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注册老虎机 1965年毛主席严批与会人员:别忘了给曾希圣留条生路!

浩歌说 3天前 阅读数 77 #历史

1965年,毛主席在杭州会议上得知曾希圣这位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干部竟然无职可做,深感震惊。随即毛主席严厉批评在场的干部,提醒他们不要忘记那些为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曾希圣这位曾在红军破译敌军密码、为新中国治水兴农的英雄,为何会在功成名就后遭遇冷落?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902年曾希圣生于湖南门司镇的一个书香世家。家境优渥,家中藏书丰富,这为他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自幼受家庭熏陶,曾希圣便展现出不凡的才智和坚定的意志。

1920年曾希圣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院,开始接触到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许多年轻人都在思索如何挽救这个饱受摧残的国家。曾希圣深受启发,决定投身于革命事业,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活动。

1924年,曾希圣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四期学员,开始接受系统的军事训练。北伐战争爆发后,他迅速投入战斗,虽然年轻却在战场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北伐的失败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军事战略上的不足,因此他决定前往苏联学习,提升自己的军事与政治理论。

1927年,蒋介石在“四一二”大屠杀中发动了对共产党的猛烈镇压,汪精卫也在武汉展开了类似的屠杀行动。正值此时曾希圣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

身处危机四伏的环境,曾希圣毫不犹豫地肩负起了一个重要任务:在汉口秘密接洽并安置躲避迫害的共产党同志。在这一关键时刻,希圣展现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和沉着冷静的判断力,成功将多名革命同仁转移到安全地点。尽管这对一个年轻的党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曾希圣却无愧于他出色的才干,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党内外的一致好评。

经过一段时间的斗争与转移,1931年12月,曾希圣来到了中央苏区的瑞金。初到瑞金,他迅速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参谋部侦察科长,肩负起了对敌情报工作的重任。曾希圣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主动提出成立专门小组,负责破译敌军的密码,填补红军情报工作中的漏洞。

这一决策,极大增强了红军的侦察能力。为了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曾希圣布置了多个侦察台,收集敌人发送的电报,并将其按照时间和部队编号进行分类。这一精确而高效的工作方式,提高了破译的速度,也使得情报的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曾希圣终于在敌军的电报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突破:一份国民党25师孙连仲致吉鸿昌的密码电报。这一发现令曾希圣倍感兴奋,迅速开始了破译工作。在经历了反复推敲与对照后,曾希圣终于成功破译了这封电报。经过深入分析,他发现这是一份关于敌军调动的作战命令,军情异常紧急。

尽管破译结果几乎没有错误,曾希圣仍然心存疑虑,担心自己破译的方法是否完全正确。他在将电报转交给鄂豫皖根据地时,特意附上了注明,表示自己破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令人欣慰的是破译结果完全正确,根据地的红军迅速根据这一情报提前布防,成功地击溃了敌军的进攻,重创了敌人的兵力。

1932年,曾希圣负责的“二局”在福建建宁成立,专注于无线电侦察和密码破译工作。几个月后曾希圣再次破译了敌人的一份重要情报,精准预测了敌军物资运输路线,为红军设置埋伏,成功歼敌。短短时间内二局成功破译了敌军100个密码,为红军战略部署提供了重要情报支持。

1949年3月19日,合肥街头,暴雨倾盆。曾希圣正为毛主席的欢送仪式紧张筹备,没料到天气变幻无常。雨下得越来越大,群众仍然如潮水般汇集在街头,预计人数已超30万。这一切远超曾希圣的预期,令他倍感压力——他能控制的唯一因素,就是确保秩序。由于道路泥泞不堪,曾希圣命令加派警力维持秩序。

然而雨并未浇灭人们的热情。毛主席得知群众早已等候多时,决定提前出发,走到雨中与人民见面。他拒绝了曾希圣的建议,不愿坐封闭车,坚决选择乘敞篷车,甚至拒绝打伞,表示:“群众能淋雨,我为何不能?”

当车队出发时,奇迹发生了——雨势骤然变小,仿佛是上天也为毛主席的决心让步。温凉的风吹过,空气清新,毛主席的车队缓缓驶出金寨路,沿途万众欢腾,热情如火。毛主席站起身挥手致意,高喊:“安徽的人民群众,下午好!”街两边的民众激动得跳跃着,呐喊着:“毛主席万岁!”

