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六年(632年),尉迟敬德前往庆善宫参加李世民举办的宴会,席间,他发现有人的座次竟然排在他前边,这让尉迟敬德极为不满。
几杯酒下肚,尉迟敬德怒气冲冲地找那人理论:“汝有何功,合坐我上?”
坐在上席这位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见尉迟敬德如此张狂,也没有用话顶回来,只是坐在席位上默默喝酒。
局面陷入了僵持,坐在一旁的任城王李道宗怕事态失控,连忙凑过去劝解说明,哪知被尉迟敬德一拳打在眼眶上,眼睛差点被打瞎。
好家伙,连李唐宗室的面子都不给,着实有些嚣张,那么李世民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呢?
一、玄武门之变第一功臣尉迟敬德张狂有张狂的本钱,盖因为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头功,是推举李世民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
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明争暗斗已达白热化,李建成、李元吉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曾经赠送重金给尉迟敬德,希望他能为自己效力。
结果尉迟敬德不仅原物退还,还将此事上报给李世民,既然不能为己所用,不如杀之,于是李元吉就派刺客暗杀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对此早有防备,他命人大开门户,自己则若无其事地睡觉,刺客多次走进他家厅堂,却始终不敢走进卧室刺杀他。
见刺杀不成,李元吉又在皇帝李渊面前诬陷他谋反,结果李渊命人将尉迟敬德给逮捕下狱,准备处死他。
还是李世民顶住压力,在李渊面前为尉迟敬德求情,才救了他一命。
李建成、李元吉等人数次将李世民逼入死地,秦王府众人纷纷劝谏李世民起兵,可李世民一直犹豫不决。
尉迟敬德也进言说:“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王纵不从敬德言,请自决计,其如家国何?其如身命何?且在外勇士八百余人,今悉入宫,控弦被甲,事势已就,王何得辞!”
在尉迟敬德和侯君集日夜进言鼓动下,李世民这才不再犹豫,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在此次事变中,尉迟敬德不仅在李元吉手下救了李世民一命,还身穿铠甲手执武器亲自去“保卫”皇帝李渊,使得宫廷内外很快安定下来。
后来论功行赏,尉迟敬德被定为头等功,李世民将齐王府连同钱财器物都赏赐给了他。
二、宴会逞凶,李世民敲打从来功大莫过于从龙之功,尉迟敬德凭借自己功大,开始恃功而骄。
尉迟敬德看不上文臣,还喜欢揭发别人的短处,每当发现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的短处,必然嘴上不留情,当面直言指责,因此和宰相不和。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李世民才在贞观三年将尉迟敬德外放为襄州都督。
可这并没有让尉迟敬德收敛自己的脾气,贞观六年,尉迟敬德迁任同州刺史,同时也来到京城参加李世民在庆善宫举办的宴席,随后就发生了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一幕。
李世民自然十分生气,当场取消了宴会,其实这也是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回护,如果当场发作,那么尉迟敬德避免不了受到严惩,甚至是丢了性命。
熄灭一个人的骄纵之心,冷处理有时候比硬处罚有效的多,事后,李世民还特意找到尉迟敬德,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李世民说:“朕见汉高祖诛灭功臣,意常尤之,故欲与卿等共保富贵,令子孙不绝。……国家纲纪,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无贻后悔!”
意思是,李世民很不赞成汉高祖诛杀功臣的做法,因此想要和臣子们共保富贵,使子孙绵延不绝,但国家纲纪,在赏与罚,法外之情不可多得,希望尉迟敬德好自为之。
遇到一位好君王,是臣子的福分,李世民将话说到这份上,无疑是诚心诚意想和功臣共保富贵,成就一段君臣佳话。
经此敲打,尉迟敬德的态度发生了巨大改变,开始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脱衣证清白,拒娶公主当然,君王都有疑心病,即便是胸襟宽广如李世民,对臣子的敲打也不可能只有一次,只有不断警告敲打,让臣子一直如履薄冰下去,他的皇位才能稳固如山。
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敲打自然也不是只有一次。
639年,尉迟敬德调任鄜州都督,在调任前,李世民曾召见尉迟敬德对他说:“人或言卿反,何也?”
尉迟敬德没有任何辩解,反而一口承认,耿直回答说:“臣反是实!”
随后,又气愤地说道:“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
尉迟敬德说自己谋反当然是反话,他一边脱下衣服放在地上,露出身上的疮疤,一边说自己跟随陛下征战四方,身上都是刀箭伤痕,如今天下安定,哪有怀疑臣谋反的道理!
一席话说得李世民泪流不止,连连表示自己丝毫不怀疑尉迟敬德的忠心,让他不要恼怒。
经过这件事,尉迟敬德又收敛很多,但还不够,于是又有了李世民想嫁女儿给尉迟敬德一事。
这就很有意思了,当时尉迟敬德是有妻子的,都说糟糠之妻不可弃,李世民自我标榜为明君,怎么会故意强迫臣子休妻娶自己女儿呢?
所以这是李世民再一次的敲打,而尉迟敬德明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跪倒在地,以“富贵不换妻”为由坚决拒绝娶公主。
此后,尉迟敬德彻底收敛了自己的暴躁脾气,在出任夏州都督四年后,上表请求退休,退休之后,尉迟敬德十六年间基本上不跟人交往,在家自个玩自个的,直到病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