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注册
从寒门学子到阉党走狗
在山东临淄县的一个寒门之家,孙之獬度过了他平凡的前三十年。在当地乡亲们的眼中,这个整日捧着书本、满口之乎者也的书生,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酸腐文人。
1622年,三十一岁的孙之獬带着家中仅剩的几块碎银,踏上了赴京赶考的路。山东到北京的路途遥远,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科举考试开始前的几天抵达了京城。
在为期六天的考试中,孙之獬挥毫泼墨,将自己多年的学问倾注在那几张薄薄的考卷上。当金榜题名时,这个来自山东乡野的穷书生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然而,步入仕途的孙之獬很快就发现朝廷中的水远比他想象的要深。当时的朝堂被阉党和东林党两大势力分割,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政治背景的新科进士,他在党争中显得格格不入。
初入翰林院的孙之獬很快尝到了不站队的苦果。朝中上下对他横加指责,动辄把各种过错推到他的身上。在这种压力下,孙之獬最终屈服于现实,选择了投靠权倾朝野的魏忠贤。
一封带着银票的投名状,让孙之獬的仕途暂时有了转机。他被提拔为翰林院检讨,专门负责编纂国史。昔日对他爱答不理的同僚,也开始对他笑脸相迎。
但好景不长,1627年明熹宗驾崩,新帝朱由检即位后随即清算阉党。作为魏忠贤的追随者,孙之獬被革职查办,一夜之间从朝廷命官沦为市井闲人。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孙之獬栖身京城,靠卖字画维生。他四处奔走,试图通过旧日同僚重返仕途,却始终未能如愿。直到1644年清军入关,这个曾经的明朝进士迎来了他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这段经历,不仅塑造了孙之獬趋炎附势的性格,也为他日后在清朝的所作所为埋下了伏笔。从一个怀抱理想的寒门学子,到不得不依附权贵的阉党成员,再到流落街头的落魄文人,他的人生轨迹折射出那个动荡时代的缩影。
剃发求荣惹人嗤,众人排挤显孤寒
1644年初夏,北京城内一片肃杀。满清大军入关后,朝廷上下的官员们都在观望形势。多尔衮为稳固政权,开始招揽明朝旧臣,孙之獬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节骨眼上,多尔衮任命孙之獬为礼部右侍郎。这个任命来得突然,但对孙之獬来说无疑是重返仕途的最佳机会。
为了表示对新朝廷的忠诚,孙之獬做了一个惊人之举。他跑遍北京城的大街小巷,终于找到一家剃头铺,让店家把自己的头发剃得干干净净,还特意扎了一根粗黑的辫子。
这天清晨,太和门前群臣列队,场面甚是壮观。左边站着清朝的王公贵族,右边则是投降的汉臣,两边泾渭分明。
孙之獬昂首阔步来到太和门前,不时炫耀似地甩动脑后的辫子。他本以为这副装扮会让满人刮目相看,却不料适得其反。
和硕礼亲王代善路过时,看到孙之獬这副打扮,不屑地冷哼一声。孙之獬连忙上前谄媚,却被代善当场训斥,让他滚到汉臣那边去。
更让孙之獬难堪的是,当他想加入汉臣队伍时,范文程、洪承畴等人竟将他推了出去。这些同样投降清朝的汉臣,虽然归顺新朝,却始终保持着汉人的发式。
洪承畴甚至当众拨弄孙之獬的辫子,出言讥讽道:"孙大人这副打扮着实俊俏,却非要往我们这群汉人堆里挤,岂不是自降身份。"范文程也在一旁冷眼旁观,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嘲笑。
就这样,孙之獬成了太和门前的一道奇景。他既不被满人接纳,又遭到汉臣排斥,只能孤零零地站在两队人马中间。
这一幕很快传遍了整个北京城。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个急于求荣的礼部右侍郎,有人唏嘘,有人嗤笑,更多的人对他避之不及。
在随后的朝会上,孙之獬的处境更加尴尬。满人大臣对他视而不见,汉臣们则刻意与他保持距离。就连最基本的官场寒暄,都无人愿意与他搭话。
这种冷遇让孙之獬陷入了两难境地。他既不能回到满人队伍,又无法融入汉臣群体。每次朝会,他都像个局外人一样,形单影只地站在大殿之上。
然而,这种尴尬的处境并未让孙之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他开始琢磨着如何让自己的"忠心"得到多尔衮的认可,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逐渐成形。
献策掀风雨,推令动乾坤
正值六月,北京城内的暑气愈发难耐。多尔衮在勤政殿召开朝会,商议如何稳固新朝统治。朝臣们正在讨论各种治国方略时,孙之獬突然站了出来。
他走到殿中央,对多尔衮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剃发令。在场的满汉官员都被这个提议震惊了,殿内一时鸦雀无声。
