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外星人》居然已经是5年前的作品了,可能是因为里面有些梗现在还在玩,所以总感觉时间没有过去很久。这个时候重新看这部电影,有点像穿越剧的主角,我们可以带着宁浩在这之后5年的职业生涯去看,会发现他也成了预言家,而且是自己预言自己。这点将放到最后来说,先聊聊影片本身在拍的东西。首先剧作还算扎实,一个梗反复循环,每次循环还能玩出新花样。比如拿训猴的方法训外星人,后来又让猴冒充外星人,在外国人面前训猴。以前自己训猴都没多少人看,这里是一堆外国精英围着看他,连观众互动环节都呼应上了。宁浩是很抠剧本的导演。看这片子的编剧那一栏,署了一大串名字,这都是一个个被他轮番压榨的脑子。不过有个地方我感觉是不是拍得不够清晰。就是外星人拿出那颗收集基因的珠子给黄渤的时候,闹了个很大的笑话,黄渤直接把珠子给吞了。
可是为什么这个时候外星人就丧失了语言能力,在这之前他明明可以用中文跟人类交流。这点好像没有解释清楚,不知道我有没有看漏信息。这部电影当时是放在春节档的,最终票房在同档期排名第二,仅次于《流浪地球》。春节档的电影如果能够抓住观众的情绪,可能票房就会比较有保障。《流浪地球》有点像那种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的类型。《疯狂的外星人》也抓住了一点民族情绪,感觉像是把《叶问》喜剧化了。从打老外变成耍老外,让你满世界瞎转,还让你跪下,甚至让你吃屎。连开头的铺垫也差不多,《叶问》类的片子会先表现外国人的嚣张,然后再让主角打倒他。《疯狂的外星人》一开始的白男就在秀优越感,认为自己代表地球上最完美的基因。这让现在的德国人看了估计也直摇头。还有那个穿美队T恤的亚裔,是从流行文化角度切入,暗示美国文化横行,当然用漫威这个例子,时效性已经变弱了,这几年漫威也越来越不行了。不过这些都只是一两场戏的铺垫而已。影片的叙述重心特地绕了一下,引入了外星人的概念,然后把这种优越感移植到外星人那里去,认为地球是低等文明。但其实本质上外星人就是外国人,黄渤把外星人培养成猴,就跟让外国人满世界瞎转是一样的,都是耍洋猴给咱们看,满足部分观众的情绪。这种强拧的自信,深层一点看其实就是自卑,就是“要么我跪下,要么你跪下”的思维。片中黄渤和沈腾就有好几次跟外星人的地位发生非常极端的转换。一会是外星人被拴住,练杂技,一会儿是黄渤沈腾被拴住,还要陪酒。这种思维也发生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域之间。比如于和伟那个角色,一开始说一口京腔,被逼急了就开始飙河南话,以此为笑点,抓的是北京与河南在经济政治地位上的落差。那宁浩是不是想走鲁迅的路,去批判国民性呢?我个人对这点感受并不强,反而更多地感受到一种来自他自己的优越感。鲁迅是批判,并把自己也列入批判的范畴。宁浩是嘲笑,置身事外的嘲笑。他明知道这是基本盘,还把片子放在春节档里,很多人去电影院哈哈一乐,被嘲笑了也不自知。“村首大”的背后也是民族主义情绪,所以也顺带嘲了隔壁《流浪地球》的毒唯。虽然同为“疯狂”系列,但《疯狂的外星人》已经明显跟那两部很不一样了。真正的不一样还不在于耍洋猴,而是以前耍猴给观众看,现在拿观众当猴耍。影片最后外星人上了猴的身,但没能挣脱那些刻入DNA的肌肉记忆,一听到锣声,听到《步步高》就开始骑车。即使头上戴着高科技,猴就是猴,永远没有办法觉醒,而没有觉醒的样子看上去十分滑稽。奉俊昊拍底层也会拍劣根性的一面,但他的用意是在启蒙,电影中的底层角色通常会有一个觉醒的时刻。比如《寄生虫》里的宋康昊最后会拿着武器去杀那个有钱人。所以如果把这个故事套进奉俊昊的电影里,主角应该是欢欢这只猴,而宁浩的主角是耍猴的,这就是宁浩的优越感。接下来说说关于预言家的事,这段纯粹是我小人之心,主观臆测。假如把耍猴理解成导演这个行当,就很有意思了。反正黄渤搞那个五指山飞车的时候也扯了一下《邪不压正》,就很容易让人把耍猴跟电影联系到一起。后面黄渤说他爹是叱咤风云的西南猴王,到他这一代成了耍猴的了。我一开始会联想到第五代导演在国际影展大放异彩,宁浩作为第六代导演,却在拍耍猴电影。