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驸马》是黄梅戏中的经典曲目,女主冯素珍女扮男装参加科举,没想到成为了状元,被皇帝一眼相中招为驸马,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曲折故事。
其实这也就是戏曲故事而已,因为女子成为状元还成为驸马这种事是绝无可能的。
第一,古代女子读书都难,更别说参加科举
隋唐时期科举制诞生,成为了朝廷选拔人才的主流方式,所谓科举,就是让天下的读书人凑在一起参加考试,看谁的才华高,就能够被朝廷录用。
既然是要参加科举,那当然就要先读书,可在古代,读书可没那么容易,古时候又没有什么义务教育这种玩意儿,读书往往都是有钱人,至少家里有点底子的人才能读的。
在古代,通常只有世家大族的女子才有机会受教育,寻常人家的女孩子能够识字就已经算是很难得的了,大部分家庭的女孩子可能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宋朝以后女子读书变得愈发艰难,《红楼梦》里除了林黛玉跟薛宝钗,不管是王熙凤还是贾府的其他女儿[头条号澹奕],都没有读过太多的书,王熙凤更是字都不认识多少。
即便允许女儿读书的家庭也有限制,毕竟她们又不能参加科举,能够学习的书籍与男子存在很大的差别,四书五经这样的儒家经典,并不在古代女子的学习之列。
通常能让女儿家读书的门户,往往都是那种礼教森严的家庭,女孩子参加科举在当时本身就属于大逆不道违逆礼法的事情,家长们自然是绝不允许的。
第二,正常情况下,状元是不可能做驸马的
经常在各种爽文里出现公主对驸马一见情深,然后皇帝下旨让状元做驸马的,实际上在过去上千年的科举历史中,做过驸马的状元只有一次,而且还是意外。
唐宣宗时期的状元郑颢出身名门,他的祖父是宰相,父亲是兵部尚书,郑颢二十五岁成为了状元,然后被宰相白敏中推荐给了正在给女儿选驸马的唐宣宗。
当时郑颢已有婚约在身,可圣意难违,他只能迎娶了万寿公主,成为古代唯一做了驸马的状元郎,此后再也没出现过做驸马的状元。
尽管迎娶公主并没有影响到郑颢的仕途,他先后出任兵部侍郎与河南尹,但皇家公主娇生惯养难伺候,郑颢怀念与自己有婚约的卢家千金,因此非常痛恨白敏中。
隋唐时期虽然有科举,但世家大族影响力还在[头条号澹奕],科举并不能完全破除世家大族的影响,而且科举考试在当时也没有那么复杂那么困难。
正因如此,隋唐时期的科举中榜的人普遍都比较年轻,可五代之后,科举正规起来了,通常想要顺利考到殿试的阶段,往往都已经三四十岁,这都算年轻的了。
不仅如此,后来的朝代为限制外戚干政,所以驸马往往都没什么实权职位,那些寒窗苦读多年的读书人都想出人头地平步青云,自然不肯去做什么驸马,更别说是状元。
古人结婚本来就早,读书人往往都是先成家再科举,即便没成家,皇帝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三四十岁的人,况且做了驸马影响仕途,皇帝也不会胡乱赐婚。
第三,女扮男装参加科举,难度系数堪比登月
现代考试,为了防止舞弊,都会有各种技术手段,古时候的科技没这么发达,但古人自然也想到了很多的办法,以遏制舞弊的事情。
科举考试需要考很多次,从乡里考到县里,再考到州府,再到京城参加“国考”,最终还有殿试的环节,一步一步,需要很多年,而每次考试都有“验明正身”的环节。
古时候户籍管理也很严格,尤其参加科举的士子,考试前,所有人都要提交资料,上面详细描述着年龄、外貌特征、家属情况等等,而且还要有左邻右舍的证明。
古代的确没有人脸识别什么的,所有的验证都需要肉眼判断,所以可能存在误差,但女扮男装这种事难度实在太大,想要浑水摸鱼简直离谱。
那时考试的时候,经常有人把小抄什么的夹带进考场,或者在衣服上做手脚,所以唐宋时期考试的时候,都要仔细搜身,就像现在机场安检一样,有时候直接让考生脱光。
两宋时期,觉得把考生的衣服脱光检查,实在是有辱斯文,于是出现了另一种办法:各地考生舟车劳顿辛苦了,朝廷体恤,所有考生考前集体沐浴,更换统一发放的服装。
表面看起来是朝廷的福利[头条号澹奕],实际上就是通过集体洗澡的方式,断了某些人夹带的念头,而且这样更加体面也更加方便。
有严格的验明正身环节,其他的也就罢了,女扮男装这种操作实在太离谱,成功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而且一旦被发现后果严重,所以古代从来没谁敢这么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