孙之獬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声称剃发留辫不仅能体现臣民对新朝的忠诚,更能从根本上改变汉人的精神面貌。他还特意指了指自己的发型,表示自己已经以身作则。
多尔衮在龙椅上若有所思,这个提议正中他的下怀。满清入关后,如何彻底控制汉人一直是他最头疼的问题。
孙之獬见多尔衮有所动容,立即加码进言:"那些拒不剃发的人,必定是假意归顺,心怀二心。"这句话像一把尖刀,直指那些还留着原来发式的汉臣。
范文程、洪承畴等人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起来。他们虽然投降清朝,但一直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由保留着汉人发式。
多尔衮环视朝堂,目光在满汉官员脸上逐一扫过。满人官员纷纷表示赞同,而汉臣们则个个低头不语。
就在这时,孙之獬又提出了一个更激进的建议:限期十日内,所有汉人必须剃发留辫,违者以谋反论处。这个提议让在场的汉臣们不寒而栗。
多尔衮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询问其他大臣的意见。满人大臣们纷纷附和,认为这是控制汉人的好办法。汉臣们虽然内心反对,却无人敢于出声。
三天后,多尔衮在太和殿召开特别朝会。他正式宣布推行剃发令,并任命孙之獬为督办剃发大臣。
孙之獬站在殿中央,得意洋洋地宣读剃发令的具体内容。令文中规定:凡大清子民,必须剃去前额及两鬓头发,留后脑头发结辫。
这道命令宣布后,整个朝堂一片死寂。满人官员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而汉臣们则面如死灰。
孙之獬趁热打铁,建议在京城率先推行,以作表率。他提议从文武百官开始,然后逐步推广到平民百姓。
多尔衮同意了这个建议,并当场下令京城所有官员必须在三日内剃发。范文程、洪承畴等人这次再也无法推脱,只能含恨遵命。
消息很快传遍京城,引起轩然大波。街头巷尾,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破口大骂孙之獬是汉奸,有人叹息这是亡国之兆。
孙之獬对这些议论置若罔闻,开始着手安排京城各处设立剃发点。他派出衙役在街头巷尾张贴告示,要求百姓尽快遵令剃发。
剃发令引祸端,千里遗恨终难泯
剃发令一出,举国震动。从京城到江南,从山东到两广,反抗的浪潮此起彼伏。各地官府强制执行剃发令,却遭到百姓顽强抵抗。
在浙江绍兴,一群读书人带头抗命,宁死不剪发辫。官府派兵围剿,双方在城中展开激烈厮杀,最终三百多名文人被杀,尸横街头。
江南地区的反抗尤为激烈。扬州知府史可法宁死不从,带领城中百姓抵抗清军。清军围城月余,最终攻破城池,展开了长达十天的屠城。
山东济南的百姓们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抗议。他们在城中竖起木牌,写着"宁可头断发留,不愿头留发断"的标语。清军入城后,将带头的士绅全部处决。
而在京城,孙之獬却沉浸在得意之中。他每日在街头巡视,看着百姓们被迫剃发,还不时出言讽刺那些迟迟不肯剃发的人。
多尔衮对剃发令的推行十分满意。他在朝堂上多次表扬孙之獬,还赏赐他黄金百两。孙之獬更加得意忘形,在京城横行霸道。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各地反抗此起彼伏,朝廷内部开始有人质疑剃发令的必要性。一些满族大臣认为,这道命令反而加剧了民族矛盾。
多尔衮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开始疏远孙之獬,不再召见这位"献策大臣"。朝中的其他官员见风使舵,也都对孙之獬避而远之。
1645年春,一场意外的瘟疫席卷京城。染病的百姓纷纷指责是剃发令触怒了上天。街头巷尾到处都在传,说孙之獬是作恶多端,才招来天谴。
到了夏天,孙之獬突然染上重病。没有大夫愿意给他看病,连最基本的药材也买不到。他托人向多尔衮求助,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卧病在床的孙之獬终日听着窗外的谩骂声。外面的人说他是汉奸,是民族罪人,是千古罪人。有人甚至诅咒他死后下十八层地狱。
一个月后,孙之獬在众人的诅咒声中死去。他死时只有几个仆人在身边,连个收尸的人都找不到。最后是衙门派人匆匆将他埋葬。
孙之獬死后,朝廷并未为他平反。相反,多尔衮在朝会上批评他操之过急,引起民变。范文程等人也纷纷指责他不懂民情,酿成大祸。
几年后,江南文人编写的野史中,专门记载了孙之獬的事迹。他们称他为"千古第一奸臣",将剃发令的罪责全部推到他身上。
这个发生在清初的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它不仅记录了一个趋炎附势者的可悲下场,更映射出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苦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