什么是耍猴电影呢?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你自己得有很多花活儿来吸引眼球,比如高超的叙事技巧,或者是爆笑的包袱之类的,就像欢欢翻跟斗,骑自行车。二是可以跟观众频繁互动,就像欢欢去观众席挑新郎,让观众参与到你的故事中去。我觉得耍猴电影不应该是个贬义词,还得具体电影具体看待,艺术片也有一大堆拍得烂的呢。二手月季在片中的歌里面唱道:“谁说耍猴的,他不是艺术家”,这话还真有人说,这个人名气还特别大,就是诺兰。他就认为自己不是艺术家,就是个拍商业片的。按刚才的标准来看,诺兰就是顶级耍猴的。但他最近又转行去当历史老师了,《敦刻尔克》和《奥本海默》都不怎么耍猴了。21世纪之后,第五代两个重要导演也成了耍猴的,就像新好莱坞的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那样。话说这个猴子骑飞车,也算是cue了一下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吧。感觉把黄渤和他爹理解成不同世代的导演好像也不大准确,而且第六代也没有全部耍猴啊。贾樟柯一出来,基本上就把张陈两个大佬在国际影展的位子抢走了。还有一位娄公子,最近的片子还没法提,观众群体跟宁浩的片子重叠度也不高。我不知道诺兰内心真实的想法是怎样,至少表面看来,他对商业片导演的身份是不卑不亢的。我也不清楚宁浩对艺术家身份是否有执念?但从片子一声声“你就是个耍猴的”里面,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敏感,这是否也是他所嘲笑的那种自卑呢?其实宁浩一开始也拍艺术片,像《香火》《绿草地》都是那种不跟观众互动的片子。他上过北电,比他大几岁的校友徐浩峰就说过,那时候北电推崇的是新浪潮,所以他们这帮人的出厂设置就是要拍作者电影。包括最近被群嘲的《门前宝地》,都已经是一个商单了,还是掩盖不了他的作者特色。当然他那届名气最大的还是贾樟柯。宁浩的《香火》和《绿草地》都没激起太大的水花,后来就开始耍猴给观众看,《疯狂的石头》一下子就火了。中间虽然《无人区》进过柏林电影节,但影片的问世遇到了重重困难,还不如专心耍猴。所以这个叱咤风云,说的可能不是他的前辈,而是他自己的功劳簿,主要就是“疯狂”系列的成功,所以这部又以“疯狂”为题,一疯狂就有人看。但与此同时宁浩是否在跟自己的出厂设置缠斗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在他的世界里,外星人就是贾樟柯、娄公子他们。贾樟柯的《世界》也是拍一个山寨全球名胜古迹的景区,讲一些被困在“世界”里的打工人。宁浩用他的方式拍了一个世界之窗,似乎很想证明他拍商业片也能走回艺术片的路,这就显得很拧巴了。不过现在他好像连拍商业片都不大稳了,《疯狂的外星人》之后的《红毯先生》,还有他和徐磊联合导演的《爆款好人》,票房都扑了。还真就像《疯狂的外星人》一开始那样,没人看他耍猴了。这预言家属性,也不用怕耍猴没生意,可以直接转行去算命。江山代有才人出。比沈腾黄渤大一辈的葛大爷,现在演喜剧好像也不怎么灵了,《爆款好人》没成为爆款,《非诚勿扰3》也真的没多少人愿意去“扰”了。他还演了个艺术片《刺猬》,票房比那俩还高。看《好东西》的时候,宋佳演的王铁梅一直嘴炮输出,我就在想以往靠耍嘴皮子征服观众的人,葛大爷肯定是数一数二的。但当下我更想看的是王铁梅。邵艺辉的片子在某些层面跟冯小刚的还是有一点点可比性的,一个拍北京,一个拍上海,一个是旧时代老登,一个是新时代女性。我个人是乐于见到邵艺辉把冯小刚顶掉的,但这不是接班,而是直接拆祠堂,建立新赛道。至于宁浩,应该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职业生涯,是继续耍猴,还是像管虎那样,拍一个《狗阵》让自己爽一把?我也不拭目以待了,毕竟还有很多新片子可以看,要是未来哪天他真能拍出爆款神片,到时咱们观众再来“坐享其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