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大学排行榜,世界上有很多个,但最出名,国际上认可度最高的就只有4个,分别是U.S.News、QS、泰晤士(THE)和软科(ARWU)。而在国内,最知名则只有软科和QS,许多大学都会宣传自己的QS排名。2024年11月6日,QS公布了它的2025亚洲大学排行榜,只是这次的排名却让很多国内考生和家长觉得离谱,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文末附国内上榜高校排名)
此次QS的排名其实内地前7位同我们认知中的一样,就是传统名校:清北+华五。只不过在前3名的排序上却是颇有争议。通常我们认知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国内高校独一档的存在,华五虽强,也只能争夺第3的位置。但在QS此次的榜单上,虽然北大排名国内和亚洲双榜首,但清华大学却并没有紧随其后,而是仅列国内第3,亚洲第7。那么是哪所内地大学有资格排在清华大学前面?
答案是复旦大学。此次QS排名,复旦大学位列全国第2,亚洲第5。复旦能超过清华?这是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问题。复旦大学的实力确实也是非常强大的,在上海人眼中,它的地位甚至还要比上海交通大学高上一筹。但从其它众多榜单排名来看,近几年来它都排在上海交通大学之下,一直是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争夺国内第3的位置,而复旦大学通常不参与争夺。但在国际上认可度颇高的QS,为何不仅将它排在了浙大和上交之前,甚至还超过了从未掉落前2的清华大学?这就得说说QS的评分标准了。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QS的世界大学排名和亚洲大学排名用的指标是不一样的,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只有8个,而亚洲排名的指标却有11个。从权重来看,亚洲大学排名中,代表学术水平的学术声誉,论文引用,教员人均论文数,总占比达到 45%,是权重占比最高的,显然学校的科研实力是最关键的因素。其次还有代表毕业生业界反馈的雇主声誉 20%,说明榜单对学生就业后的业界反馈非常重视。
而在这所有的11项指标中,复旦大学虽然都没有得到第一,但却都非常接近第一,包括权重最高的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它在国际化指标方面进步显著,例如国际教员与出境交换生比例,而在这些指标方面清华大学则有所下降,最终导致在榜单上复旦大学超过了清华大学。
当然,对于这一结果,清华大学也是颇有微词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锋亮就表示:QS大学排名针对亚洲大学排名制定了特有的指标,将“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纳入考核指标,且权重为5%。而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却没有此类指标。这就表示一所亚洲大学在QS的全球排名中可能相对落后,但是却可以通过‘水博士’提高自己在亚洲的排名。当然到底这个评价指标科学与否,大家心中各有答案。
除了前三名之外,内地排名第4—第7的分别是浙江大学(亚洲第8)、上海交通大学(亚洲第14)、南京大学(亚洲第2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亚洲第31)。这4所大学都是华五高校,它们的排名争议不大,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各个榜单上的竞争互有胜负,而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一直排在华五的末尾。
对比QS发布的2025世界大学排名,这份亚洲大学排名还有一些比较大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南方科技大学的排名。在QS早前发布的2025世界大学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学的表现非常强势,排名内地高校第14名。而在2025亚洲大学排名中,它却仅排名第25名了,下降了11个位次。不过即便如此,作为一所成立仅12年的年轻大学,它的进步速度还是快得令人咋舌。不过在国内软科的排名中,它的排名又要下滑不少,排在了第34位。显然指标不同它的排名表现差距很大,说明这所大学的实力虽强,但还并不全面,比较“偏科”。
另外在这份排名中,令人意外的看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身影,内地排在了第24、亚洲第106位。这所大学同样是一所年轻的大学,它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宗同源,也是中国科学院直属大学,只不过相比前者,它就低调了许多。在国内外的各种榜单中,很少能看到它的身影,基本上不参加各种榜单排名。在QS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也并未见到它的身影,没想到在它的亚洲大学排名中能看到中国科学院大学。不过显然,在这份榜单中,它的实力还是被低估了。
这所大学虽然并不在意各种排名,但在学术研究上它却是国内顶尖的,毕竟它原本就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院。在衡量高校学术水平的ESI排名中,它常年位列内地高校榜首,清华北大、华东五校统统都不是它的对手。在ESI对顶尖的全球前万分之一学科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拥有化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实物与动物学6个学科,内地高校排名第1。而在前千分之一学科中,它也拥有13个学科,排名内地高校第2。在2024年9月的ESI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内地高校第1,全球第17,而排名内地第2的清华大学全球排名只有33位,可见这所大学在科研领域的强大实力。
而它能够上榜QS亚洲大学排名,估计也是因为它发布各类论文所赢得的学术声誉,至于其它方面,QS能够获得的信息就乏善可陈了,因此它的综合排名才会这么低。
总体上来看,QS的这份排名还是基本符合我们认知的,至于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第三之争,谁强谁弱也仅仅是评估标准不同的结果,倒也不必过于认真。事实上所有的榜单,包括软科和教育部的学科评估都只能做一个参考,不要将它们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毕竟任何榜单因为评价标准的原因,都有所偏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