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来自网络;原创 刘新旧 旧说历史 湖北
博大精深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让老祖宗们对文化境界的追求越来越高。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许多文化,至今让人拍案叫绝。
不管是名字还是风俗,只有咱们想不到,没有老祖宗们做不到。
老祖宗们一个个神乎其技的名字,足以惊艳咱们所有人。在岁数的表达上,老祖宗同样有着惊艳绝伦的代称。
01
胃口就不吊了。
喜寿:77岁,伞寿:80岁,米寿:88岁,白寿:99岁,茶寿:108岁。
看一看,有没有被古人的文化惊艳?老祖宗为啥要把不同年龄叫的如此文雅呢?咱们需要清楚的就是,古人从不会平白无故的去干一些事。
这些称呼,都有各自的含义在里面。
喜寿之所以是77岁,是因为“喜”这个字,在古人的草书下,与“七十七”很像。因为古代书写方式是从上至下,七十七竖着写的话,就很像草书的“喜”字。
久而久之人们就把77岁用“喜寿”代称。
伞寿,是同样的道理。“伞”这个啊,草书与“八十”很像!自己试着写一下,竖着写个“八十”,结果显而易见,就真的很像“伞”字。
于是啊,老祖宗们就把80岁用“伞寿”代称。
02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米寿,也是一样,中间一个“十”字,上下各两个“八”。加起来刚好就是八十八,所以88岁就被用“米寿”代称。
白寿,这个就很有意思了。
白寿指的是99岁嘛!有人可能会说,这“白”字,怎么写也不会变成“九十九”啊!因为啊,这个比较特殊,它不是简单的拆字。
“百”字去掉一横,就变成了白色的“白”,同时,“百”当做数字用的时候,代表的是一百,一百减一就变成了九十九。所以,“白”就间接等于九十九。
就这样啊,古人常把99岁用“白寿”来代称。
很绝吧,真不要把古人想的那么笨,很多时候啊,古人的智慧远超我们,只是当时技术落后罢了。
现在给你半分钟,思考“茶寿”为啥是108岁。
这个茶寿,上面的草字头,等同于两个“十”,加起来就是20。除去草字头,剩下的看起来就是“八十八”,20加上88就等于108。
所以啊,古人就把108岁用“茶寿”代称。
03
咱们通过这些文化,就发现古人特别会玩,而且玩的还特别优雅。
除了拆字,古人还对有些特殊岁数的称呼,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比如用“花甲之年”、“耳顺之年”、来指代60岁。
同样的一个60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叫法呢?在古时候啊,其实也不是古时候吧,现在也是,咱们一直把60年当做一个轮回,称之为一甲子嘛!所以,一甲子刚好等于60年,“花甲之年”因此就代指60岁。
咱们常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其实这句话出自孔子之口,后面还有几句呢,是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因为孔子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人物,60岁就这样出现了一个特有代称,就是“耳顺之年”。
然后呢,杜甫写了一首诗,其中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中老年时期,刚好经历安史之乱,生活非常苦。他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到处欠着酒钱,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能够活到70岁就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杜甫这首诗啊,让70岁再次多了一个称呼,那就是“古稀之年”。
04
鲐背之年,这个词语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它出自于古代辞书,所谓辞书,就是古代的字典,工具书。其中收录了很多字,很多词语。其中很明确的说:“九十曰鲐背。”
这里的鲐背,意思是说老人上了年纪,就会出现很多皱纹。老人的皱纹,就很像鲐鱼的斑纹。后来,人们就用“鲐背之年”来代表90岁。关于这个词语,历史上很多大人物都用过,像曹植、柳宗元等人,都曾说过这个词语。
耄耋之年呢,出自曹操的《对酒》,这个词,没有限定特殊的岁数,只是代指老年人。
既然90岁都有了特有的称呼,当然也少不了一百岁。
期颐之年,就用来指代那些能够活到100岁以上的人,包含100岁。这个词语呢,出自于《礼记》,《礼记-曲礼上》中说:“百年曰期、颐。”
后来呢,这句话经过郑玄专门做出注解。
郑玄说:到了100岁,属于很高的年纪,无论是饮食还是居住等方面都需要孝顺的人来照顾,所以100岁称作“期颐之年”。
通过这些称呼就能够看出,古人对待任何事情都非常严谨。并不是空穴来风,凭空捏造,说话做事,往往都非常讲究。
参考资料:
1、《汉典》2、《论语》3、《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杜甫》4、《对酒-曹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