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系中,彗星是一种常见的冰质小天体,它们通常会沿着一种狭长的椭圆轨道围绕着太阳运行,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冰会因为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开始升华,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尘埃,进而形成明亮的“彗发”和长长的“彗尾”。
虽然彗星在太阳系中并不少见,但我们能用肉眼能看到的彗星却很少,实际上,已知的大多数彗星都需要借助望远镜才能被观测到。引人注目的是,天文学家近日观察到一颗彗星以“Z”字形穿过天空,看上去很是诡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拍摄于2024年7月4日)
对于人类来讲,这颗彗星并不陌生,因为早在1815年时候,天文学家就已经发现了它的存在,并将其命名为“13P/奥尔伯斯”(13P/Olbers),观测数据表明,这颗彗星的的轨道周期大约为69年,其远日点距离太阳约32.56天文单位,近日点距离太阳约1.175天文单位。
“13P/奥尔伯斯”目前正位于其运行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它于2024年6月30日抵达近日点,目前正在向太阳系外侧运行,在此过程中,它与地球最近距离达到了1.94天文单位,也正因为如此,天文学家才能够观测到它的很多细节。
通常情况下,我们观察到的彗星,其“彗尾”都是很规则的,这是因为“彗尾”受到“太阳风”(即太阳释放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的影响,会始终指向远离太阳的方向,而彗星的运行轨道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
然而在对“13P/奥尔伯斯”的观测中,天文学家却发现,它的“彗尾”出现了诡异的弯折,看上去这颗彗星正在以“Z”字形穿过天空。很明显,出现这样的现象,就表明了它在短时间内受到了某种外力的影响。
(↑拍摄于2024年7月29日)
那么,这应该如何解释呢?不得不说,这样的现象实在是令人浮想联翩,一个迷人的猜测的就是,“13P/奥尔伯斯”的奇怪表现,会不会是受到了外星文明的操控?又或者,它本身就是一艘被伪装成彗星的外星飞船?
不过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贸然用“外星文明”对其进行解释是不可取的,实际上,天文学家对此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现象的合理解释。
需要知道的是,从物质构成这方面来讲,彗星的“彗尾”大致可分为“尘埃尾”和“离子尾”两种,前者的主要构成物质是尘埃,其颜色通常偏黄,形状会随着彗星的运行略显弯曲,而后者的主要构成物质是被太阳的短波辐射电离的气体,它们通常呈蓝色,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它们的形状基本上是又细又直的,并且可以拉得很长。
根据天文学家的分析,“13P/奥尔伯斯”的弯折“彗尾”,其实就是“离子尾”,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形状会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而这正是它呈现为“Z”字形的原因。那这个外部磁场又是来自哪里呢?天文学家给出的答案是:“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
简而言之,“日冕物质抛射”是一种比较剧烈的太阳活动,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日冕(太阳的外层大气)突然发生爆发,将大量的物质向太空中喷射出去,由于这些物质主要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等离子体,因此其在整体上可视为一团巨大的、携带磁力线的泡沫状物质。
所以天文学家认为,“13P/奥尔伯斯”的“Z”字形的“彗尾”,应该就是“日冕物质抛射”造成的。
天文学家将其形象地描述为:“太阳风”如同不断从太阳流出的河流,“13P/奥尔伯斯”的则位于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日冕物质抛射”击中了这颗彗星,那它就会像河流中突然松动的石头一样,使其附近“河流”的流速出现急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由于它的“离子尾”对太阳风和“日冕物质抛射”造成的磁场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当其穿过不同的磁场区域时,“离子尾”会迅速响应这些变化,导致其形态发生突变,进而形成一种看上去有点诡异的“Z”字形。
需要指出的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也只能说是一种合理的推测,实际情况是否真是这样,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