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注册彩票 希特勒上台后,穷得揭不开锅的德国突然有钱了,钱是从哪里来的?

幽谷静谧无声息 6天前 阅读数 40 #推荐

1930年代的德国,经济一塌糊涂,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就是这么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国家,在希特勒上台后,却突然变得有钱了起来。

他们不仅招兵买马,还造出了好多先进的武器,甚至还发动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这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刚经历经济危机、贫困潦倒的德国,钱究竟从哪里来的呢?

困境中的魏玛共和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魏玛共和国诞生,这个崭新的德国政权无奈承接了前任王朝的所有战争赔款负担,成了全球眼中的“债务国”。经济困窘让德国饱尝恶果。

1923年时,法国、比利时军队强行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意图拿走德国的煤炭作为赔款。为了支持民众的抵抗行动,魏玛政府开动印钞机,结果通货膨胀彻底失控。德国人眼睁睁地看着钞票成了废纸,甚至到了“一车钱换一斤面包”的地步。

为了挽救经济,国际社会推出了《道威斯计划》,美国大量借款给德国,短暂救济了国家局势,德国经济稍有恢复。

可是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魏玛共和国在这场风暴中再次被卷入深渊,尤其是当美国抽回借款时,德国如同被压断的脊梁,失业人口瞬间飙升至800万,几乎家家户户有人无工可做。

原本以为有所复苏的经济,再次崩溃。贫富差距加剧,百姓的愤怒与失望四处蔓延。

也就在这个时间点,纳粹党在政坛上异军突起。

希特勒在混乱中打出了“国家复兴”“民族荣誉”的旗号,走进了无数德国民众的心中。

希特勒的“国家经济”

1933年,希特勒带领纳粹党一跃成为德国国会第一大党,他接任内阁总理后,马上开始推行一套彻底不同的经济策略。

他利用高压的“专制制度”,迅速集中权力,以铁腕重整德国的经济体系。

希特勒首先全盘摧毁了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基础,他认为德国的危机就是因为政党林立,推诿内斗,民主制度只会拖累复兴步伐。

他削弱联邦制,将各级政府的财政统一归到中央,将政权和经济完全集中在纳粹党的手中。

同时,大规模整顿国家军队、情报机构、税收体系等,建立起从上到下的严密控制结构。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引导下,希特勒迅速扫清了政治阻碍,为接下来的经济转向打下了基础。

巧取豪夺:犹太人的财富被纳粹掠夺

希特勒在施政过程中,不仅高喊“民族团结”,还拿“犹太人”做文章。

在他的描述中,德国的经济窘境是因为犹太人“吞噬了民族财富”。这种荒谬的理论为他剥夺犹太人的财产铺平了道路。

希特勒在1933年命令政府逐步解雇所有在公务岗位的犹太人,两年后又通过《纽伦堡法案》,彻底剥夺犹太裔德国公民的权利,排斥他们参与经济活动。

纳粹党甚至强制没收犹太人财产,特别是犹太人的企业、银行、农场。

这些财产被纳粹充公,转交到国库,用于支持纳粹的军备扩充计划。

而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几年中,希特勒还把目光投向了更多的资产阶级,通过所谓的“民族净化运动”将犹太人的工厂、银行一一吞并,这笔“第一桶金”直接为纳粹政府提供了最初的财力支持。

以战养战:战争成为纳粹的“摇钱树”

尽管如此,掠夺国内的资源终究有限,希特勒很快把贪婪的目光转向欧洲其他国家。

他觉得,德国要解决经济危机,就必须“向外扩展”。

1938年,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随即便把当地的犹太人财产充公,随之而来的还有庞大的金银珠宝以及工业资源。

这场并吞几乎为德国“免费”获得了一个完整的国家资源,让德国的军工生产得到直接的支持。

接下来,希特勒策划了更大胆的侵略行动。

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希特勒的策略就是让战争为军备支出“输血”——用战争掠夺的物资来支撑战争本身。

战火从波兰燃向法国、比利时、荷兰等西欧富饶国家时,德军抢夺了这些国家的黄金、粮食、工业机器等大量财富,仅1940年一年,希特勒便从西欧掠夺了约90亿英镑的资源,这相当于德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两倍之多。

而这些财富被用于进一步的扩军备战,德军不仅有足够的资金装备精良的武器,甚至还有余力研发各类新式武器,为德军在战场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武装优势。可以说,欧洲的财富成了纳粹帝国军工经济的“输血管”。

强制劳动力:抢占人口资源

除了掠夺物资,希特勒还掠夺人力资源。随着德军控制地区不断扩大,纳粹政府从各地强行征用工人,从法国、波兰、捷克、乌克兰等国家带走了700多万劳工。

这些外国工人被迫在德国各类军工企业、农业基地劳作,用低廉甚至免费的劳动力补足了德国内部因扩军导致的人力空缺。

依靠着这些“外籍劳工”,德国迅速扩大了军需品生产,保证了武器供应,为战争扩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希特勒以“武力掠夺”方式,为德国在战时维持了庞大的军费来源。从1940年到1944年,仅纳粹从占领国征收的“税款”便达到了476亿马克。

残酷的真相:战争走向毁灭

然而,希特勒的掠夺本质上就是饮鸩止渴。尽管一时之间德国因为这些劫掠行为获得了资源与劳力,但随着战争升级,德国本土资源逐渐枯竭,军工产业开始吃紧。

随着纳粹战线的延长,入不敷出,希特勒“以战养战”的计划再难支撑。1943年,德国开始从战线被迫撤退,后勤补给的短缺导致战场接连失利。

到了战争后期,连德国民众也因物资匮乏而陷入困境,最初“经济复苏”的表象不再,真实的经济危机开始重现。纳粹政策不仅毁了德国的经济,更拖垮了整个国家,数百万无辜的百姓为希特勒的贪婪与疯狂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幽谷静谧无声息

幽谷静谧无声息

幽谷静谧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