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夏天,陈伯达之子陈小达卧轨自杀,对于众人而言,此事至今仍是一个难解的谜题。最常见的说法是——“陈小达失恋后郁郁难解,悲戚之下选择轻生”,亦有人称陈小达是因为家庭关系紧张,常年缺乏关爱,更有甚者造谣“陈小达死于政治斗争”。
当外界揣测的声音越来越大,褚有仁那里终于还是瞒不住了。
不敢置信、崩溃痛哭、反复确认……自此之后,她如同《祝福》里面的祥林嫂,絮絮叨叨,无数次向人哭诉、剖白自己的丧子之痛。
褚有仁的婚姻:相知相恋相厌
1927年9月,陈伯达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这里,他爱上了一个四川姑娘,名叫褚有仁。
那一年,褚有仁正好十七岁,他是中共重要领导罗亦农的妻妹,受到姐夫的影响,褚有仁前往苏联进修学习。
她和陈伯达一见钟情,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经过三年多的恋爱后,两人准备回国成婚。
1930年底,陈伯达回国,不久褚有仁也返回国内。
1931年,就在两人筹备婚礼,打算结婚之时,4月8日,陈伯达在天津突然被捕,10个月后才被释放出狱。
出狱后,陈伯达留在了北平西山疗养,他与诸有仁在这段日子里完婚。1934年,诸有仁在天津分娩,生下一子陈小达。
后来夫妻俩来到延安,陈伯达跟随毛泽东,摆脱了昔日的艰难生活,当上秘书,其革命事业可谓是青云直上。
另一头,陈伯达由耐心体贴到冷漠深沉,褚有仁并非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传统女子,她有才情,善笔墨,留学期间也喜欢苏俄文学和音乐,但她和陈伯达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
陈伯达不着家,褚有仁一周最多见到他两次,还总是行色匆匆,神情冷肃。
就算是少有的公务轻快的日子,两人共处一室,竟也谈不上几句,更多的时候,褚有仁也不知道陈伯达在忙的事情能不能问,该不该问,她总想,问了、知道了,她也无从插手。
简陋的小屋里有一个半旧不新的收音机,但两人已经很久不曾并肩躺下听音乐,说说体己话了。
更不用提褚有仁需要承担所有的家务,陪伴儿子陈小达,琐事最磨人心力,成婚不到十年,褚有仁便因操劳过度,眼角唇周添上了几道深深的皱纹,她的双腿开始浮肿,少衣缩食,但腰身再不复少女时期纤细,反倒是面色因为常年的奔波和忍饥,青黄惨淡,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上很多。
1938年8月,20岁的余文菲来到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随后,借助“老乡”董必武的介绍,她前往延安。
抗日军政大学的学习结束后,余文菲被分配到了中共中央党校工作,她小陈伯达14岁,性情温和,有着一头乌黑茂密的长发,陈伯达只是一见,便生出了隐秘的心思。
也正是在此时,陈伯达和褚有仁两夫妻间的裂痕逐渐增大,他们开始大声争吵,一点小事也能吵得翻天覆地,陈伯达成日泡在办公的小房间里,既不见褚有仁,也少和儿子陈小达说话。
1942年,经过长期冷战,陈伯达和褚有仁办理了离婚手续。
1944年,陈伯达和余文菲完婚,1946年,两人诞下一子,取名陈晓农。
婚后两人十分幸福,但延安整风后期余文菲被认定为有“特务嫌疑”。这对于陈伯达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在陈伯达看来,身为毛泽东的秘书,是绝对不允许自己家庭有“特嫌”存在的。
起初,陈伯达提议两人分开一段时间,但余文菲并不接受什么“协议”、“暂时分开”,她只知道,他们两人要离婚了。
为此,余文菲非常痛苦,几乎到了神经质的程度。两人不分场合地拌嘴,这个家庭的裂痕再度出现。1949年陈伯达再次离婚。离婚之后,余文菲独自回到了武汉工作。
小达长成:父母离异,幼年赴苏
幼年时期,陈小达被送往苏联学习,与他一批前往苏联留学的有陈祖涛、孙维世、高毅、邓金娜、任远方、林莉、伍绍云、任娅、刘允斌和刘爱琴兄妹等人。
他们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东西格外多,必须要有够穿四五年的衣服,再加上必要的书籍等,怀揣着好奇和微微的惶恐来到了苏联。
多年后,李敏回忆起陈小达:“陈伯达的儿子陈小达太善感了。以前2岁多的时候,我们这一批人进了延安的洛杉矶托儿所。这里的管理相对比较正规,我挺喜欢。还依稀记得,早晨我会在门口站着,看过往牛马车辆;傍晚我就在门口站着,看黄昏时野鸡、小鸟归巢。”
“陈小达不知为什么总是哭,我当时想,这里多好呀,有什么好哭的!”
