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注册官方入口 刘邦为什么不用韩信去打匈奴,而是选择自己亲自上阵?

嘉林读书 4周前 (11-27) 阅读数 10 #历史
前言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将领之一。他创造了"多多益善"的军事奇迹。他在两年内连克六国,战无不胜。但他最终却死在了自己效忠的君主手中。

这个人就是韩信。

从"胯下之辱"到"汉朝战神",从"齐王"到阶下囚,韩信的人生宛如过山车。而他的结局,揭示了一个延续两千多年的帝王困局:功高者必须死?

这个困局不仅困住了韩信,也困住了无数历史上的能臣干吗。从范蠡到岳飞,从李斯到魏征,为什么那些开创盛世的功臣们,最终都难逃相似的命运?

白登山之围:刘邦最大的心结

寒风呼啸,白登山上一片萧索。汉高祖刘邦站在山顶,眺望着远处绵延不绝的匈奴营帐,脸色铁青。七天了,整整七天,他带领的三十万大军被困在这荒山之上,连一口热汤都喝不上。

"陛下,匈奴人又来了。"贴身内侍小声禀报。

刘邦冷笑一声:"又是劝降的?"

内侍战战兢兢地点头。刘邦转过身,目光扫过周围的将士。饥寒交迫的士兵们个个面色发青,缩在篝火旁瑟瑟发抖。他的心里一阵绞痛。

匈奴单于冒顿的四十万铁骑已经将白登山围得水泄不通。这位从沛县亭长起家的皇帝,此刻像个被困在笼子里的困兽。

营帐内,刘邦握着一杯冷酒,脑海中不断闪过往事。想当年在彭城之战,项羽仅仅带着五万精兵就让他丢盔弃甲,如今自己倚仗天子威严,带着三十万大军,却还是被困得走投无路。

"陛下,要不要..."大将樊哙欲言又止。

刘邦摆摆手:"说。"

"韩信将军若在..."

"住口!"刘邦猛地将酒杯摔在地上,"朕不许任何人提他!"

营帐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樊哙低下头,不敢再说话。所有人都知道,提起韩信是大忌。那个被困在长安城中的兵神,曾经为汉朝打下多少江山?灭魏、破赵、平齐,何等威风!

可现在呢?刘邦望着营帐顶部,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你说他不信任韩信吗?可谁让韩信太强了。一个诸侯王,手握重兵,又有着举世无双的军事才能,这样的人留在身边,哪个帝王能睡得安稳?

"报!单于送来了美酒和羊肉!"又一个内侍跑进营帐。

刘邦眯起眼睛:"这是要给朕送别呢,还是要让朕投降前吃顿好的?"

帐外传来将士们的议论声。有人说该投降保命,有人说宁死不屈。刘邦心里清楚,再这样下去,军心就要散了。

就在这时,陈平快步走进营帐:"陛下,臣有一计。"

陈平

刘邦眼睛一亮。这个文官出身的谋士,在关键时刻总能想出破局之策。果然,在陈平的计谋下,刘邦终于从白登山突围而出。

可这次的耻辱,却像一根刺,永远扎在刘邦心里。从此以后,汉朝对匈奴的政策彻底改变。和亲、岁币,能软就不硬。这位开国皇帝深深明白,有些仗,打不赢,就不要打。

望着远处的匈奴营地,刘邦默默握紧了拳头。韩信若在,或许结局会不同。可帝王之位,岂能容得下这样的人才?这是一道无解的难题,困住的不仅是白登山上的刘邦,更是历代帝王的心结。

多年后,有人问起白登山之围,刘邦总是沉默不语。他不愿提起这段往事,更不愿想起那个被他囚禁的兵仙。帝王心事,自古难明。富贵险中求,可求来的,又岂止是富贵?还有那永远难解的心结。

韩信的底牌:不止是一位统帅

"百战百胜,不如一战制敌。"韩信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位出身贫寒的少年,从市井中走出,最终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名将,靠的可不仅仅是一身武艺。

当年在淮阴城里,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时,谁能想到他日后会成为叱咤风云的大将军?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能忍能让的年轻人,竟然还是个用兵奇才。

有一次,刘邦在军中设宴,几杯酒下肚,开始谈论用兵之道。

"韩信,你说带兵十万,能打败项羽的五万精兵吗?"刘邦问道。

韩信却摇摇头:"不能。"

"那带二十万呢?"

"还是不能。"

刘邦有些恼火:"那你说要多少兵马才能打败项羽?"