短短几公里的路程,车队开了近一个小时。每一声欢呼,每一张激动的面孔,都让在场的曾希圣和张治中感动不已。张治中曾为蒋介石的将领,如今目睹毛主席与人民群众的深厚联系,心中不禁为之一震。

下午3点毛主席到达火车站。他下车与群众亲切告别,每次招手,都引发一阵阵欢腾。人群久久不愿离去,大家在站台上交谈,沉浸在这难忘的一刻。直到傍晚,欢送活动才渐渐散去。

张治中感叹道:“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爱戴,令人动容。”毛主席淡然一笑,回应道:“他们的欢呼,是因为他们是国家的主人,已经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未来。”那一天30万群众雨中相送,成为合肥市民心中永远的记忆。

1950年10月14日,治淮委员会在蚌埠成立,曾山被任命为主任,曾希圣等四位领导担任副主任。尽管名义上是曾山负责整个治淮工作,但实际上,曾希圣亲自主持了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实际成果,曾希圣带领各地干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治水措施。在他的指导下,第一年就完成了一批关键性的水利工程,包括蓄洪工程、堤防工程、以及干支流的疏浚工程等。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淮河流域的灾害,使得大部分地区在小雨时免于灾难,而大雨时则能够有效减轻灾害程度。

治淮工作的初步成功,极大地激励了曾希圣和整个团队,大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1951年毛主席再次发出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曾希圣不负重托,进一步推动了治淮工作的深入开展,带领安徽人民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恢复了水利工程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在推进治淮工作的同时,曾希圣还深入思考了如何提高农业生产,保障灾后农业恢复。他提出了以“避灾保收”为核心的“三项改革”:改善农业灌溉系统、调整农田布局、提高农作物抗灾能力。安徽一度被外界戏称为“乞丐之乡”,但随着曾希圣改革措施的落实,这片土地逐渐恢复了生机,农业生产也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到1955年安徽的粮食产量迎来了空前的大丰收。全省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227亿斤,较1949年增长了近50%。这一成绩令全国刮目相看,曾希圣的名字也因此与农业专家、生产力的代表紧密联系在一起。毛主席在得知这一成果后亲自表扬了曾希圣,称赞曾希圣为“农业专家”,表扬他为国家农业生产做出的巨大贡献。

1965年杭州的一场工作会议上,气氛平淡,讨论着日常事务。然而毛主席忽然打破了这份宁静:“曾希圣同志现在在哪里?”得知这位曾在长征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老战士,竟被冷落在家,毛主席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

他的眼神锐利,语气沉稳却充满力量:“你们还记得长征路上,谁在为我们破译敌人的密码?多少次我们凭借这些情报,化险为夷,才有了今天的胜利。”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个人,“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同志,怎么能被冷落在家?

毛主席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切开了所有人的沉默。他继续说道:“我们不能忘记革命路上每一位战士的付出。曾希圣为我们做出的贡献,不该被遗忘。”他的语气愈加坚定,周围的气氛也随之凝重。此刻组织上迅速做出决定:任命曾希圣为成都西南局书记。革命队伍中,每一位为事业拼搏的老战士都值得尊重。

1968年,曾希圣正面临身体日益衰退的困境。他清楚自己时日无多,却始终没有放下心中的责任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决定重新投入到自己曾为之奉献一生的密码破译研究中。尽管岁月已在他身上留下深刻痕迹,曾希圣依然顽强地坚持着,试图将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再次贡献给国家。

当时他住在京西宾馆的五楼,灯光常常通宵不灭。许多人曾在深夜两三点醒来,看到他依旧埋头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研究密码。身边的人见状,总是劝他休息,说:“您年纪大了,何必再这么拼命?”曾希圣总是微笑着摇头:“现在不抓紧研究,等战事一旦爆发,再去做就来不及了。”话语中透出对国家的深深责任感和紧迫感。

然而过度的劳累最终让曾希圣的身体不堪重负。他因过度疲劳引发了高烧,病情逐渐加重,经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此时家人和朋友都劝他暂时停下手头的工作,好好休养身体,但他依然坚决拒绝:“一天没做,就少了点儿贡献;能干多少就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曾希圣的决心和执着让周围的人无言以对,但也让人深感敬佩。

此时周恩来得知了曾希圣的病情,立刻派人转告他:“等身体好了再继续研究,不要再这么拼了。”周恩来的关切与劝告让曾希圣最终稍作停歇。他微笑着回应:“等我病好了,愿意回总参三部当顾问,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

1968年7月15日,曾希圣因病去世,享年66岁。曾希圣的离世是一个时代的遗憾。他的密码破译天赋与革命贡献让无数战友受益,但他始终未能在晚年继续为国家贡献余热。

参考资料

王永华.曾希圣:深得毛泽东信任的省委书记[J].党史纵览,2011,(12):31-35.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浩歌说

浩歌说

欢迎留言交流,你的留言都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