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江苏主题创作优秀作家作品系列研讨会”开了第二场,这次的主角是四位中坚力量中青年作家邹雷、徐向林、周淑娟和钱俊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在总体肯定、赞赏他们作品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足,将研讨会开成了一堂生动创作辅导课。
左起:邹雷、徐向林、周淑娟、钱俊梅
一堂生动的创作辅导课
邹雷、徐向林、周淑娟和钱俊梅四位江苏优秀的中青年作家。此次研讨会聚焦他们八部作品,既有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卢志英中队》、书写大运河儿女故事的《大河奋楫》、礼赞桥梁建设者的《桥魂》;也有关注盐城黄海湿地、消防特勤站的《东方湿地》《青春火焰蓝》,还有关注“三农”问题、叙写个人成长的《跪向土地》以及《燃烧的生命》《贾汪真旺》。“这些作品,笔法细腻,质朴坚实,生动地勾勒出一个个鲜活奔放、生气淋漓的新时代形象,记录、谱写出一个个精彩、饱满的新时代中国故事。”
与会专家学者就这几部作品进行了真诚恳切的点评,给出总体肯定的评价: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高度认可《跪向土地》这部作品,“这样的作品应该有溢出效应,它完全超过了文化领域”;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裁潘凯雄认为《东方湿地》是“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品;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姚苏平称《燃烧的生命》刻绘了南京浦口发展的《清明上河图》;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从《贾汪真旺》中,发现作者“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讲述中国故事,在现代性的流动中挖掘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王振羽赞赏周淑娟的语言,“《大河奋楫》每一个篇都是好的散文”……
赞美之余,与会学者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几部作品中的不足:
“假如从结构上把它调整一下,把现实和历史的穿插一下,加大对人物的比重,对人物的刻画,可能这部作品的整体文学表现以及感染力会更强”;
“站位全球生态保护这样的角度,文本还是可以有更多的提升”;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有两个不足,一个是性格塑造……”
“人物典型化不够,人物常有重复,阅读体验感不太好,没有留下认可印象的人物和事件。”
……
这样的研讨会不禁让人想起毕飞宇工作室“小说沙龙”活动的原则——“只准批评,不准表扬”。而面对专业“挑刺”,几位作者也不时点头表示认可。“我平时很少和专家们交流,能听到这样的评语,面对面的交流,很难得。”“我希望接下来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好好把我的作品写好。”
这样的研讨会,江苏作协近年来已组织多次。若从2023年算起,江苏作协也陆续召开了周桐淦的《和你在一起》、丁捷的《望洋惊叹》、陆渭南等人合著的《我们的爸妈》、高仲泰的《深潜》等多场报告文学作品研讨会。2021年,省作协还重点围绕章剑华、周桐淦、张新科、傅宁军这四位作家,召开了江苏主题创作优秀作家作品系列研讨的第一场活动。
对江苏作协着力“抓”报告文学、主题创作的情况,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梁鸿鹰给予高度评价,“目前来看,全国的报告文学创作呈现了非常不平衡的状况,大多数省都是积极性比较高,但在出真章还是比较少的,江苏有这种主动意识是非常难得的。”
“报告文学,要以文学性为主”
藉由四位中青年作家的报告文学创作,与会学者就主题创作现状进行了交流。
“报告文学不受待见,叙事密度比较低,文字单位里所含的信息量不够,这是很大的问题。”“好多报告文学作家的语言不过关,看了以后令人生厌,面目可憎,读不下去。”“现在有很多少儿作品也给主题化了,参加脱贫攻坚,没有童趣,把主题放在前面的情况也是非常多的。”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频频指出近几年来暴露出来的报告文学创作弊端。而后果就是读者不买账,文学奖也不买账。据常熟理工大学教授丁晓原观察,“早些时候,五个一工程奖在图书作品类别里,报告文学占的比重非常大,最多的时候可能占比70%,两年前一共有7部,今年只有两部,这个比例严重下落。为什么有这样的比重调整?这说明‘报告文学’的前提是‘文学’,从文学性的生成、文学性审美的更高程度的达成来看,有相当的人是不满意的。”
就报告文学的取材、结构与语言等问题,梁鸿鹰给出具体建议:“报告文学讲究七分走、三分写,独自的采访,去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抓细节”“为什么写?你是为文学的理想而写还是为得奖而写,你是为少数人写,你是为领导写、专家写还是真正为大多数的读者写?这个要想清楚。我们经常说为人民群众写,就是你的创作能不能体现出民本的思想,平视老百姓的生活。”“现在报告文学很多人不愿意看,就觉得太平,平均用力、平均地从开始到结尾没有波澜。实际上报告文学也可以倒叙、插叙、设置悬念。”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晖在点评具体作品时指出,报告文学的写作要深挖主题,立意要高,视野要更加开阔,“对于问题的探讨深度和广度可能有更大的空间”。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任林举认为,“报告文学的书写,我想还是要以文学性为主,报告指向的是现实世界,文学必须有一个经得住推敲或者丰富的文学手法。”
“练就慢功夫,聚焦真问题”
江苏是文学大省,也是报告文学的大省。近几年来,省作协党组聚焦主题创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文学精品的机理机制,重点选题策划机制,重点扶持机制,作家深入生活长效机制等等一系列机制,来刺激激励报告文学会议的创作,涌现出一批主题创作力量,创作的主题也丰富多样,涵盖了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人物传记、地方风貌、行业事迹等多个领域。如范小青《家在古城》、叶兆言《南京传》、徐风《做壶》、黄俊生《南通传:江海门户》聚焦地方特色与文化底蕴的书写,章剑华《世纪江村:小康之路三部曲》《振兴路上》关注、记录乡村振兴事迹,丁捷《“三”生有幸》展现江苏国有企业建设成就与国有企业精神、《望洋惊叹》挖掘如东洋口港建设的心路历程等等。
其中,张茂龙《让我护佑你的心》斩获第九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多部作品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
江苏报告文学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危机和困难。报告文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朔直言,“报告文学创作队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情况,特别是青年报告文学人才匮乏;真正具有思想性、批判性、有力度、留得下、传得开的报告文学相对较少;报告文学刊物发表的阵地基本没有,制约了江苏报告文学的持续发展。”
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韩松刚在总结陈词中希望江苏的报告文学作家进一步打开视野,提高素养,优化写法,坚持走正路,练就慢功夫,聚焦真问题,真正为时代奉献有品位、有高度、有未来,让读者满意的报告文学作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校对 盛媛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