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亓钦
编辑 | 亓钦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考研热”曾是年轻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历史峰值——474万人,三年后,2025年的报名人数却滑落至388万,相较2023年减少了86万,这是一次令人深思的“降温潮”。
从“万人挤独木桥”到“热潮退去”,背后隐藏着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学历”存疑?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学历真的贬值了吗?又或者,是我们对学习的本质产生了误解?
考研热降温
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高达474万,录取比例却不足25%,意味着每4人中有3人落榜,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压模式,让考研成为许多人的“人生豪赌”。短短两年后,2025年的报名人数却锐减至388万,出现了连续大幅下降的局面。
但报名人数的锐减,并未降低考试难度,事实上,部分高校还通过增加考试科目来提高选拔标准,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哲学专业加入数学考试,中国人民大学调整试题范围,进一步加剧了竞争。
而热门专业如计算机、教育学等,试题覆盖面更广,难度也“水涨船高”,即便如此,考研对许多人而言仍是“背水一战”,但这种“投入”和“产出”真的匹配吗?
学历曾是职场的“敲门砖”,但如今的就业市场却传递出截然不同的信号,以文科硕士的就业为例:一名上海211高校的汉语言文学研三学生,在校园招聘会上屡屡碰壁,最终只能接受月薪5500元的岗位。
而中国农业大学的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其实习工资更低,仅2000元,即便是热门专业的研究生,也无法逃脱现实的“降薪潮”。
一位本科毕业后进入互联网大厂的年轻人,为追求更高起点辞职考研,硕士毕业后却发现薪资与本科时几乎持平,更让人无奈的是,部分岗位甚至更倾向于招聘本科生,因为他们的培养成本更低。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质疑:花费数十万元攻读研究生学位,真的值得吗?当学历无法带来实质性的竞争优势时,能力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
除了就业性价比的下降,考研的经济成本也成为“劝退”因素之一,近年来,部分高校硕士学费飙升,以热门专业为例: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学费高达22.8万元,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业设计)硕士学费也高达16万元。
这还不包括生活成本、考试辅导费用等额外支出,更令人头疼的是,部分高校不再为研究生提供宿舍,学生不得不自掏腰包租房。
以北京为例,一间普通单间的月租金至少需要3000元,这对许多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考研不再是“所有人都能负担的投资”,而是逐渐成为“有钱人的游戏”。
能力价值逐步凸显
学历贬值的背后,是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强调实践能力,而非单纯依赖学历筛选,某互联网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淘汰了一批理论水平高但缺乏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却录用了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生。
原因很简单:后者在校期间自学了短视频运营和电商营销技能,并在实习中表现突出,直接为公司创造了价值。
这种案例并非个例,而是当下职场的缩影,学历曾经是“敲门砖”,但如今,企业更看重的是“能干事”的人,而非“会考试”的人。
随着考研热降温,更多年轻人将目光转向了公务员考试,2025年,国考报名人数达到341.6万,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招录计划的比例高达86:1,这一数据比2024年又增加了34万人,竞争激烈程度不逊于考研。
相比于高昂的读研成本和不确定的就业前景,稳定的公务员岗位显然更具吸引力,一些原本计划考研的学生甚至直接放弃复习,转而“全力备战国考”,在他们看来,与其冒险考研,不如追求一份“铁饭碗”。
在学历贬值的同时,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进入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学习实用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例如,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通过短期培训考取软件工程师认证,直接进入高薪行业。
这种“以技能为导向”的学习方式,正在吸引更多年轻人,与其花费多年时间攻读研究生,不如通过技能培训快速进入职场,这种观念的转变,反映了社会对“能力大于学历”的共识。
疫情后,出国留学人数出现反弹,2025年的数据甚至突破了2019年的70.4万人高点,尤其是英美等热门留学国家,再次成为学生提升竞争力的首选,相比国内考研的高竞争和高成本,出国留学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
一位选择赴美攻读硕士的学生表示:“虽然费用高,但是国外的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毕业后找工作也更灵活。”这种观念的变化,正推动留学市场的快速复苏。
学习的意义,正在被重新定义
从考研热到降温潮,这不仅是学历价值的变化,更是社会对学习观念的深刻反思,学历是一时的光环,而能力才是持续的竞争力,无论是选择考研、考公,还是技能培训、出国深造,真正决定未来的,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贬值的不是学习,而是单纯的学历,唯有不断学习、提升能力,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掌控未来。
信息来源:理性看待“考研退潮期”
2024-11-22 17:51·云南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