韩信端起酒杯,不慌不忙地说:"三万精兵,我便可破之。"

席间众将都笑了,只有萧何若有所思。因为他知道,韩信说的是真的。在后来的战役中,韩信用不到三万兵力,就打败了项羽的主力部队。

韩信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他的军事才能,更在于他识人用人的本事。当年在齐地征战,韩信麾下就有一支特殊的队伍,都是他从市井中选拔的人才。

"将军,那些人看起来就是些地痞流氓,为何要用他们?"有将领不解地问。

韩信笑着说:"市井之徒,最懂人心。他们在街头巷尾摸爬滚打,比那些世家子弟更明白底层百姓的想法。"

正是靠着这支特殊的队伍,韩信在齐地招揽了大量民心。当他的大军压境时,齐国百姓非但不抵抗,反而纷纷前来投靠。这一仗,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打下了齐国。

韩信带兵有个特点:从不轻视敌人,但也从不惧怕敌人。在他看来,战争不是单纯的力量对决,更是智慧的较量。

"将军用兵如神!"手下将领经常这样赞叹。

韩信却总是说:"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知道敌人在想什么,比知道敌人有多少兵马更重要。"

正因为如此,韩信的每一战都精心谋划。他会派人打探敌军将领的性格特点,研究对方的行军路线,甚至连敌军士兵吃什么、住在哪里都要详细了解。

在破赵之战中,韩信用二十万大军对付赵国的数十万大军。赵国上下都以为胜券在握,但韩信却说:"赵军主帅是个急性子,最怕别人说他怕事。只要激他一下,他必定中计。"

果然,韩信先示敌以弱,假装退却。赵军主帅果然按捺不住,带军追击。结果中了韩信的埋伏,全军覆没。

这样的战例数不胜数。韩信每打一仗,都像是在下一盘精心算计的棋。他不仅是个统帅,更是个棋手,把敌人的心理、地形、天气,全都计算在内。

有人说韩信是天生的将才,但真相是,他付出的努力远超常人想象。在军营里,韩信经常彻夜不眠,研究兵法、推演战术。他说:"用兵之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这样的人,怎能不让刘邦忌惮?一个既有军事才能,又懂得人心,还深谙权谋之道的大将,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既是最大的助力,也是最大的威胁。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当匈奴来犯时,刘邦宁可自己去打,也不愿意用韩信。帝王的考量,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胜负得失。

刘邦的心病:功高盖主之惧

建立汉朝后的一个深夜,刘邦独自在未央宫中踱步,手中拿着一份军功簿。簿上记载着韩信的战功:灭魏、破赵、平齐、定燕、收齐、降代...一项项功劳,像一座座大山,压得这位开国皇帝喘不过气来。

"陛下,萧何求见。"内侍在殿外轻声禀报。

刘邦放下军功簿:"宣。"

萧何进殿,看到案几上摊开的军功簿,神色微变。他明白,皇帝又在为韩信的事情烦心了。

"长沙,你说韩信这个人怎么样?"刘邦突然问道。

萧何沉默片刻:"陛下,老臣举荐韩信时就说过,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胸怀韬略。"

"朕知道。"刘邦站起身,走到窗前,"可是你知道吗?每次看到这些战功,朕就睡不着觉。"

萧何心中暗叹。他何尝不明白皇帝的心思?韩信平定诸侯的每一场胜仗,都像一根刺,扎在皇帝心里。

当年在彭城战败后,刘邦最狼狈的时候,是韩信的兵锋,挽救了汉军的颓势。可正是这份功劳,让皇帝寝食难安。

"陛下可还记得当初封韩信为齐王时的情景?"萧何小心翼翼地问道。

刘邦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那时候,韩信率军收复齐地,功劳显赫。群臣都说应该封他为齐王,可刘邦心里却总觉得不安。

"那片土地是他亲手打下来的。"刘邦轻声说,"如果他起兵造反..."

话没说完,刘邦摆摆手,示意萧何退下。等萧何离开后,他又拿起那份军功簿,仔细翻看起来。

记载显示,韩信率军作战,从未败绩。即便是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也总能出奇制胜。这样的将才,古往今来可能都找不出第二个。

但正是这份才能,让刘邦日渐不安。后来把韩信从齐王降为楚王,再从楚王贬为淮阴侯,每一步都是刘邦深思熟虑的结果。

有一次,樊哙问刘邦:"陛下为何要一步步削弱韩信的势力?"

刘邦反问:"你觉得项羽为什么会失败?"

樊哙想了想:"是因为刚愎自用,不懂得用人?"

