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用一部《神雕侠侣》诠释了“情为何物”,书中主角杨过与小龙女的情路着实是坎坷,但常言道好事多磨,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那这个故事的结局就不算差。
不过龙杨二人的圆满也意味着另一个角色的不圆满,笔者所指即是郭襄,金庸最终是让故事在郭襄哀怨地看着杨过夫妇走下华山时画上句号,那一刻“意难平”这三个字被具象化了。
但多数人却忘了,郭襄看着杨过的时候,一旁的张三丰也在看着郭襄,那郭襄也成了张三丰心中的意难平,他们后来还有过一次邂逅,奈何二人还是渐行渐远。
(少年张三丰剧照)
所以金庸为何不让郭襄与张三丰走到一起?
或者更应该问,为何郭襄终身不愿再见张三丰?
一、张三丰的爱意
关于张三丰与郭襄的故事,其实了解的人始终是少数,毕竟大部分人了解金庸故事都是通过电视剧,而非原著,而《神雕侠侣》末尾的“觉远师徒大战潇湘子、尹克西”以及《倚天屠龙记》开篇的“郭襄闯少林事件”都没被拍出来,非原著党自然就不了解了。
不过读过原著的人就该知道,张三丰心中是有郭襄的,哪怕时隔数十年,年过百岁,看淡了一切的他,想起郭襄之时,心中仍不免有所触动。
比如这段描述:“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郭襄剧照)
正如前文所言,郭襄确实是张三丰的意难平。
他们二人的缘分始于第三次华山论剑之后的那次邂逅,当时觉远带着张君宝追击潇湘子、尹克西,奈何二人都是武呆子,被对方打得头破血流,此时郭襄便为张君宝包扎伤口,张君宝第一次感受到了何谓“温柔”,他也再没忘记这个小姐姐。
奈何他也看出了,郭襄心中有别人,比如这段描述:“郭襄一斜眼,见张君宝头上伤口兀自汨汨流血,于是取出手帕,替他包扎,想到杨过便会偕小龙女离去,此后不知是否再能得见,心中酸痛,双目泪水莹然。张君宝见人人都神色温和,独有这位美丽可亲的小姊姊却伤心眼红,不明所以,可不敢相问,本来要称谢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就因为郭襄心中只有杨过。
二、郭襄的痴情
其实哪怕后来张君宝开创了武当一脉,也依旧没忘了郭襄。
这一点从他弟子俞莲舟那儿得到了证实,俞莲舟对殷素素说过:“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此后没再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没再能跟杨大侠相会,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张三丰一直关注着郭襄,只是他没再去找过郭襄。
(郭襄、杨过剧照)
正如他所言,张三丰早就看出了郭襄心中只有杨过,那种盯着爱人看的眼神不会骗人,他自己也爱着郭襄,怎能看不透?
但问题在于即便郭襄有心上人,她那心上人也早有妻子了,郭襄与杨过全无可能,张三丰完全可以争取一把。
就好比当初完颜萍与耶律齐和杨过都有过暧昧,可最后却嫁给了武修文,连武修文那草包都能娶到佳人,张三丰如何不能?
甚至郭襄还给过张三丰机会,只是那机会被张三丰错过了,而错过之后,张三丰再也没有颜面去见郭襄。
三、问心有愧的张真人
能让一位百岁老者心中触动的人,自然是十分重要的,而张三丰这么多年都只能带着遗憾度过,也是有道理的。
就因为郭襄给了他一只镯子。
《倚天屠龙记》开篇的“郭襄闯少林事件”中,张君宝(张三丰)因为被误会“偷学武功”而遭到少林群僧的追捕,觉远不愿看徒儿受苦,于是用铁桶挑着他逃出了少林寺,顺带也把郭襄带走了。
(老年张三丰剧照)
之后觉远气绝身亡,张三丰无处可去,郭襄见他一表人才,便有心引荐他去投奔自己的父亲。
拜郭靖为师,这是多少习武之人的梦想啊,张三丰却没去。
你可别以为郭襄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她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的,她不仅把自己的家庭成员介绍了一遍,甚至还送出了自己的信物——一只金丝镯儿。
说是:“郭襄听他问自己到哪里去,心中一酸,说道:‘我天涯海角,行踪无定,自己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张兄弟,你年纪小,又无江湖上的阅历。少林寺的僧众正在四处追捕于你,这样吧。’从腕上褪下一只金丝镯儿,递了给他,道:‘你拿这镯儿到襄阳去见我爹爹妈妈,他们必能善待于你。只要在我爹妈跟前,少林寺的僧众再狠,也不能来难为你。’张君宝含泪接了镯儿。”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张三丰总该去襄阳拜师了吧?
但事实是他没去,他只一头扎进深山,苦练武功多年,继而自立门户了。
也正如俞莲舟所言,自那一别,二人再没见过面。
为何?
(少年张三丰)
张三丰没脸见郭襄了,在他看来,或许他只是没去投奔郭靖,放弃了一个大好的机会。
但在郭襄看来,他却是个十足的懦夫,毕竟世人皆知襄阳战事告急,投奔郭靖,就意味着要与郭靖一同守城,那结局多半是难逃一死。
郭襄得知“张三丰没去襄阳”,自然是瞧不起他了,而张三丰自知理亏,纵然他只是不愿寄人篱下,却也百口莫辩。
他们二人就这么错过了彼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