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注册 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满运动,一段隐秘的江南血泪史

有史杂谈 4周前 (11-29) 阅读数 230 #推荐

笔者前言:笔者生活在江浙的小地方,孩提时代长辈常用“长毛来了”吓唬人,长辈们对这件事总是忌讳颇深的。

要论太平天国的反满思想源于其领导人洪秀全及其核心成员的民族情感和政治理想。

洪秀全生于广东,可以说他从小目睹清朝统治下的社会弊端,特别是满洲贵族对汉人的压迫和剥削,

在建立拜上帝教后,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立志于用血与泪来推翻满洲统治。

在理论上,太平天国大力宣扬反满思想,通过宣传和实际行动,力求实现光复汉室的政治理想。

杨秀清在《奉天讨胡檄》中公开宣称“誓屠八旗,以安九有”,并自封为“开国平满大将军”。

这种宣言式的文告不仅激发了广大汉族民众的反满情绪,也明确了太平天国的政治目标。

天王府殿旁铭刻一副对联:

“独手擎天,重建大明新气象。丹心报国,扫除异族异衣冠。”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这些更是表达了洪秀全等人“尽没”旗人的愿望。

特别是当时的重镇南京,太平天国洗掠一次、清军收复洗掠一次、几十年后又遭大难。

实在算得上是一座多难之城。

太平军围攻江宁

清朝的统治基础是八旗制度,从入关起,八旗军就一直是爱新觉罗家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和统治工具。

八旗军包括满洲、蒙古和汉军旗,满洲旗人居于核心地位,享有特权并担任重要的军事和行政职务。

所以在不同地方都有满城,也就是八旗军在各地的驻军营地,加上军人家属,在清末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例如著名的有南京满城,杭州满城等。

由于八旗是清廷统治的堡垒和根基,所以旗人成为了太平天国反满运动的主要打击对象。

“我教之徒,其意专与满洲为敌”

在战争初期,太平军迅速攻占了许多南方省份,给当地的八旗兵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在岳州、武汉、九江和芜湖等地,太平军的进攻势不可挡,城破之后,八旗兵和清朝官员纷纷被杀。

在这些战斗中,八旗兵虽然英勇抵抗,但由于装备和补给不足,最终不敌太平军。

1853年,太平军围攻江宁,守城的八旗官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但是太平军的连续攻击使得旗兵无法得到休息和补给,最终在战斗中力尽力竭。

太平军攻破江宁后,对城内的满洲人进行了惨烈的大屠杀。

江宁将军祥厚自刎殉国,八旗官兵和其家属被杀戮殆尽。

据记载,江宁城内的旗人有四万余人被屠杀,仅有少数人突围逃生,但这些幸存者也大多被附近的农民捕杀。

“旗民四万余,童子三千人,悉数被戮,无一留者,盖以为汉人复仇也。”

曾经历过南京之变的文人用诗文形式,记录了满城被攻占之后,太平军对旗人的屠杀景象:

大兵已破攻皇城止有八旗兵,

贼见旗人恒切齿,目为妖魔专杀此。

先到三牌楼,次到西华门,

百姓执梃如云屯,旗营二女逐贼奔。

刘公巷战督乡勇,朱书十字留血痕。

同时力尽慷慨死,百姓尤感慈母恩。

皇城岌岌殆将破,大帅乘舆城下过。

或言行至大中桥,舆夫卸肩受贼刀。

或言湖广皆同调,已入贼营戴风帽。

君子耻言莫须有,定论远需千载。

长毛来了,血染满城

南方常有唬小孩的话语,一句“长毛来了”在历史上又是这样的凄凉呢。

在1853年3月攻克南京之前,太平军虽然已经与清军多次交锋,并攻占了湖北省会武昌,但真正与驻防旗兵的大规模交手,是在兵临南京城之后。

南京作为明代的陪都,即便在清初被降格为江南省,后又分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南京的准首都地位依然没有被削减。

清廷在南京驻扎了大约五千名旗兵,加上家属,总人数应有二三万人。

但是在号称百万之众的太平军面前,这些旗兵难以抵挡。

1853年3月19日凌晨,太平军采用穴地攻城法,轰塌北城仪凤门城墙。

少量部队通过这个缺口进入城内。

两江总督陆建瀛试图逃入满城,但被江宁将军祥厚拒绝,最终被赶来的太平军斩杀在小营。

虽然守城清军反击,太平军的先头部队一度被迫退回城外,但清军守城兵力已被牵动。

城南的太平军部队趁机使用云梯攻入,并撤去塞城土袋,打开城门,大队人马遂由南城鼓角而进。

当天,南京城内除满城外的各街区均已被太平军控制。

江南提督福珠洪阿等战死,前广西巡抚邹鸣鹤等被杀于街市。

上元县令刘同缨“公服坐大堂”,将库项及宦囊所蓄银两堆在桌前,嘱咐攻入的太平军收取这些银两以保全城中百姓的性命。

太平军对于穿戴清朝官服的人员本应一律处死,但他们认为刘同缨是个好官,不忍加害,但这位效忠于清王朝的官员后来还是自杀身亡。

随后,太平军齐会南京内的满城,进行攻坚。

满城为内城,防守严密,生死存亡之间,满洲妇女也参与防守。

经过激烈战斗,满城最终被太平军攻占,上至江宁将军祥厚,下至满族百姓绝大多数战死。

突围的八旗官兵约800余人,经将军苏布通阿奏请集为一营。

到1864年,这支旗兵回防江宁时,仅存400余人,其中有官29员,马甲336名,步兵61名。

在占领南京后,太平军展开了大规模的“搜妖”行动,当进入普通人家之时,便问: “是妖否”“藏妖否”如果予以否认,则直接进屋搜查,以防止民间藏匿兵丁和旗人。

在此劫难之中,旗籍儿童与妇女也未幸免。

“殉难男妇六万余人,杀戮无遗,只留未成年幼童四千余人,悉行阉割,连肾囊剜下。登时身死者十居其九。”

