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在国内最有名的一部作品是《悉达多》。
此书常年占据畅销图书榜的前列,豆瓣评分9.2分。
《悉达多》有一个副标题,叫做“一首印度的诗”。
诚然黑塞的文字充满了流动的诗性,同时又无处不闪烁着内在的佛性。
作品中的悉达多并不是指佛陀,而是一个走了与佛陀完全不同道路的人。
悉达多在某一个人生节点上,就如同千千万万的寻常人一样,一头扎进了红尘俗世。
虽然所走的道路不同,但殊途同归,悉达多最终同样抵达了圆融自在之境。
看黑塞的文字,不由得让人的心灵沉静下来,伴随着主人公悉达多的脚步及其不懈的思考与探索,在充满诗性与宗教哲理的传奇故事中,尽可能地去接近一个觉醒之人的内心世界。
1
婆罗门之子悉达多
婆罗门是印度最高种姓,属于贵族阶级,生来享有土地与特权。
悉达多是一位婆罗门的儿子,在青少年时期,他已经出落得高大英俊,拥有渊博的知识与聪慧的才智。
他斋戒沐浴,沉思冥想,与学者们辩论,向诸神献祭祈祷,他的聪颖优雅让父母感到自豪,他的英俊矫健令少女心生爱慕。
悉达多的好友歌文达崇拜他、爱戴他,人人都爱悉达多,他让周围的人们感到快乐。
然而悉达多自己却不快乐,因为他求知如渴,贵族生活与婆罗门的教义并不能满足他那颗不断探求的心。
他思潮不息,经常做梦,心灵不得安宁,他迷茫,追问,思考,最后所有的思想汇聚出一个结论:
“人必须在自己的‘我’中找到泉源,人必须保有这泉源。此外,一切都是虚假、迂回和错误。”
有一天傍晚,悉达多在榕树下冥想结束时,遇到了几位四处流浪途经此地的沙门苦行者。
他们形容消瘦,疲惫不堪,“周身弥漫着一种气息,激情已然冲淡,默然地修行,无情地克己”。
悉达多当即决定,他要加入他们的行列,成为一名沙门。
尽管父亲并不同意,但悉达多的决心势如离弦之箭,他沉默地站立一宿,直到老父亲在将近黎明时分,准许他离开,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悉达多这一离去,再也没回来。
2
沙门悉达多
歌文达甘愿追随悉达多,两人一起追赶上了沙门流浪者,同意接受严格的戒律,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悉达多把自己身上的衣服给了一个穷苦的人,只留下腰布和披巾。他住在森林里,持续斋戒,身体消瘦,脸颊凹陷。
遇到女人时,悉达多的眼神变得冰冷,遇到城镇里穿着华服的人们,他目光中透着轻蔑。天下熙熙,商人做买卖,医生治病痛,妓女出卖色相,吊丧的人悲泣,母亲哄着怀中孩子,一切都不值得他一瞥。悉达多认为,这些都是虚妄假象,终将走向腐朽。
悉达多只追求一个目标——“变得空无”,没有渴望,没有梦想,没有快乐与悲哀。他想让“我”死掉,体味空无心灵的平静。
悉达多以为,当“我”被完全摒弃,那么藏在后面的奥秘,或许就会显现出来。
为此悉达多苦修,他痛苦地站在太阳下暴晒,直到不再痛苦,他任由大雨浇在自己冻得发抖的双肩,直到再也感觉不到寒冷,他蹲在荆棘里,任由伤口流血溃烂,直到不再感到刺痛。
悉达多按照沙门长者的教导,克己冥想。当一只苍鹭飞过森林,他把自己的灵魂摄入苍鹭,飞跃山涧,捕食鱼类,忍受苍鹭的饥饿,使用苍鹭的语言,像苍鹭那样死亡。
一只豺狗死在岸上,他的灵魂便进入豺狗的尸体,肿胀,发臭,腐烂,被鬣狗撕开,被秃鹰啄食,变成一具白骨。
他去除自己的感觉,消匿自己的记忆,以千万种形式从“我”中脱离,化为动物,化为尸体,化为石头、树木,然后他总会重新醒来,回到他生命的轮回中来。
悉达多在沙门苦修三年,学习了千万种克己的技艺,但他发现,无论是沉思冥想,还是舍弃身体,都只能让他短暂地从“我”的折磨中摆脱出来。
悉达多认为,这种短暂的摆脱肉身达到“无我之境”,一个赶牛的人累了去客栈喝碗米酒,伏在桌上睡着的那种时刻,也能达到。
他对歌文达说,“我们原来是要逃脱循环的圈子,但现在也许我们还是在圈子中打转”。
这时,关于大智大慧的觉悟者乔达摩——佛的传说也传到了沙门众人之中,传进了悉达多的耳朵。
悉达多与歌文达打算去听佛的讲道,临走前沙门的长者听说两位年轻人都要离开,于是恼怒地责骂了他们。
悉达多把心力聚于一处,盯着老者的眼睛,令他丧失了自己的力量与意志,只能遵照悉达多的意思,给予他们祝福。
歌文达这才发现,悉达多仅在这里修行3年,学到的东西远超过了自己,已然能轻易降服这位资历最深的沙门老者。
他不由感叹,如若悉达多能够继续以沙门的方式修行,一定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很快就能学会在水上走路了吧。
但乔达摩对于在水上走路毫无兴趣,让那些老沙门以这种方式满足自己去吧,而他,乔达摩,要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