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注册体育真人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就堕落了,石达开痛心疾首:天国只怕撑不过十年

语陌泣离伤呀 2天前 阅读数 14 #推荐

曾国藩接到皇上的谕旨后准备出兵。

自古大军出师,必先颁行檄文传告天下,湘军也不例外。曾国藩铺开纸墨,准备起草檄文。檄文首先要激起一般的人对于 太平军的恶感,曾国藩尽量利用了太平军的一些缺点。

太平军进入每一城市,即将男女分别编入男馆、女馆,夫妇不得见面,这无形中增加了人们对太平军的恐怖感。曾国藩在檄文中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动员民众:“男子日给米一合,驱之临阵向前,驱之筑城浚濠。妇人日给米一合,驱之登陴守夜,驱之运米挑粮。妇女而不肯解脚者,则立斩其足以示众妇。”

太平军中有新老兄弟之分。从两广而来的首义将士是老兄弟,政治地位很高。从两湖征募的入伍将士是新兄弟,由于资历浅,自然政治地位较低。

湘军出省作战地区首先是两湖及皖、苏、浙、闽等地,必须在檄文中挑起太平军中新兄弟对老兄弟的不满。

曾国藩写道:“粤匪自处于安富尊荣,而视我两湖三江被胁之人,曾犬豕牛马之不若。此其残忍酷痛,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恨者也。”

洪秀全由于连科不第,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打毁孔子牌位,引起了士人的仇恨,这自然是攻击太平军的好口实。曾国藩在檄文中写道:“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凡读书识字者,又焉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太平军所到之处,大毁庙宇,神像皆称为妖而毁之。庙有大有小,神有好有坏,一律打坏,引起人们的仇视。曾国藩在檄文中写道:“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

檄文中的这几段话,看似平常,其实很厉害,击中了太平军的要害。

中国自西汉以来,形成了独尊儒术的传统,儒家学说已经是深入人心,不可动摇。神庙虽然近似迷信,但许多神庙供奉的是人们视为楷模的忠臣义士。

儒家学说中含有许多修身养性的积极成分,供奉忠臣义士则是人们表达崇敬他们的感情的一种方式,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把他们全盘否定,不仅广大士人,就是许多平民百姓都对太平军产生了憎恶与鄙视的心理。

至于曾国藩在檄文中揭露的太平军的“暴行”当可具体分析。战争是无情的,许多民众由于战争的影响,生活更加苦难,当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笔账不能全算到太平军身上,纪律败坏的清军有一份责任。但是,太平军实行圣库制度和男营女营制度,有悖常情和人伦。

更加严重的是,普通士兵和居民及其家属被编成男营和女营,虽夫妇也不得见面,但天王、东王等人却仿效封建皇帝的做法,三宫六院,姬妾成群,与广大群众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可以说,太平天国从开始首义时起,就没有准备和封建等级制度决裂。相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参加首义正是企图挤进这个特权阶层。

等到定都天京后,天王、东王上层领导集团就大大享受起来,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已开始腐化了。

写到最后,该是可以示以天威的时候了。曾国藩写道:“本部堂奉天子命,统师二万,水陆并进。势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

大军出征,必须有各地民众的支持,光有大道理还不够,还得有一系列具体嘉奖措施。曾国藩提笔写道:“倘有血性男子,号召义旅,助我征剿,本部堂引为心腹,酌给粮饷。倘有抱道君子,痛天主教之横行中原,赫然奋怒,以卫吾道者,本部堂礼之幕府,待以宾师。倘有仁义之人,捐钱银助饷者,千金以内,给以实收部照;千金以上,专折奏请优叙。”

对于太平军,应在实行分化政策。虽然前面已讲了“粤匪自处于安富尊荣,而视我两湖三江被胁之人,曾犬豕牛马之不若”,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从政策上鼓励其内部分化。曾国藩写道:“倘有久陷贼中,自拔来归,杀其头目以城来降者,本部堂收之帐下,奏授官爵。倘有被胁经年,发长数寸,临阵弃械,徒手投诚者,一概免杀。”

那么不自拔来归、不临阵弃械者怎么办呢?那就不客气了。曾国藩写道:“若系被胁之人,甘心从逆,抗拒天诛,大兵一压,玉石俱焚,亦不更为分别也。”

檄文写好了,那么到底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呢?以后的事难说,但起码就现在来说,读书人都起来和太平军拼命了。湘军的主要将领,毫无例外,都是读书人,这是真正的一支由秀才率领的军队。

长沙城里的官绅对曾国藩是抱有成见的,觉得他太揽权,同时也不相信这支由秀才率领的军队能打胜仗。

败报很快传来,曾国藩出师不利,在靖港战败,曾国藩赴水求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语陌泣离伤呀

语陌泣离伤呀

孝友传家,诗书礼乐,文章华国,春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