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许多伟大的探险家,当然也有些评价不一的人物,就拿马可·波罗来说,他在年轻时期就立下了不少功绩。单说他的东方之旅吧,开启了欧洲人认识东方的新篇章,在这之后他更是写下了自己的游记。学者们根据历史文献,发掘了许多关于他的记载,并且说在当时有地理学家,有航海家,而且探险家最受推崇,所以就将马可·波罗列为探险家的典范。然而这位旅行家对这个称呼,并不完全满意,他只接受了其中的"探索"之意,然后在心里加上了"商人"二字,从此这个身份,就伴随着他的一生。当然马可·波罗顺应了当时东西方交流的潮流,为那些欧洲商人开辟了新的丝绸之路,成为了一个先驱者,还开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时代,被后人称为"东方学之父"。马可·波罗原本是威尼斯商人尼科洛的儿子,也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旅行家和作家,他本人的见闻非常丰富。在刚开始随父亲和叔叔出发时,旅途的安排还掌握在这两位长辈手中。在这之后他为了能够独立探索,逐渐承担起更多责任,并且学会了多国语言,这包括蒙古语和波斯语。在这之后更是深入中国腹地,在元朝廷任职多年。他在游历期间的所见所闻,也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好奇,因为在中世纪的欧洲,东方就是一个神秘的代名词,只有通过商人或传教士才能得知一些零星信息。马可·波罗把这些见闻完整地记录下来,在他的内心是想说明,自己的经历和知识是亲身体验的,觉得仅仅做个商人,还并不很满足,还要成为一名传播者。
他回到威尼斯之后,更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口述,在狱中向狱友鲁斯蒂谦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在整个叙述过程中提到了原来的丝绸之路,还描述了许多的城市和风俗,这些地方都在他的亲身经历中。这样就形成了长达数月的口述,整理成了完整的游记手稿。在原来威尼斯人对东方的认知基础上,又吸收了许多新的见闻,这样就编撰出了广为流传的《马可·波罗游记》。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详细记载了东方各地的物产和贸易,并且将所有见闻都以生动的笔触呈现。当然这一点说法,也受到了后世人的质疑,这其中的真实性也不是我们所能完全确定的。不光如此,在文化交流上马可·波罗非常推崇东方文明,尊重各地风俗同时也不忘记录商业机会。他曾经详细描述了中国的纸币使用,并且记录了各地的物产和价格,这样东西方的贸易往来,就有了更具体的参考。那时候每个东方国家,之前的风俗习惯并不相同,也许波斯的礼仪到了中国就不能适用。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可·波罗就用心观察记录,把各地的差异做了比较,而且对于度量衡也做出了详细的说明,为了让欧洲人更好地理解东方,又加入了不少的类比,这样为彼此间的了解奠定了很多基础。在文化方面,原来威尼斯人所了解的东方,都是道听途说,这样马可·波罗就把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了可信的资料,让整个欧洲来参考。那个时候东方的一些发明如指南针、火药等,在欧洲还鲜为人知,并且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和向往。在这之后,马可·波罗更是被后人追捧,把民间流传的那些东方奇谈怪论,全部推翻,后来有一些学者因为对东方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不断地研究,在这之后又带动了很多的探险家和商人,整个欧洲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探索东方的热潮,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地理大发现运动的前奏。当然也就是这些记载,为马可·波罗的名声带来了争议。当时在欧洲内部有不少人质疑他的经历,经常都拿他的描述来挑刺。马可·波罗就通过自己的游记,带领很多的读者来想象,还把中亚、中国、东南亚这些地区的见闻,全部给串联了起来,并且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形成了后来广为流传的《马可·波罗游记》。在传播了这些见闻之后,还引发了不少的讨论和研究。在他去世后的几个世纪里,原来的质疑声不断被新的发现所证实,增加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可以说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基础有效地奠定了。
当然人都有自己的局限,马可·波罗这个人也是难免有些夸大其词,总是想为读者留下些新奇有趣的描述。所以在记录了众多见闻之后,他就开始添加一些传奇色彩,和自己对东方的想象,这样可以让读者对东方产生更多的向往。不但如此他还多次强调自己的亲身经历,让自己的游记得到了有效的传播。由于他的这种做法,把欧洲人对东方的认知全面提升,更加激发了人们探索未知的欲望。在一次口述的过程中,马可·波罗被质疑在编造故事,在辩解的途中,结束了自己的叙述。他的一生可以用一半传奇,一半争议来形容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