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作为一名从教近30年的老教师,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范跑跑”这个教育界的争议人物。在我看来,他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值得深思的教育问题。
16年前的那场地震,让范美忠成了“范跑跑”。当时他在地震发生时第一时间抛下学生逃离教室,还把这段经历写成文章发表。
这件事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争议,让他背负了沉重的道德压力。
但令人意外的是,直到今天他仍然坚持认为自己当时的做法没有错,甚至表示那次公开道歉也只是权宜之计。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得不说,教师这份职业承载着特殊的社会期待。我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在危难时刻,老师往往需要表现出超越普通人的勇气和担当。但范美忠的选择,却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界的一个极端案例。
这些年来,范美忠过得怎么样?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现在住在崇州乡村,靠上网课维持生计。最让我关注的是,他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了极致- 让子女都不接受公立教育,而是选择自己来教。他给孩子们提供所谓的“天性教育”,让他们去滑雪、画画、写文章。
我注意到范美忠对应试教育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
这种抵触源于他自己的成长经历- 一个农村孩子通过刷题考上北大,却发现自己除了应试什么都不会。
但我想说的是,教育改革确实需要,但完全否定应试教育也未必是明智之举。
范美忠身上有着很强的学者情结。
他自称是中国最好的庄子研究者,要出版很多书籍。
但遗憾的是,这些年来一本书都没能出版。
这让我想到,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理想,更要脚踏实地。空有抱负而不能落地,终究难以真正影响学生。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范美忠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他很难接纳不同意见,甚至因为别人每天发送“历史上的今天”这样的小事就拉黑对方。
这提醒我们,教育者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要学会欣赏不同,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
对当下的同学们,我想说:应试教育确实存在问题,但完全否定它也不可取。关键是要在应试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既要有知识积累,也要有健全的人格。
我想说的是: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领域,但改革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忌走极端。范美忠的经历告诉我们,教育者要有理想,但更要有理性;要有抱负,但更要脚踏实地;要有个性,但更要有担当。
同学们,你们觉得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