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火种从井冈山传递到延安,再到全中国。
83年前的9月,也就是1937年9月6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成立,它标志着陕甘宁根据地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其实,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它经历一段非常艰苦而曲折的过程。
193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进行土地革命的过程中,制定了一部《地方苏维埃组织法》。该法律明确规定:一切在暴动时期的地方和红军新占领的地方,组织临时政权机关—革命委员会。
中共陕甘地下党组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筹建陕甘边区政府及边区革命委员会。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南梁荔园堡召开了会议,会议决定建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政府机关设在寨子湾。政府下设土地、劳动、财政、粮食、文化、肃反、妇女、工农监察等委员会。这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最初模型。此后,地方各县级的革命委员会和县级苏维埃政府也相继建立。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陕北特委在赤源县白庙岔召开陕北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成立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所在地为安定白庙岔。
1935年11月,毛主席、朱总司令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抵达陕北。为了更好的领导各地的苏维埃政权,党中央决定成立一个西北办事处,统一领导陕甘边区和陕北边区两个根据地,并对其管辖区域作出调整,重新划分行政区域。
1936年3月,国民党东北军进攻陕北,特区苏维埃政府被迫撤消。直至“西安事变”爆发后,党中央决定恢复成立中国共产党陕甘省委和陕甘省苏维埃政府,机构的职能及管辖范围不变。
在这样特殊岁月里,中国共产党陕甘省委和陕甘省苏维埃政府,为革命为人民做出很多大量有益的工作。特别是在直罗镇歼灭战中,陕甘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全力以赴支援前线,动员群众、筹集粮草、组织运输队、游击队、担架队及时护送和转运伤员物资。
自从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摆在当地苏维埃政府面前最大问题就是粮食问题。当时,红军在陕甘省的驻军有10000多人,再加上各级党组织和政权机关,这么多人要解决吃饭问题,全得由陕甘省政府想办法解决。虽然陕甘省的区域很大,人口并不多,买粮又没钱,中央也没钱拨下来,怎么办呢?
要解决这么人粮食问题,这是摆在陕甘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的头等大事。为此,他们开会讨论,仔细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要想彻底解决粮食问题,只有到白区打土豪,并加强运输队的力量。为此,陕甘省政府组织了两支运输队,两支运输队轮番到白区去打土豪,这样才基本上保证了粮食的供应。
在陕甘省政府和陕北省政府及下辖的各级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群众拥护,这为陕甘宁边区成立,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国内抗战形势的发展,也为成立更加统一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
1937年1月,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搬迁至延安。从此,延安成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中心和党中央所在地。1937年2月24日,党中央任命林伯渠着手筹建陕甘宁边区政府。经过了半年多的筹备,于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林伯渠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政府所在地为延安。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是特殊时期的产物。他对保卫延安,开展土地运动,发展经济,稳定延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高度赞扬。
延伸阅读:
林伯渠(1886—1960)原名林祖涵,号伯渠,湖南省安福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红军长征。他先后担任过中央政府财政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领导陕甘宁边区军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拥护党中央的决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领导边区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经济文化建设,把边区建设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