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方网站app下载中心 文史钩沉:太平天国“布告”里的杀人放火

自然与社会 6天前 阅读数 0 #历史

引子

*本文摘自《漳平文史资料》第一辑(1982年9月),作者《刘重宁》,原标题《太平天国的〈布告〉和民間傳説》

但凡造反打天下,不杀人放火几乎是不可能的。

正文

去年我县文化馆进行历史文物普查时,于九月七日在永福公社福里大队石头洋陈敏才厝,发现太平天国“天将”的《布告》,是用毛笔直接书写在大厅右边粉刷过石灰的墙壁上,除最后几个字因石灰剥落看不清外,其余字跡完整清晰,历历可观。

现将《布告》的全文按原书排列的次序抄录于下:

“天将曾示仰

子民人等知悉。缘

天将恭奉

天王圣诏。专征省郡洲(州)县。以致

提兵经游此境。所经到处。秋毫无犯。至于惟食。必取于民。尔等子民。胆敢违逆

天令。

聚集土匪。抗拒我兵。理宜诛处子民。

大少(小)尽行过刀。房屋尽

行烧毁。为此特示。仰尔

子民人等。痛改前非。勿

听妖首之谣言。可免离

家荡产。嗣(此)示之后。尔等照

常贸易经营。放胆回家。

输城(诚)纳贡。可得永保平宁。

天将之所厚望言(焉)。切毋……”

(以下字跡[jì同“迹”]不明)

这是很珍贵的历史遗跡,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分院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派员来此复制。据他们说这是全国唯一的以“天将”名义颁发的一幅布告。复制后将于明年三月十五日太平天国一百三十周年的展览会上展出。

下面就漳平民间关于太平天国军队攻打漳平县城的传说,简要介绍如下:

现在已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曾经听说过咸丰、同治年间闹过“长毛”(太平天国军队的俗称),有多种的传说,大同小异。据说当时太平军是从龙岩津头经龙洞这条路来的,经过龙岩境内的一个村庄(陈坑)时,路口有一尊石人像,太平军的“头显”(带队的首领)骑着一匹高大的马,马看到这尊石人就掉头跑回去。“头显”好几次策马要跃过这石人向前走,马总是往后跑,不肯前进,惹恼了“头显”,当即下令将这石人的头砸断。(据说这尊没头的石人,如今还在)然后“头显”骑马带领众多的部队,顺利的越过这路口,浩浩荡荡向拱桥(今拱桥公社)方面进发。

一天,黄昏的时候,太平军抵达县城的对岸上桂林,略事休息后,随即摆开阵势,连夜攻打县城。因隔了一条九龙江,无法直接登城,只能隔岸对峙,军容整肃,旗帜鲜明,个个英姿飒爽,十分威武,千百人同声呐喊,震天动地。而守城的满清官兵,吓破了胆,紧闭城门,不敢露面。因为早已听说太平军要来打漳平,事先就截断浮桥,封锁船只,断绝两岸的交通。

当时守城的清兵有两部份,一部分是“广勇”;另一部分是“湖勇”(大概是曾国藩的湘军)。县知事事先作了布置,因“广勇”跟太平军同属两广人,有同乡之嫌怕靠不住,把他们调往三重岭去驻防,留下“湖勇”守城。由于统治阶级的反宣传,说什么“长毛贼”信奉外国的天教,不认爹,不认娘,逢人就杀,见物便抢,弄得人心惶惶,风声鹤唳。知县本人更是作贼心虚,惊慌失措,坐立不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太平军抵达对岸的当天晚上,这个知县化装成老百姓,带领三、五随员偷偷摸摸跑往北门,叫守城的兵开门逃跑。因他背了一个装衙门大印的袋子,一出衙门就被人认出来,有人喊了一声:“县老爷要逃跑了,我们也赶快跟着跑吧”,一传十,十传百,顿时,人声鼎沸,呼爹叫娘,男妇老幼,千百人汇成一股人流,争先恐后,齐向北门奔去,门小人多,水泄不通,有的被挤得两脚腾空,不胫而走,当场挤死了很多人,真是惨不忍睹。

