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最新网址

沈阳晚报 4个月前 (09-04) 阅读数 68 #推荐

9月2日天气新,浑河之畔多丽人,2024沈阳旗袍文化周在浑河九号码头拉开序幕,身穿旗袍、娉婷婀娜的女子在水畔留下倩影。旗袍,无疑成为今秋沈阳传递魅力的重要文化名片。

“沈阳人穿旗袍的历史由来已久,在清代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追根溯源,旗袍的前世可以追溯到春秋和隋唐时期。”咖啡小巷一家咖啡馆里,作家柳迦柔向记者介绍着有关旗袍的史话。

柳迦柔的手边,放着一本《旗袍藏美》,那是她创作的第一本有关旗袍的散文集,也是国内第一本以旗袍为轴的文学作品。沈阳出版社再版时,以一席旗袍剪影作为封面,旗袍纽襻儿上的苏穗仿佛在飘动,让人忍不住想伸手抓住它。

咖啡做伴的《旗袍藏美》

满族旗袍非遗传承人章爱君作品

单一色调里的一束光

虽然旗袍有着悠久的历史,可因其对穿着者的身材、穿着场合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要求,所以如今旗袍多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场景里,代表着某种隆重的仪式感。

虽说旗袍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松驾驭,可爱美的女士对它的热爱向来都是心照不宣的,流行了好一阵的新中式,便是旗袍生活式的转化。“旗袍不属于流行与喧嚣,旗袍是一束光,惊艳就在偶尔的瞬间一闪。足以照亮那个时间、那个空间。”这是柳迦柔第一次看到旗袍时的感受。

大概是20世纪70年代初,六七岁的柳迦柔和父母居住在老家。那个年月,物质匮乏、崇尚朴素,人们的衣着跳不出白黑灰三色,沉闷没有一丝色彩。一位姓马的奶奶,是小迦柔的邻居,住在巷子东头。“马奶奶经常在做完家务后换上一件紫色长袍,衣长到脚踝,元宝形的领子高且直,衬在细长白皙的脖颈上……”至今柳迦柔还记得,少时见到邻居马奶奶,她的衣服上都是滚边,而且每一处镶边都有图案。在被单一颜色覆盖的旧时日子里,那件紫色的长袍一下子就照进了柳迦柔的心底,那件紫色的长袍,是她童年时梦的衣裳。

瓷板画插图,作者旷野

难忘母亲的三头纽襻儿

柳迦柔与旗袍的缘分远不止此。柳母心灵手巧,女红了得,柳迦柔的第一件旗袍就是母亲亲手给她缝制的。柳母精湛的技艺,一直都让柳迦柔引以为豪。

“我最喜欢母亲编结的三头纽襻儿。口头是一个圆形实心的纽襻儿,扣眼是两个实心的纽襻儿中间加一个镂空的空心圆。”纽襻儿是旗袍的点睛之笔,长大后的柳迦柔见过各式各样的纽襻儿,可她始终觉得无法与母亲编结的纽襻儿相比。

采访当日,柳迦柔穿着一件淡绿色的新中式上衣,纽襻儿是单层的,纽扣是碧绿的小珠子。“以前我们都管纽襻儿叫盘扣,布条都得手工斜着拧卷成布绳,然后再盘成襻儿。我是多么喜欢母亲做的小蝴蝶纽襻儿啊。”

柳迦柔一直都喜欢旗袍,她更喜欢精致的纽襻儿。在她心里,纽襻儿点缀着旗袍的美,细腻而又浪漫。“领口的纽襻儿是整件旗袍的门面,袖口的纽襻儿可为旗袍加分,开衩处的纽襻儿也好看,当女子轻移莲步的瞬间,引观者遐思。”柳迦柔也想尝试传承母亲的手艺,可学了几次后她发现,有些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做到母亲那样,恐怕得用一辈子的时间。

《旗袍藏美》作者柳迦柔

《旗袍藏美》里有旗袍美人

许是与旗袍接触得久了,了解的故事多了,写了多年散文、小说的柳迦柔有了为旗袍写几笔的动念。第一篇《草长莺飞袍韵生》发表后,许多朋友给她留言,“再写写旗袍的故事吧。”于是,也就有了《旗袍藏美》一书,《草长莺飞袍韵生》被放在了第一章的第一篇。

《旗袍藏美》分为“旗袍史话”“旗袍女人”“旗袍时代”和“袍韵生香”四个篇章,彰显旗袍的女性美、时代美、文化美。柳迦柔把对旗袍的热爱,化作深沉的文字,以作家的笔圆了自己的旗袍梦。从旗袍的起源到旗袍的款式,从旗袍的领口到与旗袍有关的传奇……在创作的过程中,无论柳迦柔人在哪里,她心里想着、念着的都是旗袍。坐火车穿越原野,她用手机写有关旗袍的文字;休闲时光里,她与家人和同学一起聊旗袍;遥远的电波连线时,她与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探讨着旗袍的细节,那段时间,柳迦柔的生活里,每时每刻都被旗袍填满。在《旗袍藏美》中,柳迦柔说,她把旗袍当成一首永远读不够的诗,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值得一提的是,《旗袍藏美》一书中的插图也大有来头。景德镇瓷画旗袍的创始人、发扬者为此书创作,独特的呈现方式不仅与优美的文字相得益彰,更带给读者别开生面的艺术享受。一幅幅画在瓷面上的旗袍美人,别树一帜,粉墨登场,展现了旗袍多姿的另一面,美得竟有些“奢侈”了。

柳迦柔说,旗袍的风情万种就在怦然心动的那一刻,而那一刻的美,已是永恒。

眼下,沈阳旗袍文化周优雅而至,这本《旗袍藏美》也不失为了解、走近沈阳旗袍文化的独特一景。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关彤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编辑 李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沈阳晚报

沈阳晚报

东北地区唯一具有超过三十年历史的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