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9月份,在部队服役三年多的我终于获得了提干的机会。对我这样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来说,能够提干就意味着彻底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也是那年代农村人跳出农门的一条捷径。
经过严密的审查,组织上和我谈过话之后,我提干的事情基本就敲定了。于是,我获得了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
说起来很是惭愧,入伍三年多来,我还没有回过老家。虽然那年代的人都更讲究奉献精神,但在大家的心里,谁不想念自己老家的父母亲人?
如今有了名正言顺的探亲机会,更有提干这个大喜讯要和家人分享。还有一个我不大好意思和别人说的原因,那就是我在老家有个未婚妻。
我的未婚妻脚小芬,是我参军入伍那年经别人介绍认识的。
虽然只见过几次面,但小芬姣好的面容,窈窕的身姿,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入伍这几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在信中诉说着彼此的思念。
俗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分开三年多了,谁能明白我心里的那种渴望?
小芬是我们本村人,他爹是大队的支书,我能够和她订婚,也是我曾经读了初中,是村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文化人”缘故。
小芬才不嫌弃我家穷,也就答应和我订婚。要不是我参了军,我们或许早就已经结婚,甚至连孩子都有了。
我服役的地方在大西北,坐火车回到老家的省城,还要坐班车到市里,那样才有去我们公社的班车。
一路上还算很顺利,但在市里坐上回公社的班车后就出了点意外,连续爆了两次胎。司机骂骂咧咧地补胎换胎,即使他是老司机,但时间就那么耽搁了,等回到我们公社时,天色已经快黑了。
我家离公社还有十来里的山路,这个距离对我来说问题不大。可走了没两里路,天上突然下起了雨。虽然雨水不是很大,可十来里路走完,等我回到家门口时,全身都已经湿透了。
我回家时好不容易穿上的四个兜的新军装,于是就完全没有显摆的机会。在路上就天黑了,偶尔遇到一个熟人,也只是知道你参军回来了,完全看不出你穿的是四个兜的干部装。
回到家,父母和几个哥哥自然非常高兴,但我也不得不马上脱下身上的湿衣服,换上以前在老家的旧衣服了。
几年不见,和父母哥哥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直到九点多吃完晚饭,我才有时间想起要去小芬家里走一趟,好歹也让她知道我回来了,更何况我还要告诉他,我已经提干了,她的男人未来可期。
我家离小芬家大概也就四五百米的样子,我撑着大青伞走得很快,没多久就到了小芬家门口。
她家门口有条小溪,小溪上搭了几根木头算是小桥,我在桥的这头稍微平复了一下内心的兴奋,然后才快步过桥走到阶基上。
他家的厨房里还有火光,那时候我们那里还没有通电,农村人晚上或烧着火,就连灯油都省了。我还听到屋里有几个人在说话,于是就开口喊了一声:小芬在家吗?
吱呀一声,那张木门打开了,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门口,我一眼就认出,那是我的未来的岳父聪伯父,也就是大队的老支书。
聪伯父肯定没料到是我,还在问道:你是哪个咯?
我这才开口叫人,因为和小芬只是订了婚,可我却还不好意思叫爹,于是就叫了声伯父。
聪伯父这才看出是我,也显得很高兴,大声朝屋里打招呼说来客了,自己则朝门口走了几步出来迎接我。
我把手里从北方带回来的老酒和香烟递给聪伯父,一边和他寒暄着朝屋里走去。
随即就是小芬的妈妈到了门口,嘴里很热情地对我说:小兵,你这么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这才回答说自己刚回来,因为路上车子出了问题,再加上下雨,到家后就洗澡换衣服,这不才过来。
就这么寒暄着,我和聪伯父夫妻进了厨房,在火坑边坐下,聪伯父从火坑里拿起一根带着火苗的木棍,顺手就把窗台上的煤油灯点上,屋里顿时亮堂了不少。
我一边坐下一边问道:小芬不在家吗?
