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对银河系内的众多恒星进行了观测,借此发展出了恒星的演化理论,通过该理论,我们知道太阳并不会永远存在,终有一天也会因为衰老而死亡。
恒星的寿命和质量有很大关系,一般质量越大寿命越短。这是因为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的发生与重力有关,质量越大的恒星,引力越强,在自重的作用下,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也就越剧烈,因此大质量恒星很快便会因燃料耗尽而快速衰老死亡。
研究表明,太阳大约有100亿年的寿命,其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这意味着太阳大约还有50亿年的寿命。
太阳目前正处于中年时期,当太阳逐渐演变成红巨星时,意味着太阳已进入老年时期。由于太阳的质量并不大,因此它最终只会演变成一颗白矮星,不会演变成中子星或者黑洞。观测数据表明,宇宙中大多数的白矮星,大小与地球差不多,质量大约为太阳质量的50%~70%。目前发现的质量最大的白矮星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35倍。
不过,据在《自然-天文学》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天文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恒星死亡方式——碰撞。
恒星是构成宇宙结构的基础,大量恒星聚而成团形成星团,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便会形成星系及星系团。这些恒星在宇宙中永不停息地运动,虽然绝大多数恒星的运动均有一定的规律,并且每个恒星之间平均距离也十分遥远,但总有意外发生,两颗恒星也有可能相撞。研究表明,这种碰撞实际上也能引发恒星的死亡,使恒星爆炸。
此前,天文学家已经知道一些相距比较近的恒星,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吞噬,大质量恒星会不断汲取小恒星身上的物质和能量,最终使小恒星只剩下残渣。不过,这种过程十分缓慢。而恒星之间的碰撞则不同,这是一种相对而言非常快速的过程。
天文学家表示,宇宙中的有些伽马射线暴,可能就是由恒星碰撞产生的,而不是一颗中等质量以上恒星的坍缩。
这或许预示着新的危机!地球在绕着太阳转的同时,太阳也正携带着八大行星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据悉,太阳绕银河系中心公转的速度为200多千米每秒,公转一圈大约耗时2亿多年。太阳系内的小行星有可能与地球相撞,那么银河系中的其他恒星或者其他天体,也有可能闯入太阳系,甚至与太阳相撞。
据几名俄罗斯天文学家宣称,一颗发现于2018年的编号为WD 0810–353的白矮星,其就处在极有可能与太阳系相撞的运动轨迹上。据这群俄罗斯天文学家分析,这颗白矮星正在以每秒373.7千米的相对速度运动,大约会在2.9万年后进入太阳系的奥尔特云,届时它和太阳的距离将只有0.49光年。0.49光年对于人类来说虽然十分遥远,可对于宇宙中恒星级别的天体而言,这一距离已经已经非常近了。不过,目前这只是数据上的分析,并且这一事件就算会发生,对于人类而言也非常遥远。
其实,可能与太阳系过于接近的天体,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很多,WD 0810–353之所以更为受到天文学家的关注,这是因为白矮星是死亡恒星的内核,不再进行核聚变,体积虽然很小,但它的密度和温度都很高,是一颗死星。
欢迎关注点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