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的童年充满坎坷,家庭穷困潦倒。她出生于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童年。1946 年初冬,随家人从李庄临时校园迁回上海,住在金山大楼。父亲是大学教员,薪水要养活全家六口,母亲后来也当老师贴补家用。
9 岁的琼瑶常放学后跑步回家照料妹妹,1947 年 12 月 6 日,年仅 9 岁的她在《大公报》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可怜的小青》,同期发表的还有著名作家陈伯吹的作品,陈伯吹对琼瑶的文笔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 “清丽”。琼瑶的童年生活充满创作灵感,她在上海第十六区国民小学上学,第一天母亲牵着她的手,站在校园内,看到高年级同学的手工作品,给了她无尽的写作动力。
她的家中有一张小书桌,白天父亲在上面备课,夜晚则是琼瑶和她的兄弟姐妹们的栖息地。在父母的影响下,琼瑶从小便展现出对文学的热爱,喜欢用父母的对话和生活中的点滴事物为素材进行创作。
琼瑶和平鑫涛的爱情故事充满波折。琼瑶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后,因作品《窗外》与平鑫涛相识。当时琼瑶刚结束一段失败的婚姻,而平鑫涛已有家室,但琼瑶对他十分执着,甚至在平鑫涛家对面买了一套房子,只为增加接触机会。
在琼瑶的穷追猛打之下,平鑫涛最终与前妻林婉珍离婚,投入了琼瑶的怀抱。两人婚后情投意合,一个写书,一个出版,一起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平鑫涛常在经济上帮助前妻和儿女,这让琼瑶觉得他是有责任感的好男人。
他们一起恩爱了 50 余年,平鑫涛还很懂浪漫,会把卧室改成琼瑶喜欢的保龄球馆,每天抽空陪她玩。然而,平鑫涛在 2019 年去世前留下遗嘱,将所有财产全部留给了原配和孩子,而与平鑫涛相爱的琼瑶却分文未得。这也让琼瑶与继子女的关系恶化,琼瑶在晚年深感遗憾的是,与继子女关系疏远,形同陌路。她生前渴望与平鑫涛子女和解却遗憾未果。
琼瑶觉得平鑫涛生前对子女的溺爱,是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关于 “体面离开” 想法的原因。琼瑶和平鑫涛的爱情故事,既有着浪漫的一面,也面临着诸多现实的考验与争议。
琼瑶在与平鑫涛在一起后,创作变得更加频繁。平鑫涛的催促让琼瑶笔不离手,她早期写作时,手指破皮仍不停笔,一边流血一边甘愿付出。这一切都是因为爱,她把平鑫涛当成依靠与支柱,对爱的执着成就了她的事业。可以说,爱情成为了琼瑶创作的强大驱动力。
琼瑶几十年未与皇冠签协议,这体现了她对平鑫涛的绝对信任。她不在乎财产分配,一心为平鑫涛实现三个梦想。平鑫涛从内地到台湾发展,在肥料厂打工时与富家女林婉珍相识并结婚,后在妻子的支持下创办皇冠出版社。在皇冠出版社事业岌岌可危时,平鑫涛遇到琼瑶,二人携手共创辉煌。然而,皇冠出版社里任要职的都是平鑫涛和前妻林婉珍的三个子女,财富多数进了平家人的腰包。
平鑫涛病重后,琼瑶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在插不插管的问题上,琼瑶与继子女产生了决裂。琼瑶秉持着希望丈夫能够 “有尊严” 地体面离去的想法,不主张坚持可能只是延长痛苦的治疗。然而,继子女们却有着不同的意见,双方各执一词,意见始终未能统一。
平鑫涛在医院中度过了两年痛苦煎熬的日子,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病魔的肆虐,离开了这个世界。此外,琼瑶对平鑫涛善终承诺未兑现深感愧疚。她一怨自己没能守住与平鑫涛的承诺,让他饱受插鼻胃管的痛苦,来延续没有质量的人生;二怨平鑫涛生前对平云等三个子女太过纵容,让他们不知道感恩,甘愿享受两个老人家在前方披荆斩棘创造的巨额财富;三怨平鑫涛失智后,再也无法遵守当年承诺,爱护她,守护她,任由她被平鑫涛与前妻林婉珍的三个子女诋毁、妄言。
琼瑶的作品常常被认为 “三观不正”,这主要是因为其作品中的爱情观常常呈现出爱情至上的特点,而这种爱情至上的观念往往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价值。以《情深深雨濛濛》中的陆如萍为例,她在爱情中表现出了极强的自我中心和自私。无论是为了追逐爱慕者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情感利益,陆如萍都将周围的人置于次要位置。
初看陆如萍,很多人会觉得她是一个心机美女,她的种种行为都显示出她在为自己的爱情而战。在面对亲情与爱情的对立时,她的这种自私表现得尤为尖锐。比如在依萍重病、存活几率只有 20% 的生死关头,陆如萍满脑子想的却是自己因勾搭姐夫没成功而产生的失落感,她在意的是自己的爱情,而不是姐姐的生死。这种行为破坏了爱情本应存在的真诚与无私,也挑战了观众的道德观念。
有人认为琼瑶的爱情观是西方资产阶级爱情观,因为她的爱情自由常常以剥夺他人自由为前提,破坏他人家庭。琼瑶自己的感情经历也反映了这一点,她曾介入他人婚姻,与平鑫涛的爱情故事充满了争议。平鑫涛在与琼瑶交往时已有家室,但琼瑶对他十分执着,最终平鑫涛与前妻离婚,投入了琼瑶的怀抱。
琼瑶的作品中也常常出现类似的情节,比如她笔下的角色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惜破坏他人的家庭。这种爱情观与西方资产阶级爱情观相似,只允许自己爱情自由,不允许别人爱情自由,自己的自由以剥夺别人自由为前提。
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强调个人独立与自我价值的当下,琼瑶式的爱情观显得有些过时。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更重视自我实现及道德责任,当琼瑶的作品被拿来与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相对照时,便容易产生强烈的反差。亦舒的作品尽管同样围绕爱情,却鼓励女性展现出独立自主的姿态,这使得琼瑶的价值观显得格格不入。
琼瑶的一生都把爱情看得太重,她与平鑫涛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波折与争议。从相识到相爱,再到婚后的种种经历,琼瑶在爱情中投入了全部的自己。然而,这样的爱情至上真的正确吗?
琼瑶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爱情不应是生活的全部。在她的作品中,爱情常常被描绘得至高无上,仿佛可以超越一切。但现实生活并非如此,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就像苏轼所说:“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爱情与事业、家庭、健康等诸多方面需要我们去兼顾。如果把爱情当作生活的全部,一旦爱情出现问题,整个生活就会陷入崩溃。
琼瑶在爱情中失去了自我,她为了平鑫涛付出了一切,却忽略了亲情、友情和自我的价值。在爱情与痛苦的交织中,她与继子女产生了决裂,平鑫涛的病重让她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她对平鑫涛善终承诺未兑现深感愧疚,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爱情中已经迷失了方向。
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爱到失去自我。就像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阮莞和施洁,她们在爱情中失去了自我,把爱情当作人生的全部,最终却没有得到真爱。而郑微在经历了爱情的挫折后,明白了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学会了爱自己、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琼瑶的爱情观也引发了我们对爱情在人生中地位的思考。爱情固然重要,但它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唯一支柱。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亲情、友情和自我,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爱情上。在追求爱情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独立,保持自我,不要为了爱情而失去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