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注册开户 她是100多位烈士后代的“妈妈”,自己的大儿子官至副国级

big人物传呀 4周前 (11-28) 阅读数 2 #推荐

“这些孩子,是烈士的根,我们一定要保住!”1948年,邓六金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目光坚毅。屋子里挤着一百多个孩子,大的七八岁,小的还在学爬。窗外是风雪,屋里是哭声。

有人低声问:“粮不够,人手也不够,这么多孩子,怎么办?”她站起身,声音不大,却有力:“再难,也要把他们养大。”

战火中的生命守护者

1948年,解放战争打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华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不断收复大片土地。每次胜利的背后,总有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一个又一个战士倒在战场,留下一群孤儿。没有人有时间去想这些孩子会怎样,但邓六金不能不想。

一天深夜,前线送来了五个孩子。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孩子们放到保育院门口,敲开了大门。最小的孩子还裹在襁褓里,脸蛋冻得通红。

邓六金从士兵手中接过孩子,感受到那瘦小身体的颤抖,她一瞬间觉得胸口发紧。她轻轻摇着孩子,声音低而温暖:“别怕,阿姨在。”

院里的孩子越来越多,粮食却越来越少。一天傍晚,邓六金看到几个孩子偷偷躲在墙角啃地瓜皮。

她鼻子一酸,什么都没说,转身进了办公室。半夜,灯还亮着,她在写信,申请物资,还要再去动员部队支持保育院。

更艰难的是战争中的转移。敌人的特务和飞机始终虎视眈眈。一天晚上,部队通知保育院必须马上撤离,敌人可能随时偷袭。

邓六金迅速召集工作人员和年长的孩子,将几个月大的婴儿绑在背上,带着所有人连夜出发。大部队翻山越岭赶路,孩子们体力不支,哭声此起彼伏。

她抱着一个孩子,拉着另一个,不断安慰:“乖,再坚持一下,我们就安全了。”

有一次,敌机轰炸,她亲眼看到炸弹在几步远的地方爆炸。火光中,她听到孩子们的哭喊,顾不上满头灰土,冲进防空洞,挨个摸黑检查:“谁受伤了?有没有人缺氧?”

安顿好孩子后,她坐在洞口喘了几口气,天亮后,发现自己的后背被炸弹的碎片划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有人劝她休息,她摆摆手,继续处理物资清点。

她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这些孩子,是烈士的后代,是革命的希望。再难,也得扛着。

从贫苦农家走出来的“六金”

邓六金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新坊村,这是个小山村,村民以种地为生,生活异常艰苦。

1911年的一个秋日,她的哭声在破旧的小屋中响起。家里已有五个孩子,实在养不起了。刚满十天,她就被送到邻村一户人家,做了“童养媳”。

童年的邓六金吃了太多苦。寄人篱下,她从小要做繁重的家务活,稍有做得不好,就挨打挨骂。

地主家的日子没有一点温情,她总是偷偷一个人跑到山脚下,看溪水流过,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自己的地?”

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来到上杭,带来了“分田地”的消息。村里传得沸沸扬扬,大人们窃窃私语,年轻人却一个个跃跃欲试。

邓六金也偷偷跑去看红军宣传演讲。第一次,她站在人群外,远远听着“打土豪、分田地”,却觉得每句话都敲在心坎上。

她回到家,主动提出加入红军的少年先锋队。家里不同意,怕红军惹来麻烦。她说:“穷人只有这条路,不干,还是死。”

入了少年先锋队后,她开始组织农民运动,动员村里的妇女、孩子和年轻人加入农会。她挨家挨户劝说,脸皮厚得能扛住任何冷眼。

地主家的狗冲她狂叫,她也不退一步:“今天狗挡门,明天我带人分了你的地!”她的这份决绝感染了不少村民,越来越多人信任她,愿意跟着她干。

1931年,她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年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了当地妇女工作的骨干。她的胆量和智慧渐渐显现。

长征中的生死抉择

1934年,中央红军被迫转移。长征的号角吹响,命令下达,所有能随军的干部和战士都必须上路。27岁的邓六金收拾好行囊,没多一句废话,跟着队伍踏上了这条艰苦卓绝的路。

长征刚开始不久,她的身体就出了状况。寒冷、饥饿和劳累让她患上了痢疾。每走几步,她就虚汗直冒,浑身无力。有人劝她留下,她却咬牙坚持:“大伙能走,我也能走。”

翻越夹金山那一天,气温骤降,冰雪覆盖了所有的小路。雪风打在人脸上像刀割。她背着干粮,步履蹒跚地行走在队伍中间。

突然,前面的一个男战士跪倒在雪地里,脸冻得发青。他喃喃道:“走不动了,让我死在这儿吧。”

邓六金立刻蹲下,试图扶起他。战士推开她:“你别管我,自己也快撑不住了。”她不理会,将战士的背包卸下来背在自己身上。

这个背包又重又硬,让她的肩膀立刻多了一层压迫。但她没放下,艰难地推着战士向前挪。走了几个小时,他们终于追上大部队。

长征的路上,她还负责动员沿途群众筹粮、筹物资。有一次,为了争取一户藏族人家的支持,她冒着被误解的危险,带着队伍走了整整两天山路,亲自向对方解释红军的政策。

她用简单的语言说服对方,将仅有的一点干粮分给队伍中最虚弱的战士。

长征到达陕北时,邓六金瘦得脱了相,身上的衣服也破了好几处。但她没有倒下。她明白,长征不仅是脚下的路,更是心中的信念。只要坚持,路就在前面。

在战斗中找到的爱情

1938年,邓六金与曾山在陕北相识。他是江西人,比她年长十岁。两人性格不同,邓六金直爽、坚韧,曾山沉稳、内敛。

他们的婚礼简单极了。一张纸条,几句祝福,两人就成了夫妻。战争中没有甜言蜜语,但他们在一起时,彼此信任、扶持。

有一次,曾山被调往外地工作,临走前,他拉着邓六金的手:“你要照顾好自己,还有孩子们。”她点点头,说:“等你回来。”

后来,他们有了五个孩子。长子曾庆红,成为新中国的副主席。他们家的每个孩子,都继承了父母的坚韧与踏实。

新中国成立后,邓六金转到中央工作。她不争名利,只关心如何为人民多做事。她担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顾问,工作中事无巨细,总是自己亲力亲为。

她离休后,仍然心系家乡。她拿出自己的积蓄,为家乡上杭县建了一座图书馆,命名为“鑫鑫图书馆”。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么执着,她说:“教育是根本。没有文化,就站不稳脚跟。”

2003年,邓六金在北京去世,享年92岁。她的一生,写满了牺牲、奉献与坚韧。

从一个穷苦农家女孩,到革命女战士,再到100多位烈士遗孤的“妈妈”,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与担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big人物传呀

big人物传呀

关注我,带你领略各个传奇人物,了解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