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人类最弱的形态,但这表面上最弱的形态却暗藏着一些极其可怕的力量,这一切还得从一根甜筒说起。
20世纪末,一群脑科学家用猴子做实验的时候,他们给猴子头上带了很多探头,想看一下猴子吃东西的时候,或者说受到奖励的时候,大脑是哪个区域反应比较强烈。这个实验的研究人员日常需要做的就是给猴子投喂食物,一旦猴子开始吃东西了,他们的仪器就会滴滴滴的响起来,通知他们,猴子的脑子受到刺激了,是时候该录数据了。
有一天,他们当中有一个年轻的实验员,中午吃完饭以后,买了一个甜筒回到了实验室。实验室的人惊奇的发现,当这个人拿着甜筒走进屋子以后,他们的仪器就一直滴滴滴的响。大家看了眼猴子,发现这猴子并没有吃东西。但是它的眼睛就直勾勾的盯着那个正在吃甜筒的人,而且那个人每拿起甜筒舔一次,这个仪器就会响一次。
后面研究人员才搞明白,猴子的大脑不是说它吃东西的时候才会受到刺激,它只要看到别人拿起东西放在嘴里,这个吃的动作完成的时候,它的脑子也同样会受到相同的刺激。研究人员将这块受刺激的区域称为F5区,并在其中找到了那个受刺激的神经元,将其称之为镜像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最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让人或者动物会模仿。根据日常的经验,这个模仿能力越强的人,他学习能力就越强。所以一直有人认为,镜像神经元是决定一个个体他学习能力强不强的关键。那么这里的问题就来了,几乎所有动物大脑里面都有镜像神经元,那为什么唯独人类就有如此逆天的学习能力呢?发展出了语言这种如此复杂的东西,而比人类拥有更大脑子的这些动物,拥有更多镜像神经元的动物,他们却没有进化出同样的高智能产物。
虽然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在一篇论文里,研究人员仅仅是把表述动作内容的句子播放给被试者听,其大脑左半球的布洛卡区域的额叶、顶叶、颞叶回路就被激活了。该回路目前被认为是模仿学习的基础镜像神经回路。也就是说,人类模仿不需要像其他动物那样靠看,仅仅是靠听就能模仿。而且人类当中模仿能力最强的当属人类的婴儿和幼童。
人小时候模仿能力到底有多强呢?全世界的婴儿和幼童都能区分所有语言的所有发音。对汉语而言,不会出现四个声调不分的情况。
美国华盛顿大学任职于大脑科学研究所的教授帕特里克库尔在研究了大量实验数据后发现,孩子在0-7岁时,他们在听人说话的时候,脑子被激活的区域明显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就听到同样的一段话,成年人的大脑可能只亮一个区域,而孩子大脑的可以亮很多不同的区域。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天赋,这种天赋在0-7岁的时候达到峰值。在七岁之后开始慢慢下降,到17岁的时候就泯然众人矣。
根据库尔教授的说法,我们成年人学外语的时候,所感觉到的阻力和不适,对于小朋友来说,那就根本是不存在的。他们在学习外语和学习母语的时候,大脑的感受其实都差不多。因为对小朋友来说,大脑会将外语和母语储存在相同的部位,就是布洛卡区。而成年人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大脑已经没有办法将外语储存在布洛卡区了。
只能在大脑的另外一些部位重新构建记忆结构。而新的记忆结构又没有布洛卡区灵敏,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和主管语言的布鲁卡去建立联系。因此成人学习外语的速度慢,掌握的没有儿童牢固,也很难形成基于布鲁卡区的那种语感。
人类幼崽的强悍之处远不止于此,强悍的征兆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显现。纵观整个大自然,我们会发现只有人类在生下来的时候会嚎啕大哭。这似乎意味着人类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对情绪的感知能力就远超其他物种的幼崽。有些人认为,之所以婴儿的情绪感知能力会如此之强,就是因为脑袋当中有太多的镜像神经元了。
多到什么程度呢?像一般的生物,他们大脑当中也会有镜像神经元,他们也可以做到模仿这样一个操作,但是让他们模仿的他们需要看到这个东西,需要给他们一个直接的刺激。那对于脑袋当中有很多镜像神经元的人类来说,尤其是对于人类幼崽来说,他们可以靠抽象的内部刺激来进行模仿。简单来说就是他们不需要看到一个实际的物体,可以单凭想象,就把这个东西给想象出来,然后对他进行模仿。很多人认为这个就是人类理解能力最原始的样子。
除此之外,人类还有一个能力也是出生即达到巅峰,那就是进化的能力或者说是笑的能力。我们会发现,婴儿特别爱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爱笑。年龄越大,笑点越高,越不容易笑了。这似乎是我们现代人对这个现象的解释,但是有的学者就认为,笑和一个人的进化能力是直接挂钩的。
他们认为小孩子之所以爱笑,就是因为小孩子很容易就进化了。他们很容易看到那些能冲击他们认知的事物,那这种事物与他的认知偏离的越远,那么对他来说就越好笑。
每当类似于纠正你固有认知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以一种好笑,或者说让我们觉得很幽默的这种感觉来奖励我们。知道这个机制后,就可以教大家如何成为一个幽默的人。其实并不需要你去网上背那种所谓的幽默的段子。
你只需要在说话的时候,对他人的固有认知进行一个打击,超出他的这个预期,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幽默的人。比如说你上班或者上课迟到了,这个时候,正常情况下大家都会说对不起我睡过了,或者对不起,路上有点堵。
反正谁过来,基本上都说这一套。这样的就形成了一个固有认知,那么怎么对这个固有认知进行打击呢?首先,你是要说出一个不一样的东西。其次,你说出的这个东西要让那些有固有认知的人第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就这里,就可以说对不起,刚刚被周老师截胡了,不聊了一会儿,或者说刚刚被周总截胡了,多聊了一会儿。别人要是不再追问,你也就算是蒙混过关了。要是有哪个不眨眼的真的问了一下,哎,我们这好像没有姓周的老师或者没有姓周的,那你就只能告诉他就是那个经常会跑到别人梦里的周老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