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税收,汽车报废税的核心目的在于利用税收杠杆,平衡新车与旧车之间的经济价值,进而扶持本土汽车产业链的稳健发展。
如果此税项设置过高,一定会对新车市场的销售构成阻碍;
反之,则能显著促进新车的普及与流通。
作为政府财政增收的关键策略之一,汽车废弃处置费承载着举足轻重的使命。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
俄罗斯亚洲工业家与企业家联合会主席维塔利·曼克维奇表示,由于俄罗斯汽车报废税即将上涨,中国汽车供应商不得不提高价格,这也为俄罗斯本地化生产提供了更多动力。
他还说到,2030年之前,俄罗斯将逐步提高对进口乘用车、轻型商用车、载重汽车、客车和其他车辆的报废税。
从2024年10月1日起,税率将上涨70%-85%。
此外,将于10月实施的增税仅仅是第一阶段,从明年1月1日起,回收税每年将上涨10-20%。
要知道,2024年,中国乘用车在俄罗斯进口车中的份额每月约占90%。
中国还是对俄出口客车、轻型商用车、载重汽车以及一些道路建设设备的主要国家。
这番表态,似乎有点不近人情。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你是个做生意的人,准备把一台大型装载机或叉车卖到俄罗斯。
功率是200马力—250马力。
以前,你只需要交大约6万多人民币的税。
但现在呢?这个税一下子涨到了15万左右,这可不是小数目啊,涨了一半还多。
为什么俄罗斯要这么做呢?
其实是形势所逼。
去年,中国卖到俄罗斯的汽车不少,总价值高达115亿美元。
不仅是普通轿车,就连公交车、特种车辆和大卡车,中国产品也占了很大份额。
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卖到俄罗斯的轿车数量比去年同期还多了37%,达到了23万多辆。
反观俄罗斯本国的汽车产业,却日渐凋零。
客观来讲,作为一个大国领导人,看到自己国家的产业萎靡不振,而外国产品大量涌入,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即便普京对中国再友好,面对这种情况也不得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对中国出口商来说,俄罗斯市场可能逐渐趋于冷淡。
值得一提:中方并未如俄联邦所想,在过去两年里,没有将大规模将汽车生产链转移到俄控制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
中国仅仅收购了几家配件厂,这让俄罗斯感到有些失望。
毕竟,俄罗斯是唯一一个对中国商品全面开放市场的大国。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他们希望中国能遵守"市场换技术"的规则。
但现在的情况是,普京并不敢对中国提出太多要求,生怕任何冒犯行为会引起中方强烈反应。
不可否认,俄乌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中国。
中国几乎独占了俄罗斯市场,却并未付出太多代价。
有人可能会想,如果战争再持续七八年,中国岂不是能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这种想法可能过于乐观。
俄罗斯不太可能长期让中国占尽便宜。
随着时间推移,俄罗斯可能会采取措施平衡双方关系,以维护自身利益。
此次提高汽车报废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预测一下,中俄未来的商业互动方向吧。
其一、俄联邦以不惜“自损”的方式,迫使中方转移部分先进生产链。
此前,俄罗斯多次邀请中国企业将先进产业转移到俄罗斯境内,涉及汽车、电动车、无人机、高铁和芯片等多个领域。
俄方甚至专门制定了"远东投资兴业计划"来吸引中国投资。
然而,实际上在俄罗斯扎根的中国企业并不多。
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有几个原因。
首先,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让中国企业望而却步。
他们担心投资可能会因为战争而付诸东流。
其次,俄罗斯的营商环境和税收政策也让中国企业感到困惑。
再者,有人怀疑俄罗斯缺乏发展工业的长期耐心,担心战争结束后一切又会回到原点。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消费市场也在萎缩。
今年前八个月,中俄贸易增速仅为1.9%,远低于去年的32%。
这表明战争给俄罗斯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他们的消费能力明显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继续拓展俄罗斯市场变得越来越困难。
战争消耗了大量资源,很少有国家能够长期支撑。
那些认为俄罗斯"越打越富"的说法可能并不准确。
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中俄两国的关系是否会因为贸易量的下降而疏远?
就像一句古语所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总的来说,在国际市场上赚钱并不容易,即使是俄罗斯这样的友好国家,也可能会对中国企业设置障碍。
比如,俄罗斯最近提高了汽车报废税,未来可能会将类似政策扩展到其他领域。
因此,中国企业可能需要做好收缩准备,因为大规模投资俄罗斯在当前形势下可能并非最明智的选择。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观点与本文不一致是正常的。
大家要文明交流,互相赋能。
感谢理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