1952年10月初,陈小达自苏联回国探亲,彼时,他已是十六七岁的青年。当时经中央同意,由谢绍明将所有尚留在苏联国际儿童院的孩子都带回祖国。
考虑到这批孩子都是在苏联长大的,汉语还不通,有关方面就在东北专为他们建了一所中学,请苏联教师给他们上课,使用苏联教材。
前两年,他的父亲陈伯达在46岁之时于北京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段婚姻,继母刘淑宴28岁,大他十岁一二,性格颇有几分泼辣,他并不喜欢往父亲身边凑。
那时,中苏间只有一条铁路,即经过满洲里进入苏联。头两天,火车在中国东北境内通行,到了满洲里,行李都得统统拿下来。
因为两国铁路的轨距不同,当年还没有把车厢吊起换车架的设备,因而只能整个儿换火车。
两国的车子停在宽窄不同的铁轨上,相距相当远。到了边界换车,陈小达提着两个又大又重的箱子,走一段,就得停一段。
核物理学家黄胜年恰好在这趟车上,他对陈小达印象十分深刻:“一路上,中国人里只有他(指陈小达)不断地和苏方列车员们谈笑风生。吃饭的时候,所有的中国人都吃不惯列车提供的那些俄式大菜,那个年轻人却扬扬得意,边吃边向我们说,好吃吧?”
“听说他自小在苏联长大,原来在探亲期间,他把吃中国菜当成了苦事。60年代以后,听说他也到二机部(即后来的核工业部)工作,很久没有特别的消息。”
黄胜年和陈小达交谈,发现这个青年十分喜爱文学艺术,他说:“有一天,火车沿着贝加尔湖走,大约有两三个小时。但见湖水清澈,加上积雪的山峰和常绿的树林,真是美极了。我心想两千年前苏武在这里牧羊,当然非常之艰苦,但陈小达很有心思来欣赏这里的美景,他正是最好的年纪。”
罗西北同陈小达是表兄弟,提起这位亲人,他总带着几份嗔怪的怜爱:“他好像总也长不大似的,身材也总是那么单薄,就是后来大学毕业了看上去也还像个中学生。”他唤陈小达“小老虎”。
1953年,陈小达高中毕业,第二次去苏联,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高能物理专业。
据和他一起留苏的同学说,陈小达学习很是刻苦,人也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
意外骤生:失恋卧轨,为母断肠
1958年底,陈小达从莫斯科大学毕业了,就回国参加工作,工作单位是国防系统的一所研究院。
刚刚回国之时,人人都道陈小达是个天真到烂漫的青年,他有一个年龄相仿的恋人,两人感情甚笃。
罗西北是他的表亲,两人来往较多,可是对于表哥他也能够遵守保密纪律,从未提起过他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单位的地点。
1960年夏天,罗西北突然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年仅26岁的陈小达卧轨自杀了。他自杀的原因没有人知道,至今还是个谜。
人们谈论最多的是——“陈小达恋爱多年的姑娘,突然提出中止恋爱关系。”
据当时陈小达的身边人所言,和女友分手后,陈小达因感情不顺,心烦意乱,而恰好那几日,他正主持一项重要的实验。
精神恍惚之中,实验发生重大失误,恐怕是双倍的打击使陈小达一时想不开,独自一人前往北京西便门,卧轨自杀。
罗西北说:“就在小老虎自杀前的两个星期,还给我写过一封信,诉说他到陈伯达家里去,他们两父子谈得十分融洽,陈伯达鼓励他早日加入党组织,还给了他一笔钱,让他买辆自行车,这样上下班就方便多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