未来的岳母也就是小芬的母亲一边在准备泡茶,一边回答我说:小芬吃过饭去了陈梅家,应该要晚点才能回来。
刚刚说完,她似乎又想起这么说不妥,就端了一碗热茶递给我,自己则跑到了阶基上朝小溪对面的山脚下吆喝:小芬,快点回来,家里来客人了。
未来岳母吆喝了几声,那边并没有回音,但聪伯父去额拦住她说:不用喊了,人家听到了就会回来的,哪有大姑娘和你一样大晚上咋咋忽忽的。
我想也是这个道理,小芬还是未出阁的姑娘家,这么平静的夜晚,大声吆喝的话全村人几乎都能听到,她显然不会这么做。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小芬才姗姗来迟地回到家,还在门口就大声问:妈,你雷急火急催我回来,家里来了啥客人要我招待么?
尽管三年多不见,小芬的声音我还是一下子就听了出来,甚至连她语气里不满的意思也听了出来。
我赶紧走到门口对她说:小芬,我回来了。
出乎我意料的是,小芬虽然似乎有点惊讶,但并没有我意想中的惊喜,甚至用一种平静的口气回答:哦,是你回来了啊,什么时候回来的?
得知我刚回家,小芬还埋怨说:天都这么黑了,你还来干什么,你这几年不在家,路也不熟悉,一不小心就摔到小溪里去了。
我听了似乎感觉有点什么不对,但随即就想到:小芬这是担心我的安全呢,两情如若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不正是我们在信里很多次写过的话么。
我走前一步,小芬刚好踏上街基,我便伸出手扶了她一下。其实这个动作也就是表达我的关心而已,对于小芬来说,自己家里肯定眯着眼睛都记得路的。
但小芬似乎有点害羞,身子一晃就把我的手甩开了。幸好是晚上,我脸上的尴尬才不至于被她看到。
我们一前一后进了屋,聪伯父大声嘀咕了几句:女孩子家,晚上少往外面跑,人家说你没教养。
小芬也不顶嘴,只是默默地再火坑旁坐下,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在火光下显得更加深邃。我清楚地感知到,她的目光一直在我身上“扫描”,似乎想把我看透彻一般。
我的心里不由得有点发慌,却又说不出什么原因来,这时候,小芬开口了:
你刚回来啊,是回来探亲吗?怎么还穿着以前的旧衣服。
我赶紧回答自己这回是探亲假,有半个月的时间,离开家三年多了,真的很想念家里,也想念你。
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竟然当着聪伯父夫妻的面说出了自己想念小芬的话。
等到说完,才发现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偷偷瞟了一眼小芬,她倒是落落大方,脸上一点变化也没有。
我心里稍微有点不大好过,刚想要说起自己在部队提干的事时,鬼使神差却又想到:
看她的心情似乎不大好,现在说出来或许不是时候,还是等明天她高兴了,再告诉她,或许她一激动,还会在我脸上亲一下呢。
心里这么想着,我就暂时按捺住自己提干的消息,只是说了一些自己这几年在部队的事情。
小芬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应着我,看得出来,她的兴致不大,甚至说很有点心不在焉的感觉。
倒是聪伯父对我着几年来的经历很感兴趣,也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让我在部队好好表现,争取立个功,将来复员回到村里,或许就能当个大队干部。
那一时刻,我几乎就要把自己提干的事说了出来,但看了看身旁的小芬,最后还是生生忍住了。
我坐了一阵,看着时间不早就起身告辞回家,离开前对小芬说,请她明天中午去我家吃饭,到时候我再来接你。
小芬却推脱说不用了,你刚回来有很多事要忙,还是等过几天再说。
我还以为她是在说客套话,也就没有继续纠缠,她送我到阶基上就让她进屋了。
回到家,父母和哥哥都还没有睡觉,我们一家人又坐在火坑旁聊了很久,直到下半夜才散去。
第二天一大早,因为要请小芬过来吃饭,母亲就把家里的一只老母鸡宰了。差不多十点的时候,我就去接小芬了。
到了聪伯父家,小芬还是坚持不肯来,最后还是聪伯父发话,她才不情不愿地跟我出了门。
我们一前一后地走着,好几次我放慢点脚步想要和她并排走,她却故意更慢一点,这样就能和我拉开点距离。
走了大概一半的路程吧,小芬突然站住不走了,大声对我说:你这次回来了,我有件事要和你说,我们退婚吧,我们不适合。
我一听这话就傻了眼,满腔的热情遇到当头一盆冷水,很不甘心地问她说:为什么你现在要和我退婚,我们以前通信的时候不是好好的吗?
