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注册网站

柏拉图的诉说 3周前 (09-11) 阅读数 3 #社会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上面一个精度严苛的零部件,都能成为西方的卡脖子技术,让国内众多专家都一筹莫展。

可谁能想到,当国家一声令下,准备举全国之力突破这一难关时,竟然是一位车间工人站了出来。

2002年,23岁的洪家光,没学历、没背景,从技校奋斗出来,靠着满腔热血不断钻研,终于成功打破这一技术难题 !

功成名就,洪家光为国家节省上千亿元,得到无数鲜花掌声,国家授予他“大国工匠”奖,给予800万的“国家特殊贡献”奖。

可没人知道,在无数个寂寞的日夜里,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洪家光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从小就要帮父母干农活。

尽管家境清贫,洪家光并没有放弃读书的机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沈阳黎明技术学校。

三年的技校生涯,洪家光每天都要乘坐火车和公交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路上就是他的"移动自习室",一本本厚重的专业书籍被他翻得饱经沧桑。

正是凭着这股刻苦钻研的劲头,洪家光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被分配到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工作。

怀揣着对航空事业的憧憬,洪家光踏入了梦寐以求的航发工厂。

可当他穿梭于车间时,眼前的情景却与想象中有些落差:老旧的机器轰鸣作响、铁屑飞溅,自己的日常工作就是不停地加工发动机上的一个小零件,一个动作要重复几百、上千次。

面对单调枯燥的工作,洪家光感到一丝迷茫,这样的工作真的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就在洪家光陷入迷惘的时候,车间里的老师傅用点醒了他。

"现在的工业生产就像一台精密的大机器,每一个零部件都不可或缺。我们普通工人就像其中一个小齿轮,虽然平凡,但只有每一个齿轮都尽职尽责,整台机器才能高效运转。一个零件的质量,就关系着一台发动机的性能,关系着一架飞机能否安全起飞,甚至关系着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

洪家光恍然大悟,原来看似不起眼的岗位,却承载着航空报国的使命,平凡的工作同样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从那天起,洪家光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1999年,一个让洪家光刻骨铭心的事件发生了。

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们的3名记者遇难,使馆损毁严重。

当时,运回烈士遗体的却是国外的飞机。

望着电视中飘扬的五星红旗下烈士的遗体,洪家光百感交集。

当时公司有一位被称为"车工界大国工匠"的全国劳模孟宪新,掌握着一身高超的技艺。

于是,他开始了"死缠烂打"式的"拜师"。

每天下班后,他都会主动跑到孟师傅的车间帮忙打杂、递工具,虚心向师傅请教技术要领。

功夫不负有心人,孟宪新被小伙子的诚心打动,开始毫无保留地传授洪家光多年钻研的独门绝技,手把手教他掌握车铣磨铸等技能。

洪家光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师傅的每一句教诲、每一个技巧。

他整理了厚厚的笔记,在纸上一遍遍演算、优化加工参数。

为了尽快熟练掌握技能,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埋头苦练,在冰冷的铁屑中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就这样,仅用了3个月时间,洪家光的车工水平实现了惊人的提升,不仅掌握了师傅的绝技,加工效率更是提高了几倍。

别人一年完成4000多个工时已经是个奇迹,而他却创造了7000多个工时的纪录。

这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个挑灯夜战、废寝忘食的不眠之夜,是手上磨破的血泡,更是一个农家子弟对航空报国梦的执着追求。

洪家光自进入沈阳黎明公司工作后,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攻克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技术难题。

2002年,公司接到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加工用于打磨涡轮叶片的金刚石滚轮。

叶片作为发动机最为关键的零部件之一,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而滚轮则是打磨叶片的核心工具。

长期以来,这项技术一直被欧美国家所垄断,成为制约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的"卡脖子"难题。

金刚石滚轮虽然个头不大,但加工要求却极其严苛。

当时黎明公司规定,滚轮上所有的尺寸公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这个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27。

