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位继承,遵循的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
正常情况下,只要皇后生下了儿子,就需要立皇后所生的嫡子为太子。皇后没有生下儿子,才可以立其他嫔妃所生的庶子为太子。例如晋朝的司马衷智力低下,是个痴傻之人,但是他是武元皇后杨艳所生之子,是司马炎的嫡长子。司马炎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将皇位传给了司马衷。
如果皇后在位期间,被皇帝废除了,她不是皇后了,太子还是嫡长子吗?还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吗?
我们用这3个历史案例逐一分析。
一、刘秀和皇后郭圣通、太子刘僵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阴丽华是刘秀心中的白月光,是刘秀做梦都想娶的女人。刘秀最终也如愿以偿,娶了阴丽华为妻。
公元9年,王莽篡汉后,身为西汉刘氏宗室之后的刘秀,也跟随哥哥刘縯在宛城起兵反抗王莽。
反抗王莽的起义军,实力最强的是绿林军和赤眉军。
刘縯、刘秀实力较弱,无法和王莽的朝廷军抗衡,所以审时度势后,加入了发展势头最猛的绿林军。绿林军是由几支起义军合并而成的一支起义军队伍,大家各自而战,群龙无首,逐渐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起义军中的几个头目一合计,推举有西汉皇室血统的刘玄为皇帝,即更始帝。刘玄是刘秀的族兄,他当上皇帝后,未获得刘縯、刘秀的祝福,反而两人内心非常不满。
刘縯和刘秀也觊觎皇位,但是他们实力弱小,不敢表现出来。刘縯、刘秀能力出众,声名远播,功高震主,让更始帝寝食难安,在大司马朱鲔的建议下,更始帝杀了刘縯。刘縯被杀后,刘秀担心遭受牵连被杀,立马返回宛城向更始帝谢罪,表现地非常谦恭,这才让更始帝放过了他。
公元23年,王莽被绿林军杀死。同年,更始帝交给了刘秀一个非常凶险的工作,让他前往河北招降各州郡。
到河北后,刘秀只获得了上谷、渔阳两郡的支持,无法和河北其他割据势力抗衡。权衡利弊之后,刘秀娶了阳安思侯郭昌的女儿、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和真定王刘杨实现了政治联姻。在真定王刘杨的10万大军帮助下,刘秀击败赵汉王郎等地区割据势力,拿下了河北。
刘秀在河北壮大之后,就不再听命于更始帝了,而是选择在河北称帝。称帝后,刘秀想立自己最爱的阴丽华为皇后,但当时刘秀正在打天下,各地强敌林立,他离不开阴丽华娘家势力和真定王刘杨的帮助,所以阴丽华劝说刘秀立了郭圣通为皇后,立了郭圣通所生之子刘彊为太子。
公元25年,更始帝在刘秀和赤眉军的两路大军夹击下,兵败被杀。更始帝死后,刘秀又连灭强敌,最终夺取了天下。夺得天下之后,功高盖主,势力极大的外戚集团就成了刘秀新的威胁。
公元41年,刘秀以郭圣通“怀执怨怼”和“吕霍之风”为由,废黜了郭圣通,立了阴丽华为皇后。
郭圣通被废后,刘彊的太子之位也保不住了,他审时度势,主动让出了太子之位,得以保全自己。
二、曹丕和甄宓、太子曹叡
甄宓是袁绍的儿子袁熙的妻子。
204年,曹操击败袁尚,攻破邺城后,因为听闻甄宓是个绝色美人,就让人将甄宓带来面见自己。
谁知?曹丕已经捷足先登,将甄宓据为己有了。曹操得知此事后,只能将甄宓许配给曹丕为妻。
曹丕和甄宓婚后非常恩爱,生下了一个儿子曹叡和一个女儿东乡公主,可惜时间久了,曹丕就移情别恋了。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承王位。同年,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自己称帝了。曹丕称帝后,没有将正妻甄宓册封为皇后,反而因为厌烦甄宓,将甄宓留在了邺城,自己的宠妃变成了郭女王、李贵人和阴贵人。失宠后,甄宓心生不满,说了一些怨恨的话。曹丕宠爱郭女王,为了立郭女王为皇后,他赐死了甄宓。甄宓死后,其自被曹丕从齐公废为平原侯。
郭女王没有为曹丕生下儿子,曹丕的其他儿子,大多或年龄尚小,或能力平庸,只有曹叡能力出众且能担重任。三国是个乱世,需要有能力的君主掌舵曹魏,否则对内压制不住司马懿等功臣,对外抗衡不了诸葛亮、孙权、陆逊等强敌。226年,曹丕病重后,选择将曹叡立为太子。
三、唐宪宗和郭贵妃、太子李恒
郭贵妃,是郭子仪的孙女。
郭子仪,是大唐名将,他平定安史之乱,镇压各地藩镇叛乱,抵御吐蕃、回纥等外敌,有再造大唐之功。唐宪宗做广陵郡王的时候,就娶了郭子仪的孙女为妻。唐宪宗当上皇帝后,虽然离不开郭子仪,但郭子仪功高盖主,权势极大,这让唐宪宗忌惮郭子仪,不想将郭子仪的孙女册封为皇后,免得外戚集团势力过于强大,威胁自身的皇位。唐宪宗将郭氏册立为了贵妃。
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唐宪宗虽然将郭氏册封为了贵妃,但没有册立皇后,郭氏依旧是后宫之主。郭贵妃有皇后之实,没有皇后之名,她所生的儿子,唐宪宗的第三个儿子李宥就不是嫡子。唐宪宗册封太子时,不顾大臣册封李宥为太子的建议,册封了庶长子李宁为太子。
天不随人愿。
2年后,李宁病逝了。
李宁去世后,唐宪宗准备册立次子李恽为太子。郭子仪在朝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大臣纷纷站出来,要求立郭贵妃之子李宥为太子。在朝臣的强烈建议下,唐宪宗最终妥协了,立了李宥为太子。
一般来说,皇后被废,太子就失去了嫡子身份。再加上母亲和其娘家势力失宠,很难再争夺皇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