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注册开户 刘秀:谁劝我封禅泰山谁就是小人!看过谶书后:真香!都是天意!

梦回桃花源记 3周前 (12-04) 阅读数 30 #推荐

文/峯言峯语

编辑/峯言峯语

〖~~~《·引言·》~~~〗

东汉建武中元元年,有个叫张纯的人想请光武帝刘秀去泰山封禅。

但刘秀不感兴趣,他发话说:“我当皇帝三十年了,我还不知道老百姓心里痛不痛快吗。我骗谁呢?骗老天爷吗?”

他还下令说:“以后不准各地的人来瞎捧我,说那些虚头巴脑的话,敢这样做的,就剃光头送去种地。”

古代迷信是潮流

在古代,人们普遍迷信,相信命运是由天意或某种超自然力量决定的。

因此,当人们想要了解自己的命运时,术士和巫者这类人应运而生。

他们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发展出一套星命卜卦等迷信方法,声称能预知未来,帮助人们趋吉避凶。

这些术士和巫者通过观察星象、占卜、解读卦象等方式,试图解读命运的奥秘。

他们声称通过这些方法,可以预测个人的吉凶祸福、运势变化,甚至预知未来的重大事件。

谶书,就是古代那些让人看了半懂不懂的预言书。

就像现在那些算命的、看星座的,不过古人更相信这些。

古代皇帝有到泰山封禅的习惯,觉得在泰山祭天更接近天,这样老天爷就能更容易听到他们的功绩。

这叫“封”。

旁边还有个梁父山,在那儿祭地,就是“禅”。

该不该封禅?

东汉建武中元元年,有个叫张纯的人想请光武帝刘秀去泰山封禅。

但刘秀不感兴趣,他发话说:“我当皇帝三十年了,我还不知道老百姓心里痛不痛快吗。我骗谁呢?骗老天爷吗?”

他还下令说:“以后不准各地的人来瞎捧我,说那些虚头巴脑的话,敢这样做的,就剃光头送去种地。”

过了两年,光武帝刘秀偶然看到一本谶书《河图会昌符》,上面写着“赤刘之九,会命岱宗”。

刘秀一想,这“赤”不就是代表汉朝的火德吗?汉朝皇帝姓刘,“赤刘”就是说他啊!

而“岱宗”不就是泰山的别称吗?

谶书是不是在暗示他这个汉朝的皇帝应该去泰山封禅呢?

只是这个“之九”到底啥意思?

谶书嘛,就是得慢慢琢磨,要是把什么都说明白了,那还叫谶书吗?

于是刘秀就让梁松这些大臣去查查别的谶书。

结果这些人一查,在《河洛谶书》里找到了线索,原来汉武帝元封年间就去泰山封禅了。

从武帝那时候算起,到刘秀这正好是刘姓的第九个皇帝。

这样一来,“赤刘之九,会命岱宗”就都讲得通了。

于是张纯又上奏,请刘秀去封禅。

这次刘秀答应了,还让一切都按照武帝当年封禅的仪式来办。

顺从“天意”的刘秀

看来谶书这东西,有时候还真是挺管用的。

建武三十二年二月,光武帝刘秀带着一帮大臣长途跋涉来到了泰山,举行了盛大的封禅大典。

这个仪式按照古代的传统来办的,具体的细节就不详细说了。

结果大典刚结束,那个一直主张封禅的司空张纯突然在泰山上病死了。

这可把刘秀给弄得挺扫兴的,只好让司空衙门的从吏把张纯的棺材护送回长安,他自己也匆匆忙忙地往回赶。

到了四月,刘秀回到长安,按照惯例大赦天下,还把建武三十二年改成了中元元年。

这个封禅大典虽然办得热闹,但结果却有点儿不尽如人意。

后来刘秀回忆起三十一年前的事儿,那时候他带领军队在中原争霸。

有人劝他自立为帝,他还在犹豫。

这时候,一个叫强华的儒生拿出一张谶文,叫《赤伏符》。

这谶文上写着:“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谶文里不仅直接提到了刘秀的名字,还解释了“四七”的意思。

算起来,从汉高祖刘邦当皇帝开始,到那会儿正好是二百二十八年,“四七”就是四乘七等于二十八。

于是,刘秀就按照谶文上的话,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想到这些,刘秀对谶书更加深信不疑了。

看来,那时候的刘秀可是相当相信这些预言书的。

封禅回来后,刘秀想要建三座建筑,分别是明堂、灵台和辟雍。

明堂是皇帝宣布政教的地方,有点像现在的礼堂。

辟雍是大学堂。

而灵台是用来观星的地方,古人觉得天象的变化能预示人间的治乱。

在选灵台地址的时候,刘秀又想起了谶书。

这时候,有个叫桓谭的官员上书说:“人们总是对现实的事不太在意,却喜欢听那些奇怪的事情。看看古代的记载,都是以仁义正道为根本,没有那些奇怪虚幻的东西。子贡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那些后世的儒生,又怎么可能真正懂呢?现在有些人把古书改来改去,编造谶记来骗皇帝,这种人应该被赶走。谶记有时候也会碰巧说中,但就像猜单双一样,总有猜中的时候。所以陛下应该拒绝这些小人的邪说,以《五经》的正义为准。”

刘秀看到桓谭的奏章后,非常不高兴。

结果,桓谭又在朝堂上和皇帝争论起来。

刘秀一怒之下,想要杀了他。

桓谭吓得赶紧磕头,头都磕破了流血,这才侥幸保住一命,但最后还是被贬到了六安郡当了个小官。

群臣们看到皇帝喜欢迷信那一套,就投其所好,有的说“京师有甘泉涌出”,有的说“赤草生在河边”,还有的郡国经常送来天降的“甘露”。

这些都被称作“祥瑞”,是上天赐给皇帝的褒奖。

看来,官员们为了讨好皇帝,也是挺会找这些“天意”的。

“祥瑞”其实就是“瑞异”,也就是桓谭上疏里提到的那些“异闻”,通常是一些平时很少见的事物或自然现象。

人们把这些看作是上天给出的预示,是对当朝天子的肯定和奖励。

比如“涌出的甘泉”、“河边长出的赤草”、“天降的甘露”,不管多远,都要算到皇帝的头上。

刘秀对于这一点,有时候挺迷信,有时候又不大信。

史书上说他“不纳”,意思是说他不接受这些“祥瑞”的说法,觉得自己没啥德行。

看来,刘秀对于这些“天意”的态度,也是挺复杂的。

〖~~~《·结语·》~~~〗

不过第二年刘秀就去世了,看来封禅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但作为一位皇帝,他敢于承认自己“无德”,说“百姓怨气满腹”,这可比那些只顾自吹自擂的皇帝强多了,也更符合事实。看来,刘秀在位期间,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如果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可以点击关注,每天分享有趣的历史小知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梦回桃花源记

梦回桃花源记

梦回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