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用“东山再起”来形容一个人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但大家有没有好奇过这“东山”到底是哪座山?
要说这个成语,源于东晋名士谢安的传奇经历,出身名门望族的谢安,才华横溢,却淡泊名利,宁愿隐居山林,也不愿涉足官场。
可是命运弄人,面对家族的变故和国家的危难,他毅然选择“出山”,最终成为一位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留下了“东山再起”的美谈。
那么其中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波澜起伏,“东山再起”又有着怎样的深刻寓意?
名门望族,风流才子
追溯“东山再起”的源头,我们会发现这个词语中的“东山”并非虚指,而是真实存在于历史地理之中。
据史书记载,“东山”指的是位于当时会稽郡的东山(今绍兴市境内的阴县东山),它因东晋名士谢安曾在此隐居而闻名,后人把它称为“谢安山”,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传奇人物。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句诗中的“王、谢”,指的便是东晋时期王家、谢家两大家族,咱今天的主人公谢安,便是其中一个名门望族。
由于家族的地位显赫,谢安的声名远播。那些老前辈都对他赞赏有加,前途一片光明,就等他去大展宏图了。
可是谢安偏偏不走寻常路,他不想当官,觉得当官太束缚,他最向往的就是那种无拘无束、逍遥快活的日子。
所以面对朝廷想要征召他做官这事,谢安一点儿没犹豫,直接就给拒绝了。
虽然谢安拒绝了朝廷的征召,但是他在家也没闲着。他转身就跑到会稽郡的东山(今绍兴阴县东山),过起了隐居生活。
当然,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驳了朝廷的“诏安”,家族势力再怎么大,也干不过朝廷,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早早“跑路”躲躲,也乐得清闲。
虽然隐居,但是他也没有闲着,而是跟当时的名人雅士们打成一片。
像大书法家王羲之,还有孙绰,都是他的好朋友。他们没事儿就聚在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谈天说地,日子过得别提多潇洒了。
在谢安看来,功名利禄都是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自由自在才是最宝贵的。
家族责任,东山再起可是世事难料,正当谢安在会稽过着神仙般的日子时,一封来自家里的书信,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
信中弟弟谢万的遭遇让谢安心头一紧,原来一向在仕途上顺风顺水的谢万,这次却遭遇了重大挫折,不仅官职被罢免,还被贬为庶人,这对于一向重视声誉的谢家来说,无异于沉重打击。
一直以来,谢安都以家族为重,把兄弟情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如今谢万落难,谢家声望受损,他心中焦急万分,哪里还能安安心心地待在会稽?思虑再三,他决定出山,承担起家族的责任。
此时正值征西大将军桓温广纳贤才,他早就对谢安的才华有所耳闻,便主动邀请谢安担任他的司马,谢安知道桓温手握重兵,在朝中势力强大,如果能得到他的赏识,对于振兴家族大有裨益。
于是四十多岁的谢安,告别了会稽的山水,再次踏上了仕途之路。
出山的时候,许多人都来送行,其中也包括御史高崧。
高崧为人风趣幽默,见到谢安便打趣道:“谢公啊谢公,您老终于舍得下山啦。当年朝廷三番五次征召您,您都以各种理由推辞,如今怎么就改变主意了呢?”