稍有偏差,打磨出的叶片就达不到设计要求,属于报废品。

如此高的精度,放眼全国都找不出几台能加工的设备。

更何况是作为一项保密技术,国外对此更是严防死守,根本不可能买到现成的。

面对这个棘手的难题,黎明公司的工程师们一筹莫展。

谁都知道这项任务事关国家利益,容不得一点差错,但苦于没有先例可循,大伙儿都觉得无从下手。

就在此时,默默无闻的车工洪家光挺身而出,主动向领导请缨,要求独立承担滚轮加工的重任。

这个决定让身边的同事都吃了一惊。

洪家光当时还只是一名普通车工,从没参与过如此高精尖的项目。

而且他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技校生",没读过多少理论书,更谈不上什么科研经验。

大家纷纷劝他打消这个念头,觉得他这是在自讨苦吃。

但洪家光却信心满满地表示:"俺就是个'愣头青',就爱钻那些'硬骨头'!"

洪家光的请缨被批准了。

但当他拿到图纸时,却如同面对一座"高山",心里没了底。

尤其是自己做出的第一批产品全部“不合格”时,他整个人瘫在地上,脑门也渗出豆大的汗珠。

接下来的日子,洪家光开启了"海绵"模式,疯狂吸收知识。

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翻阅各种专业书刊,恨不得把图书馆的藏书都啃一遍。

遇到看不懂的地方,他就虚心向专家请教。

为了琢磨加工方案,他几个星期没合过眼,有时候思考到凌晨还在小本子上算来算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

洪家光利用在车间积累的多年实践经验,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反复试验,很快就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加工工艺。

刀具、工装、工艺参数、编程指令,他对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反复打磨。

但当他兴冲冲地去加工时,问题却接踵而至。

原来,这款金刚石滚轮的结构非常特殊,用普通数控车床根本无法达到0.003毫米的精度。

为此洪家光没日没夜地泡在车间里,对机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他减小了机床托板和工作台的间隙,提高主轴和丝杠的同轴度;还给刀具加装了主动抑振装置,有效降低切削振动。

就这样,洪家光连续奋战了10天,中途没回过一次家,饭也顾不上吃,就趴在车床上眯一会儿。

战友们看他一个人吭哧吭哧地干,过意不去,就帮他端饭送水。

洪家光却也顾不上多谢:"你们别管我,让我再琢磨琢磨。"

仅用10天时间,洪家光就攻克了金刚石滚轮加工的难题,使叶片精度从0.008毫米提高到惊人的0.003毫米!欧美的技术封锁,被这个中国小伙硬生生地撕开了一道口子。

洪家光的技术创新成果如春风化雨,助力一代代新型发动机加速升空。

2011年,他在全国青工职业技能大赛斩获"振兴杯"车工冠军。

多年来,他先后完成200多项工装工具技术革新,攻克300多个技术难题,为公司的技术升级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7年,他参与研制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还拿到了国家奖励的800万特殊津贴。

那一刻,昔日的技校生和两院院士站在了同一个领奖台上,用智慧和汗水向世人证明:只要肯拼搏,农家子弟一样能在科技领域叱咤风云!

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技师,洪家光没有躺在过往的成绩簿上。

2018年,他带领团队研制的敏捷工装调试新平台经受住了生产实践的检验,大幅提升了产品研制效率。

同时,他更加重视人才培养,主编专业技能书籍,录制教学视频,倾囊相授,为航空工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网,中国人的故事|二十大代表洪家光:以心“铸心”的大国工匠

经济日报,「二十大代表风采」胸中有个“大国工匠梦”——记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航发黎明高级技师洪家光

中国青年网,洪家光:以心“铸心”的大国工匠

光明网,【二十大代表风采】洪家光:车刀镌刻奋斗情

新华社,洪家光:以匠心铸“机”心

东北新闻网,洪家光:精益求精的普通车工 终成“大国工匠”

中国组织人事报,【人物专访】洪家光:用匠心点亮自己带动他人

华声在线,洪家光:技校毕业,攻克西方绝密技术,获国家科技奖,被中央重用

农村青年杂志,洪家光:从农家子弟到中国第一打磨匠

中国青年网,“最美青工”洪家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柏拉图的诉说

柏拉图的诉说

人生如戏,个性演绎,每一笔都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