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队攻入库尔斯克正在产生战略影响,尽管克里姆林宫试图淡化这种影响。
《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称乌军攻入库尔斯克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自2023年“瓦格纳”雇佣兵叛乱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匿名的俄罗斯商人称,“这对俄罗斯政府、军队和普京的声誉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两年半以来,除在乌克兰被占领土外,俄罗斯领土受到的损害几乎不存在,最多只是无人机来袭。现在还不清楚有多少受害者,造成了哪些破坏,但很明显他们根本无法迅速阻止事态继续发展。”
《商业内幕》和《莫斯科时报》等也发表了类似文章,认为乌军攻入库尔斯克是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重大打击,尤其是普京的声誉。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 (RUSI) 分析师卡伦姆•弗雷泽表示:“普京必须证明俄罗斯边境是安全的,当地居民不会感受到乌克兰战争的影响。一旦战争迫使人们以某种方式保卫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他们就会开始怀疑普京是否适合担任总统。”
Politika.Kozlov则透露,多位克里姆林宫官员透露,“首领心情很差,自从我们在2022年秋天被迫从赫尔松撤退以来,他可能从未像现在这样”;而在上周三和上周四公开露面时,包括紧急召开俄联邦安全会议时,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普京的心情很不好,充满“不满”和“恼火”。
乌克兰军队没有将有限力量用于增援正遭受俄军进攻压力的前线,更没有对俄军筑垒地域展开代价高昂的进攻,而是突然进入了兵力空虚的俄罗斯境内,这招神来之笔大大出乎克里姆林宫预料。
《大西洋月刊》报道称,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取得的巨大进展主要源于俄军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领土也会被入侵,以为西方会严格限制乌克兰,“支持者们对将战争转移到俄罗斯领土上的担忧给了普京一个严重的非对称优势,俄罗斯能够将几乎所有军队集中在乌克兰境内,因为他们相信基辅的伙伴们在保护俄罗斯领土免受攻击。”
但事实表明,作为最重要的两个支持者,华盛顿和柏林都没有反对乌克兰进攻库尔斯克,战略研究教授菲利普斯·佩森·奥布赖恩表示:“也许这两个盟国不再像以前那样对跨境行动感到紧张。也许美国终于明白,如果乌克兰真的想赢得胜利,它需要被允许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战争。”
《金融时报》对参与进攻库尔斯克的乌军士兵采访,也证实了这一点,乌军第82空中突击旅在8月6日下午1点左右跨越边境进入库尔斯克时,该旅很多士兵都很进展,但随着他们发现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也没有遇到雷区后,心情就放松了下来,直到遇到一个俄军据点,当时俄军正“坐在森林里喝咖啡”,完全没料到会遇到全副武装、有“斯特莱克”装甲车提供火力掩护的大股乌军,在遭遇大量死伤后,幸存的几十名俄军士兵选择丢掉武器投降。
“战争研究所”主席金伯莉•卡根则盛赞乌军攻入库尔斯克之前的成功战略机动,乌军成功躲过了俄军的战场监视系统,包括无人机、卫星、电子战系统等,一下子从阵地战变成了机动作战,成功给俄罗斯的柔软下腹部狠狠一击,“乌克兰人克服了巨大困难,在足够长时间内成功隐藏了自己的意图,从而对俄罗斯领土发起了成功攻击并在随后持续扩大战果。”
那么,究竟是谁顶着巨大压力,冒着惹火西方支持者并影响援助的风险,要求乌军进攻库尔斯克的呢?《泰晤士报》认为这一切应该归功于泽连斯基,“入侵俄罗斯是泽连斯基迄今为止最危险的决定”,整个行动秘密策划了几个月,“考虑到乌克兰的兵力和资源问题,他们犹豫了,但泽连斯基试图改变乌克兰正在输掉战争的看法。”
《华尔街日报》也认为进攻库尔斯克是“一项风险较大的赌博”,尤其是考虑到前线乌军缺乏兵力和武器弹药,俄罗斯军队依然是持续取得进展,但在库尔斯克的成功行动,不仅让俄罗斯总统普京陷入了困境,还提振了正在遭受血腥防御战的乌军士气。
美国军事学院战争学教授、退役中校约翰·纳格利认为,尽管在军事逻辑上存在疑问,但乌军入侵库尔斯克成功改变了战略局势,乌克兰人向西方支持者尤其是美国,在11月总统大选前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乌克兰仍然能够继续战斗”,而白宫接收到了这个信号,并判断出对库尔斯克的入侵不会增加局势升级的风险,莫斯科不会做出过度反应。
现在,库尔斯克的局势已经逐渐明朗化,尽管普京总统刚刚表示“不可能与那些无差别袭击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或试图对核电站构成威胁的人进行谈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称乌军的行动“从军事角度看毫无意义”,但如果乌军决定坚守的话,以目前俄罗斯方面拼凑的那些兵力,很难将乌军击退,甚至难以阻止乌军继续前进,除非乌军因为兵力不足或后勤等因素主动停止前进。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通信协调员约翰·柯比倒是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出了一个主意,这是普京对乌克兰的战争。如果他对此不满意,如果有什么事情让他不满,那么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办法——离开乌克兰,停止这场战争”;“俄罗斯官员关于所谓西方协调进入库尔斯克地区的言论都是普京的宣传,从入侵乌克兰之初,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就一直在利用这种说辞,唯一让乌克兰处于战争状态的是俄罗斯人,他们入侵了乌克兰,而乌克兰在捍卫自己免受侵略。这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仅此而已,而且从一开始就是这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