刘邦摇摇头:"项羽最大的错误,是给了功臣太大的权力。朕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这话说得不错,但刘邦心里其实还有更深的担忧。韩信不仅有军事才能,更有着超乎寻常的政治智慧。在齐地为王时,他笼络民心、安抚百姓的手段,比打仗还要高明。

这样的人,如果真的起兵造反,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一步步的防范开始了。先是调离亲信将领,再是收回兵权,最后干脆软禁在长安城中。刘邦给韩信盖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表面上是优待功臣,实际上却是金丝笼子。

韩信对此心知肚明。有一天,他在府中宴请故友,酒至半酣,感叹道:"飞鸟投林,不如归去,我今犹困笼中耳。"

这句话很快传到刘邦耳中。当晚,刘邦又一次失眠了。他知道韩信已经看透了一切,但他别无选择。帝王之位来之不易,绝不能让任何人威胁到。

"功高震主"这四个字,成了刘邦心中永远的魔障。即便在韩信被软禁多年后,他依然会时不时想起这个曾经的战神。每当听到边境战事吃紧的消息,他都会下意识地想:如果是韩信在,会怎么打这一仗?

可随即,他又会甩甩头,把这个念头赶走。帝王家不讲儿女情长,更不能让功臣太过强大。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也是每个帝王必须面对的心病。

历史的反思:帝王与功臣的困局

陈平站在未央宫外的廊檐下,望着漫天飞雪。作为汉朝开国元勋,他亲眼目睹了韩信的起落,也见证了刘邦的纠结与无奈。

"大丞相,雪天不好走,要不要让人打把伞来?"侍从小心翼翼地问道。

陈平摇摇头,继续看着纷飞的雪花。这场景让他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一个雪夜,韩信被软禁后,曾经邀他下棋谈心。

"子房兄,你说我到底错在哪里?"韩信一边落子,一边问道。

陈平沉默良久,才说:"或许不是将军错了,而是这天下的规矩错了。"

韩信落子的手顿了顿:"什么规矩?"

"功高不能盖主,能臣不能太能。"陈平叹了口气,"这是自古以来的铁律。"

棋局未完,韩信就起身回房了。那是陈平最后一次见到韩信。不久后,韩信就被处死了。表面上的罪名是谋反,但真相如何,或许只有刘邦自己知道。

多年过去,每当想起这段往事,陈平都会陷入深思。韩信的悲剧,真的只是个例吗?

历史上类似的故事其实并不少见。越王勾践有种人臣范蠡,但范蠡功成身退,最终得以善终。秦始皇有大将蒙恬,蒙恬建功无数,最后却落得个自尽的下场。

"这就是所谓的功高震主吗?"陈平喃喃自语。

作为一个经历过楚汉之争的老臣,陈平太明白权力的残酷了。当年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时,双方都在打着"为民除暴"的旗号。可到头来,得到权力的人,往往会变成他们曾经反对的样子。

有一次,刘邦在朝会上说:"天下已定,功臣们都可以告老还乡了。"

话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刘邦根本不可能放心让功臣们带着兵权回封地。韩信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警示。

陈平想起了另一个细节。在韩信被处死后,刘邦曾经深夜独酌,对着月亮发呆。萧何进去劝慰,却被刘邦赶了出来。

第二天,刘邦在朝会上宣布:从此以后,诸侯王不得擅自调动军队。这个决定,为后来"推恩令"的出台埋下了伏笔。

"也许,问题不在于个人,而在于制度。"陈平望着天空中的雪花,若有所思。

在这个帝制时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任何可能威胁到皇权的人或事,都必须被铲除。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却也是一个悲剧性的循环。

能臣干的好,就会被猜忌;干得不好,又会被责罚。这样的困境,让多少有才之士望而却步?又有多少功臣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陈平忽然想起了韩信说过的一句话:"我宁愿做一只快乐的野鸡,也不要做一只笼中的凤凰。"

当时他不太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现在却豁然开朗。韩信或许早就看透了一切,但他没有选择像范蠡那样功成身退,而是执着地留在权力中心。这究竟是他的自负,还是他的不得已?

雪越下越大,陈平的思绪越飘越远。他想起了自己的处世之道:既不显山露水,也不甘于平庸,在夹缝中求得生存。这或许是那个时代对臣子最好的馈赠了。

但这样的生存之道,真的是历史发展的最优解吗?帝王与功臣的这种互不信任,最终损害的不只是个人,更是整个帝国的兴衰。

雪停了,陈平抖了抖衣袖上的雪花。这个困局,或许要等到几千年后的后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吧。

在专制王朝体制下,帝王与功臣之间真的存在双赢的可能吗?

参考文献:

1.《史记·淮阴侯列传》,司马迁

2.《汉书·韩信传》,班固

3.《帝王心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阎崇年

4.《功臣悲剧:中国历史上的君臣冲突》,李开元

5.《秦汉政治制度研究》,杨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嘉林读书

嘉林读书

积极向上;爱学习;爱思考;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