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在古代封建社会王室,许多立有功劳的大臣,甚至是开国大功臣,因为受到了皇上的猜忌,怀着悲痛之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离开了历史舞台。
想要活下去,要学会表忠心,方式要得当,说话要注意,也许一字之差,一行之变,就会让自己变成怀疑的对象。要说唐朝最有眼力见的功臣,那必有徐茂公的位置。
然而作为唐朝服饰过三代皇帝的他,为什么却说后代若是出了高人,一定要将其杀死,不然他将会造反的话语呢?这个造反的人在历史上真的出现过嘛?
坑了初主翟让
因为隋朝的暴政,天下百信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多处饥荒瘟疫爆发,在生存都成为问题的情况下,农民起义也就成为了百姓谋生的必要出路。
年仅17岁的徐茂公当时加入了翟让的队伍,他建议让翟让招揽李密,人家祖上是上柱国将军之一,名声响亮,只要他来了,那么天下豪杰岂不是都会投奔。
结果李密确实来了,翟让和徐茂公感受到了他的野心,就想着翟让退位让李密来当老大吧。但是谁知道李密此人内心缜密,担心其中有诈,一不做二不休,杀了翟让,若不是因为徐茂公在寨子里人际关系好,可能此时就要被砍死,性命留住了,但也被砍了一刀。
等到他养好伤,知道翟让死讯后,他内心愧疚,本来是为了请李密来增强队伍实力,结果他却选择了献祭自家的老大来达到目的。徐茂公离开了李密身边,一人一马,孤独地去往溧阳镇守,虽然远离李密,但也是为其办事了。
对二主李密仁至义尽
结果没有多久后,他听到了李密被王世充打败的消息,当年的瓦岗寨不复当年盛况,他就想着如此乱世,自己应该找个好老大投靠。他的第一选择是当时被称为仁主的李渊还有李世民。
但是在此之前,李密吃了败仗,为了生存,投入到了李渊的门下,两个人双向奔赴了属于是。在徐茂公投靠李渊后,他将溧阳的兵马一个不落地交到了李密的手下,当初你让我守溧阳,所有的兵马粮草,如今我都给你带来了,从此我们互不相欠!
就这样徐茂公来到了李渊身边效力,李渊看他如此忠义,内心佩服。当时的李渊将李密安排为光禄卿,也就是专门为队伍采买资源的肥差,但是谁知道李密认为自己是贵族,应该干大事,对此安排他认为就是对其进行侮辱,于是有了谋反你的想法。
造反的结果就是被李渊的大军轻松捏死,徐茂公听闻此消息后,内心悲痛,虽然李密是谋反之臣,但徐茂公还是大胆表示,希望李渊能够为李密办丧事,毕竟自己曾经是他的臣子!
陪伴三代皇上,从不干预皇帝家室
李渊再次感动,他对李密如此忠诚,未来必然会对我忠诚不二,于是欣然答应了徐茂公的要求。事实证明李渊的判断是正确的,徐茂公陪伴了唐朝三代皇上,并且从不干预皇室私事。
当李世民想着如何立太子,希望大家给意见的时候,徐茂公很果断地表示,这是皇上的家事,我没有资格管。果然在李治上位之后,那些曾经没有支持他的大臣被穿了小鞋,早早地就离开了历史舞台,徐茂公活了下来,得到重用。
并且登上皇位之后的李治,开始宠幸武则天,他希望能够将王皇后给废了,换上武则天当皇后。当时大部分的朝臣都表示,按照规矩,不能这么做,其实很多人都是害怕武则天上位之后,会培养新的外戚集团。
但是徐茂公却表示,这件事皇帝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件事更是陛下家室,不应该问我这个外人。结果武则天上位后,反对武则天的大臣被大规模屠杀,徐茂公活了下来,再次得到重用。
就是因为他极致的忠,让他能够在唐史青史留名,那么为什么这么一个忠臣,会说出后人若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会造反这句话呢?
造反之人乃是徐敬业
事实证明徐茂公的说辞是正确的,他的孙子徐敬业因为不满武则天对朝廷士族集团官员的贬低,也因为武则天的暴戾之举,计划造反。他借助已经死去的太子李贤的名号,在民间找到一个和李贤极为相像之人,以李家名义对武则天进行征讨。
只不过这场谋反很快被镇压,徐茂公创造的辉煌因为孙子的造反,名声全被收回,还被罚掘墓砍棺,在天之灵难以获得平静。徐茂公可以说是唐初最为圆滑的官员之一,他的忠被历史铭记,徐敬业的做法也许没错,只不过太过于激进,终究成不了大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