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疾风暴雨式的社会运动,株连者达2100多人,其中92人被捕,62人被隔离审查,73人被停职反省,这就是震惊全国的“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便是“胡风案”的受害者之一,他叫彭柏山。
彭柏山是一个怎样的人?
彭柏山是湖南茶陵人,生于1910年,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父母还是坚持供彭柏山读书,彭柏山也刻苦努力地学习,于1929年考入上海江湾劳动大学学习,读书期间,彭柏山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尝试进行创作,还广泛阅读进步书刊与报纸,逐渐向共产主义靠拢。
1931年,彭柏山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但这并没有阻止他追求真理的决心,当时我党在上海成立了一个文学进步团体,即左翼作家联盟,彭柏山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领导的文艺研究会,担任上海"左联"大众教育委员会书记,在鲁迅的直接培养下从事创作活动。
1934年,彭柏山发表了一篇反映苏区人民斗争生活的短篇小说,名为《崖边》,这部小说让彭柏山引起国民党的注意,彭柏山不幸被捕,狱中的彭柏山化名为陈友生,与鲁迅一直保持联系,还在1935年1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彭柏山被释放,第二年,彭柏山报名参加新四军,担任新四军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四纵队政治部主任等职务,1940年新四军东进后,彭柏山受命担任中共东台城工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彭柏山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四军副政委,在粟裕和皮定均的领导下,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为华东地区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彭柏山留在上海工作,先是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随后在1953年转业被任命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
1955年,“胡风案”东窗事发。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左联时期,彭柏山就与胡风相识,胡风对彭柏山的文学非常欣赏,认为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1950年二十四军在徐州驻防的时候,胡风路过徐州,彭柏山还热情地招待了胡风。
胡风在三十万言书中称赞了彭柏山,而且他们之间也有不少的书信来往,胡风事发后,彭柏山回到家中将两人所有的来往信件烧毁,1955年5月,《人民日报》公布了有关“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二批材料,其中在有的信件中牵涉到了彭柏山。
1955年7月,毛主席责问:“上海为什么搞不出彭柏山?”
中共上海市委立刻召开相关会议,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第二书记陈丕显、副书记马天水、魏文伯,常委、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许建国等人主张立刻逮捕彭柏山。
因罪证不足,彭柏山被定的罪行是“胡风一般分子”,开除党籍,被送到农村进行改造,先是流放到青海,后来又调到河南农学院图书馆当数据员。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胡风遭到红卫兵和造反派的连番批斗,被打得体无完肤、头发被几乎揪光后自杀身亡,终年58岁。
1980年,中共上海市委宣布为彭柏山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举行了追悼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