年,还没有就诊的情形,因为此阶段脾虚已牵连辐射到心、肝、肺、肾、胃、胆、肠等脏腑,有寒、湿、热、郁、虚、瘀等夹杂的症状,各种问题此起彼伏,接二连三,很难熬得住。
不过,如果是久病之人,或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肾炎等慢病,带来脾虚问题,含湿重气滞、湿热蕴脾、肝郁克脾、痰湿困脾等问题,还是有一些病例的。
此阶段是脾不统血,因脾脏功能大损,失去了正常的运化、升清、统血功能,身上杂病较多,除了虚症以外,还进展到慢性出血问题,如皮下出血、便血、衄血、月经过多等。
如果继续拖下去,可能会有肿瘤威胁。过去有“脾虚的尽头生瘤子”的说法,有一定警示意义。
调理要综合施策,如用辨证用王清任“逐瘀丸”系列汤方、参苓白术散、归脾丸、逍遥丸等,而且周期较长。
总之,脾虚不是小病,不可小看,更不宜久拖不决,解决宜早不宜迟,遵医嘱用药,而且要从健康生活方式入手,配合穴位、饮食等因素养脾健脾,防止出现问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