凡是搜查到官服、带有印章和受封者均被逮捕并处决。

太平军在南京城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行动,对旗人进行了全面清剿,不论男女老幼,一律不放过。

这种暴行不仅造成了大量旗人的死亡,也给南京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长期的恐惧。

事后清廷统计:“同时阵亡殉难者,文武各官计三百余员,兵丁妇女不下三万余人。”

一些太平军士兵也有如此回忆:“直打江南省,名号南京,十日之间,即破该城,所杀汉满妖官妖兵数万。”

太平天国在江南地区的攻势同样猛烈。

1861年,太平军攻占杭州,城内驻防的八旗官兵与太平军进行了激烈的巷战。

将军瑞昌在战争中忧愤成疾,最终选择自焚殉国。

杭州城内的旗兵与太平军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殉烈者达八千余人。

类似的战斗也发生在平湖,副都统锡龄阿率领旗兵进行巷战,最终全军覆没,其家人也一同殉难。

在此次战争中,杭州驻防八旗,“合营纵火自焚,烟焰蔽天,殉烈八千余人”。

由于此战激烈,死难无数,以至于“河水为赤”。

杭州驻防正白旗蒙古人曾用一首描述了当年杭州驻防旗人与太平军浴血奋战的场景:

涌金门外春秋祭,忠义遗阡表八旗。

男女当年同血战,居然似死竟如归。

太平天国的反满运动对清朝的八旗制度造成了重大打击。

八旗兵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损失惨重,驻防城池被攻破后,八旗制度在这些地区几乎被摧毁。

这不仅削弱了清朝的军事力量,也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与之相对的,太平天国对满洲贵族的屠杀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洪秀全及其追随者对满洲人进行了系统性的清剿,特别是在江宁和杭州等地的屠杀行动,展示了其反满思想的极端和残忍。

尽管这些屠杀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汉族民众的仇恨情绪,但也导致了巨大的社会创伤和历史遗憾。

太平天国的反满运动虽然在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终因其过于激烈和残忍的手段,以及内部腐败和领导层的失误,未能实现其长期目标。

一方面,这些行为反映了汉族民众对满洲统治的不满和反抗,另一方面,太平天国的极端手段也引发了广泛的批评和反思。

其反满思想和实际行动不仅体现了洪秀全及其追随者的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汉族民众对清朝满洲统治的深刻不满。

但是洪秀全等人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采用了极端和残忍的手段,导致了大量无辜生命的丧失和社会的巨大创伤。

太平余威,八旗落幕

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十四年,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运动的势力波及到十八个行省,尤其是南方诸省基本上被太平军所控制,所过之地均遭到严重蹂躏。

八旗驻防的地区,旗人均受到重创,八旗精锐部队和作战人员迅速减员。

比如,京口、沧州、荆州等地的八旗驻防体系被打乱,旗人伤亡程度与南京、杭州等地相当。

在咸丰五年的襄河之战中,荆州驻防副都统贵升率领八旗官兵迎击太平军,由于敌强我弱,贵升和七百七十余名旗兵战死。

太平军攻克武昌后,湖北地区的旗人遭到空前的打击。

内务府包衣旗人、荆州同知舒纶在守城时力尽不屈而死。

湖北按察使瑞元命家人自尽后自刭,武昌知府明善自缢未遂后引颈受刃而亡。

巡捕增喜、总兵常录、副将春荣、城守参将杨光普、提督双福等人皆战死。

未被太平军直接攻打的八旗驻防,也因被清廷四处调遣去镇压太平军和其他农民起义军而损失惨重。

在湖北告急时,西安驻防被调入楚,西安驻防将军扎拉芬中炮身亡。

南京被围时,西安驻防又派遣2000人前往作战,结果全军覆没。

作为满人的故土,黑龙江省的八旗部队在这期间频繁内调,咸丰、同治年间出征内地四十四次,每次出击都损失严重。

而反观太平军的反满政策从起义到天国殒落一直未中断,所到之处对旗人集团进行谋杀、掠劫和破坏。

太平军围攻北京时,清廷紧急调动察哈尔精兵进行堵截,尽管林凤祥、李开芳领导的北伐失败,但八旗也付出巨大的代价。

东北八旗兵因南征北战,气候不适,伤亡惨重。

太平天国运动不仅对清廷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对满族旗人集团更是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太平天国运动在其十四年间,对清朝统治和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太平军所到之处,尤其是八旗驻防地区,均遭到严重打击,八旗精锐部队和人员迅速减员,八旗驻防体系被打乱,旗人集团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场运动不仅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尖锐,也显示了满汉矛盾的激烈,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曾国藩领导的清军攻克“天京”时,其手上屠刀也并未放下,这就是后话了。

评论列表
  •   江东庶民  发布于 2024-12-24 16:34:21  回复该评论
    于是,清军兽性大发,报复泄忿,来做回应,是吧。 据1854年11月,曾国藩奏报《陆军克复兴国水师于蕲州获胜折》记载:湘军收复湖北大冶县,“各营生擒134名,因其掳掠奸淫,肆毒已久,谨予枭首,不足蔽辜,概令剜目凌迟,以洩居民之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有史杂谈

有史杂谈

繁花的落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