众人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谢安也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多作解释。
可能谁也没想到当初那个视功名利禄如浮云的谢安,如今竟然会为了家族责任,选择重返官场。
进入桓温帐下后,谢安凭借着过人的才智和敏锐的洞察力,很快赢得了桓温的信任和器重。他参与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军事策略,同时立下了赫赫战功。
知道伴君如伴虎,他始终保持着低调谨慎的态度,从来没有在桓温面前表现出丝毫的功高震主之意。
后来桓温去世,谢安被朝廷任命为尚书仆射,正式进入了东晋的权力中心。他凭借着出色的政治才能,励精图治,调和矛盾,稳定了朝局,也为即将到来的淝水之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运筹帷幄,淝水之捷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南下,目标直指东晋的首都建康。
作为东晋的顶梁柱,谢安被任命为征讨大都督,负责指挥这场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消息传出,举国震惊。
谁也没想到,指挥这场重要战役的,竟然是这位曾经寄情山水、不问政事的“逍遥公子”。
面对强敌压境,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不少官员甚至开始谋划着逃跑路线。但谢安却表现得异常冷静。
他一边安抚着人心惶惶的将士,告诉他们“小小苻坚,不足为惧”,一边冷静地分析着敌我双方的形势,制定着周密的战略部署。
在谢安的运筹帷幄下,东晋军队迅速做好了迎战准备,谢安的侄子谢玄,骁勇善战,被任命为先锋大将,率领着精锐的“北府兵”抵挡前秦军队的进攻。
淝水之战前夕,谢玄心事重重地来到谢安的府上,想跟他探讨一下作战方略。谢玄毕竟年轻,又是第一次指挥如此大规模的战役,心中难免有些紧张。
没想到谢安却丝毫不慌乱,反而是一副轻松自在的样子。他笑着拍拍谢玄的肩膀,还表示不要担心,自己都安排好了。
谢玄还想再问些什么,但看到谢安如此胸有成竹,只好带着满腹的疑问离开了。
送走谢玄后,谢安便带着几个随从,前往东山别墅,说是要放松一下心情,他邀请了好友张玄一起下棋,以别墅为赌注。
平时谢安棋艺不及张玄,但是这天,张玄因心有所惧,竟然真输给了谢安。众人皆感到惊讶,但谢安却毫不在意,回头对他外甥羊昙说:“我就把这座别墅交给你了。”
然后便带着随从,悠闲地游山玩水去了。
谢安的这番“迷惑操作”,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难道他真的不担心这场战争的胜负吗?
其实谢安心里比谁都清楚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但他更明白作为主帅,保持冷静的头脑比什么都重要。
与其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不如用实际行动,向将士们传递必胜的信心。
事实证明谢安的“心理战”确实取得了奇效。东晋将士看到主帅如此镇定自若,原本慌乱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
最终在淝水之战中,晋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大败前秦军队。而谢安也因此名垂青史,成为一代传奇人物。
功成身退,名垂青史淝水之战后,谢安的名字响彻天下,他成了东晋的救星,也成了百姓心中的英雄。
只是权力越大,他反而觉得日子越难过了,到了后来更是越发怀念起当初在东山的那段无忧无虑的隐居生活。
他想卸下肩上的重担,回到他心爱的东山,和朋友们一起饮酒赋诗,享受那份久违的宁静与自由。
但是此时想要全身而退,谈何容易?
一些心怀叵测的奸臣,开始在皇帝面前散布关于谢安的谣言,想要挑拨他们的关系。而年轻气盛的孝武帝司马曜,也逐渐对这位权倾朝野的叔父产生了猜忌之心。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孝武帝借着酒意,对谢安多番试探,言语之间充满了猜疑和不满。谢安太清楚自己和这位年轻皇帝之间的隔阂,已经无法弥合。
为了避免君臣猜忌,也为了保全谢家,谢安毅然决定辞官归隐,把权力交还给了皇帝。
孝武帝虽然心中暗喜,但表面上还是假惺惺地挽留了一番,最终在谢安的坚持下,孝武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赐予了他丰厚的赏赐。
谢安回到阔别已久的东山,整日和朋友们泛舟湖上,饮酒赋诗,谈笑风生,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谢安还特意在建康城外,仿造了一座“东山”,这座“东山”虽然规模远不及真正的东山,但谢安十分喜欢。
闲暇时谢安就来这座“东山”,和朋友们一起游玩宴饮,回忆往事。
可以说他的一生,真是完美地诠释了“东山再起”的真谛:不单纯追求权力的得失,而是一如既往追求真正的自我。
结语听完谢安的故事,是不是对“东山再起”这个成语有了更深地理解?
当初那个为了自由,放弃功名利禄的谢安,最终还是为了家族、为了国家,选择了“出山”。
而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东山再起”不是什么简单的复起,人生的意义,也不是只有一时的得失,而是在于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就像谢安那样,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保持初心,活出真实的自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