小芬很平静地对我说:我有了新的男朋友,他是公社的文书,如果我嫁给他,他就能把我安排去公社的绿茶厂上班。
而你在部队三年多了,却还是一个大头兵,看不到一点前途,难道你明年退伍回来,我们一起挖土种地吗?
小芬的话让我很愤怒,甚至连把自己已经提干的事说出来的兴趣都没有了。和我在书信中你侬我侬三年的小芬,她的形象瞬间在我心目中崩塌。
既然她说要退婚,以我现在的地位更无所谓了,三条腿的难找,两条腿的姑娘大把,难道我还会打光棍不成?
于是,我大声对她说:你要退婚也可以,我也绝对不会纠缠你不放,但从此时此刻起,你我互不相欠,就此一刀两断吧。
小芬马上答应下来,至于跟我回家吃饭的事,自然就那么算了,我们就此各自掉头各回各家。
见我一个人回家,母亲还在问我为什么没看到小芬。我没有隐瞒,直接就告诉他们,小芬要和我退婚,还说我已经答应了,从今往后我和她就没什么了。
母亲听了非常着急,毕竟这三年多来,在他们眼里,小芬就是他们的儿媳妇,怎么说不是就不是了呢。
倒是父亲在一旁说:小芬那孩子,虽然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但心性确实有点高,总想着去吃国家粮。这不,今年以来,她就和陈梅走得很近,还不是陈梅的表哥在公社当文书的缘故?
父亲最后反倒帮我安慰起我母亲来:我们家儿子提了干,还怕找不到老婆吗?小芬退了也好,免得将来一公一农,到时候有了孩子就麻烦。
就那样,我和小芬的婚事就那么没有任何波折地取消了,聪伯父似乎也默认了女儿的决定,在路上遇到也没有说多话。
没几天,小芬就和那个文书订了婚,高高兴兴去公社的茶厂上班去了,也离她“吃国家粮”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我提干的消息最后还是出了出去,不知道小芬一家是什么心情,但眼看着我的探亲假期就要结束,在供销社上班的姑姑给我介绍了女孩,女孩叫小英,在区医院当护士。
我们一见如故,很快就确立了关系。等我探亲假结束要归队时,感情已经相当稳固了,约定等我在新岗位上稳定下来就结婚。
我和小英是第二年结婚的,因为她是医院的正式护士,几年后就按照政策随军,跟着我一起到了北方。
我在部队工作了二十年,最后以团级干部的身份转业回到老家,被安置在县城机关。
再次回到老家,也见到了很多多年未见的人,小芬就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小芬“吃国家粮”的梦想终究没有实现,她在茶厂干了几年,一直都是临时工。后来公社变成乡,乡镇企业飞速没落,茶厂也关了门,小芬自然就失业回家了。
至于她和陈梅表哥的婚事,倒也没有出什么风波,只不过,陈梅的表哥对她并不大满意,婚后的感情一直不如意,后来干脆就两地分居。
丈夫几次工作调动,就一直住在单位,小芬带着孩子住在乡下,离婚倒没有发生,但心里的滋味,唯有她自己才清楚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