当晚月明如昼,太平军在对岸河边摆出一个叫做“黄蜂出巢阵”,万头攒动,刀枪林立,摇旗呐喊,阵势雄壮。这边城里知县和大部分群众出走后,成了…个空城,“湖勇”的“管带”(军官名称,相当于营长),立刻召开紧急的军事会议,商讨如何破敌守城,其中有一个熟读兵书的军官,出谋献策说:“长毛贼”摆的是“黄蜂出巢阵”,蜂最怕的是火,必须用火攻,才能破阵。于是官兵全体出动到民间去抢搬大批柴草,堆放在南门的城脚下,点起火来,煞时火光烛天,乌烟弥漫,笼罩整个县城,使太平军看不清城里的虚实动静。同时在城梁上架上十多门土跑(俗称九节龙),装满火药,一齐向太平军的阵地发射,隆隆之声,响彻云雷。这突然的袭击,使太平军…时措手不及,那个骑马的“头显”和许多士兵不幸中跑牺牲,于是群龙无首,乱了阵脚。“头显”既死,“二显”不知如何摆佈,加上大家有迷信思想,认为是前几天在陈坑砸了石人头的报应,产生畏缩情绪,士气不振。这个“二显”不敢作主,他就右手执剑,左手拈香,在“头显”尸首前对着他生前骑的马祷祝说:要不要继续攻城?如果再攻城能取胜的话,你头点三下,不敢攻城,你头摇三下,结果这匹马摇了三下头,于是“二显”就下令撤兵,往南开拔,去打永福。

太平军到达永福,已是晚上八、九点钟时分,当地正在演戏,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太平军神不知,鬼不觉,一拥而入,有人将一颗人头扔上戏台。这一来吓坏了演戏的和看戏的人,大家惊慌万状,四处奔逃,整个永福陷入混乱状态中。当即由地方上知名的士绅十八人(号称十八秀才),召集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对付,随即决定马上组织武装力量与太平军厮拆,连夜到各村庄串联,收集各种武器,刀枪剑戟和鸟铳土等,紧急征召男丁壮汉,各执兵器于次日晨齐集永福圩周围,与太平军展开血战。结果这些临时叫来的乌合之众,既没有作战经验,又没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太平军获胜后,占据整个永福,八面包围起来,派兵四处搜索,要抓十八个为首的秀才。而这十八个秀才知道大祸临头,惶惶如丧家之犬,跑又跑不脱,就集中躲进一个破旧不堪的跑楼,跑上三楼,撤掉楼梯,企图躲避。当有三个太平军的士兵跑进这个跑楼察看,野草丛生,空无一人,刚要回头出门到别处去。忽然听见楼上索索作响,原来是这十八个秀才中,有一个胆小鬼,怕得要命,周身发抖,震得楼板发出响声,终于被发现。这三个士兵就发出口令,叫他们一个个滚来下,除了一个胆大力壮懂得武术的从破窗爬上屋顶被躲走外,其余十七个全部就擒,解往队部,立即被斩首示众。那个逃脱的秀才连夜赶往漳州告急请救兵,太平军获悉后,随即挥师南下,因当时朝天岭有清兵驻扎防守,便改从官田,华安这条路去攻打漳州了。

据永福兰田《陈氏家谱》记载:同治甲子年,(即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九月陈大祠堂被太平军烧毁,因我族聚众抵抗之故。由此判断,太平军来漳平是太平天国末期,已经是四分五裂快要崩溃了。

因为当时永福地方对太平军进行武装抗拒,打了仗,所以这幅布告是针对这一情况而发,才有“胆敢违逆天令,聚集土匪,抗拒我兵,理宜诛处子民,大少(小)尽行过刀,房屋尽行烧毁。”这样的措词,由此也可以说明上述的民间传说,不是子虚乌有的了。

资料来源:

《漳平文史资料》第一辑(1982年9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自然与社会

自然与社会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