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式步枪是旧日本军队1905-1945年间的制式步枪,在抗日战争期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痛的灾难。
△ 日本三八式步枪,定型于明治38年(1905),因为枪机外面罩着一个拱形防尘盖,在中国绰号“三八大盖”。
《游击队之歌》里面唱到:“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抗战期间,人民军队缴获了大量的三八式步枪,夺过侵略者的凶器来消灭侵略者。
△ 抗战期间,缴获来的三八式步枪是八路军、新四军手中最常见的武器装备。
这些三八式步枪伴随人民军队走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美国帝国主义等诸多穷凶极恶的敌人,还被写进了《战斗进行曲》中:“我擦好了三八枪,我子弹上了膛;我背上了子弹带呀,心眼里直发痒。”
△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两位志愿军战士正在俘虏一名缴枪投降的美军士兵,他们分别端着三八式步枪和汤普森冲锋枪。
后来,随着56式半自动步枪(仿苏联SKS)与7.62×39毫米56式步枪弹的出现,三八式步枪与众多“旧杂式”枪械渐渐地退出了一线装备,转交给民兵,或者进入仓库封存。然而,50年代后期的“中苏交恶”迫使这些退役武器再次入伍:由于56式步枪、冲锋枪与班用机枪产能有限,各省军区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将旧杂式枪械改膛。冲锋枪改为7.62×25毫米51式手枪弹,步枪、轻机枪改为7.62×39毫米56式步枪弹,重机枪改为7.62×54毫米53式步枪弹。
改56的三八式,看起来违和感拉满了,不仅大幅缩短了长度,还在枪管下方安装了一个56半的折叠式三棱刺刀。
△ 改膛7.62×39mm的三八式步枪,长度缩短,加装折叠刺刀。
△ 我国的56式半自动步枪,简称“56半”,是上世纪50年代由苏联授权生产的西蒙诺夫SKS卡宾枪。折叠刺刀后来改用了三棱刀刃,便于生产、减轻重量。
说是改膛,实际上约等于脱胎换骨。改56的三八式基本只有机匣、枪机和扳机是原版/原版改造的,其他零件几乎换了个遍。全枪长度缩短至870至900毫米左右,枪管是新造的,口径7.62毫米,还装有56半的准星和折叠刺刀。
△ 准星换成了56半的样式、全包护圈。
△ 枪管下方装有56半的折叠刺刀,下护木底部设有凹槽容纳刀刃。
原来的头箍和二箍(用于固定枪管和护木的金属材质环形部件,头箍带有刺刀座,二箍带有背带环)被摘除,安装了一个新造的头箍,左侧带有背带环,中间还开设了通条孔。
△ 新造的头箍,用于固定上护木、下护木和枪管,左侧设有背带环,中间加工了通条孔,下方的Λ字形让位槽是为了给刺刀刃腾出空间。
原来的上护木被截短,下护木-枪托则是重新制造的,外形轮廓是肉眼可见的简陋。枪托为一体式,使用整块木料加工而成(日本造三八式通常是用两块木料分别加工后,再拼接到一起,枪托上有明显接缝)。后背带环装在枪托左侧(类似于三八式马枪)。
△ 下护木-枪托是重新造的,用整块木料加工而成,没有接缝。后背带环装在枪托左侧。
由于56式步枪弹比原来的6.5有坂步枪弹总长更短、弹肩更宽,改56三八式的弹膛和弹仓也做了一系列改动,适配新的弹药。
△ 从左到右:6.5×50SR有坂,7.92×57毛瑟,7.62×39。
具体而言,就是在弹膛后方嵌入了一个衬铁,修改了进弹坡的弧度,确保56式步枪弹能够被顺利推进弹膛。
△ 嵌入衬铁,修改进弹坡的弧度。
其次,通过各种办法在弹仓内增加限位,缩短弹仓有效部分的长度。
△ 方法一,在弹仓后端增加限位,并截短托弹板。
△ 方法二,在弹仓内侧增加两个限位,并在托弹板两侧切出让位槽,相当于占用了弹仓前端的空间。
△ 从顶部看,一个是从后端加限位,一个是从前端侧面加限位。
当然,也有部分实物没有缩短弹仓。弹仓对子弹约束力不足,在枪身有明显晃动的情况下,子弹可能会在弹仓内晃荡、碰撞,不仅会影响供弹,还可能导致弹头缩进去一点,从而发生炸膛事故。
此外,改56的三八式还配有一种新生产的帆布背带,印有简体字“三八式步枪背带”。
△ 搭配改56三八式的帆布背带。
历史上,退役武器经过改膛、装备二三线部队的例子比比皆是,有前膛枪改后膛枪的,有黑火药改无烟火药的,但在60-70年代,随着自动武器的高度普及,改56的三八式步枪显得格格不入。虽然它看起来非常奇怪、改起来并不轻松,火力也很薄弱,完全无法与56半和56冲相比,但它毕竟是当年为了给民兵迅速普及标准口径武器的无奈之举。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帝和苏修的核垄断,我国从此不再受制于他国的核威胁。有“大国重器”在,这些改56的三八式终于可以光荣退伍,在影视作品或国防教育基地中发挥余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