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涨粉1000万,曾经因为一首《本草纲目》毽子操爆红的刘畊宏,如今却逐渐没了热度,甚至开始转行“带货”,还被央视点名批评。
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网红的崛起与消逝似乎遵循着一种难以捉摸的韵律,他们如同流星般划破夜空,在不经意间闯入你的视线,却又在转瞬之间,毫无预兆地淡出你的记忆,留下的只是一串串零散的片段,难以拼凑出完整的叙事。
要说之前刘畊宏有多火,那是路过的蚂蚁都会跳一下毽子操,就连周杰伦都提到过,现在唱《本草纲目》大家想到的不是原唱周杰伦,而是刘畊宏。
那么为什么刘畊宏会逐渐没落,曾经的刘畊宏男孩、女孩们都去哪了?网红的热度真的消失的这么快吗?
疫情爆火逐渐没落刘畊宏堪称直播界“现象级”主播,他抓住疫情时期,人们在家无法外出健身的机遇,直播健身,成功从过气男星变成一夜爆火的大网红。
常年混迹娱乐圈,懂得抓住热度的他,不断创造话题,不仅仅自己直播跳操,还拉着他的老婆和丈母娘,用的背景音乐都是好兄弟亚洲天王周杰伦的歌曲。
多重buff叠加之下,刘畊宏的火也是理所当然的,最火的时候,他的直播间累计在线人数高达4000万,这个数字可谓是创造了当时抖音直播的历史。
刘畊宏的健身操成为了人们口中新的流行风尚,好像每天不去打卡,姐妹之间就没有了共同话题,而他的粉丝群体也自称是“刘畊宏女孩”“刘畊宏男孩”。
而这种关键词也正是迎合了抖音大数据算法,很多人紧跟热度拍《本草纲目》毽子操视频,拍的人越多,热度越多,热度越多,越多人跟着拍,周而复始,想不红都难。
刘畊宏巅峰时期很红的一句话就是,他的直播热度能跟巅峰时期美妆界李佳琦持平,很多人都流传一句话,李佳琦“要钱”,刘畊宏“要命”。
然而和李佳琦一样,网红一旦名利高达一定地步,便慢慢失去了初心,也慢慢失去了热度,随着刘畊宏爆火,负面新闻也随之而来,耍大牌、带垃圾货被央视批评,刘畊宏难道真的把自己作过气了?
人红是非多还是真的飘了网红的终点还是“带货”,无论是搞笑区、健身区、颜值区等等任何一种风格的网红,到最后都会直播带货,这是不可免俗的,毕竟大家想红也是为了挣钱。
刘畊宏也是如此,眼看热度就要消失,他就签约了无忧传媒,开启了带货之路,有粉丝说了,直播打赏也能赚钱,为什么要带货呢?
原因很简单,直播打赏平台要分一半,直播带货给网红的分点非常高,而且由于平台限制,未成年打赏是要强制退回的,但是买货就不会。
如果是单纯的卖货,那么也不能谴责人家什么,毕竟赚钱的事儿谁会不做,但是刘畊宏错就错在只为赚钱,没有做好品控,兜售“假燕窝”,被央视点名批评。
虽说品控一般都是签约公司在管,但是身为带货主播,自己不去使用商品,就敢利用自己的名气在直播间介绍打包票好用,这不是欺骗粉丝吗?
最过分的是,刘畊宏耍大牌,放了信阳技术学院2万多全体师生的鸽子,让学生们在寒风中等了两个小时,导致很多学生感冒。
原本以为刘畊宏是遇到多大的事儿才会不提前告知学校取消活动,没想到竟然是为了给一个50万网红过生日?这样的人,过气了也不奇怪,刘畊宏就是有那种红身边人不红自己的奇怪体质,曾经做明星时也是迅速过气。
从过气男星到过气网红刘畊宏在台湾省,曾经是闪耀一时的演员与歌手,在那个周杰伦还未成为华语乐坛巨星的年代,刘畊宏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温暖的人格魅力,默默地在演艺界耕耘,甚至在他能力所及之处,向还未崭露头角的周杰伦伸出了援手。
这份恩情,周杰伦铭记于心,每当他在舞台上光芒四射,总不忘提及那位曾在他人生低谷给予帮助的朋友刘畊宏。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尽管刘畊宏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演戏和唱歌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好景不长,他很快便淹没在了娱乐圈的洪流之中。
即便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他也未能像很多同期明星那样,持续走红,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面对这样的困境,刘畊宏并未选择放弃,他深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观众的青睐,于是他带着自己心爱的女儿小泡芙,踏上了综艺节目的征途,参加了当时风靡一时的《爸爸去哪儿了》。
在节目中,小泡芙以其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形象,瞬间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而刘畊宏作为父亲,虽然未能像女儿那样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但他那份深沉的父爱和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怀,也让人们看到了他作为父亲的一面。
然而综艺节目的热度终究是有限的,随着节目的结束,刘畊宏的关注度也逐渐下降,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虽然在娱乐圈没混出名头,但是凭借资源,他开始了健身行业,成为了很多明星的私人健身教练。
他意识到,健康与运动是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的话题,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健身操这一领域。
疫情隔离期间通过在网络上直播并发布自己的健身操视频,刘畊宏以其专业的动作指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再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关注,一时间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属于他的舞台,光芒四射。
但是没想到,刘畊宏还是没能守住本心,因为各种负面新闻导致名气下滑、逐渐没落。
结语刘畊宏过气没什么好意外,也没什么好可惜的,实际上,在算法驱动的内容推荐机制下,人们对于“喜欢”这一情感的体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滑动指尖的便捷性,让我们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穿梭,但同时也剥夺了我们深入探索与理解个体独特性的耐心与机会。
我们被无数精心设计的标题和封面所吸引,却往往忽略了背后那些真实、丰富的人性故事与成长轨迹。
因此当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红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时,我们或许会感到一丝淡然,而非深深的惋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