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手抖”的经历,比如:
小时候发育不完善,身子骨还没有长开,拿东西晃晃悠悠的。
上学了登台演讲,面对台下千百双眼睛,手上稿子发生颤动。
回家帮忙收庄稼,从早忙到晚,拿起碗筷吃饭手抖个不停。
这些情形下发生手抖,都是正常的,不久就能调整恢复过来。
手抖,医学名称叫“震颤”,定义是手部在特定情形和平面上不自主发生振动,它不是病症,而是一种体征,震颤不光发生在手上,脚部、下颌、头部、舌头、眼皮等也会出现。
运动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协同过程,需要“指挥者”、“传令兵”、“接收者”、“保障队” 参与才能实现,通俗理解是:
1、指挥者就是大脑,作为人体最高指挥中枢,比如向身体发出“取杯子喝水”的指令。
2、传令兵就是大量神经组织,在脑部、脊髓、肌肉等部位,将大脑指令传到手部末端。
3、接收者就是手部肌肉群,接收指令后调整肌肉收缩度、舒张度,开始做出动作。
4、保障队就是肌肉里的微量元素、神经递质、蛋白、维生素等成分,如钙离子、钾离子流入肌肉神经,乙酰胆碱从神经释放,与肌钙蛋白结合。
经过系列复杂的流转和反应后,手就拿起水杯,准备喝水。
整个指令发出到接收再到动作做出来,大约需要零点几秒,最终经过肌肉组织的收缩和舒张实现。如果说肌肉的正常收缩频率是100次/分钟,一旦达到数百次甚至千次/分钟,那么收缩就出现显著变化,失去稳定,震颤就发生了。
反过来说,如果出现手抖,离不开脑部、神经、肌肉、代谢等问题。
当年纪大了,进入老年,身体发生不可逆的衰老,手抖的现象也会多起来。老年人出现手抖,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但表现形式有4类:
1、当手掌在不活动情况下出现抖动,是静止型震颤。
2、当手部维持在某个姿势或拿东西时抖动,是姿势型震颤。
3、当手部配合运动时抖动,是活动型震颤。
4、当要拿某个物品时,越接近手越抖,是意向型震颤。
不管是生理性手抖还是病理性手抖,只要是非老人意愿出现的抖动,且经常不可控,甚至诱发社交尴尬,影响个人形象,都属于病理性手抖。
尤其是5种情况下的手抖,要引起重视并查清原因。
第一种:饥饿的时候手抖,且伴有疲乏症状。
可能的健康问题:一是低血糖,这个最常见,而且伴有眩晕、心慌、冒冷汗等表现;二是贫血,多见于农村老年人,长期得不到气血濡养引起,有头晕、面色苍白、口唇失荣、心慌冒虚汗等表现;三是帕金森病,中医叫“顽固风症”,因遗传或神经系统老化出现,除了手抖外,还有味觉障碍、睡眠障碍、全身震颤等问题。
第二种:情绪紧张激动时手抖。
可能的健康问题:身体突然处于应激状态,出现的手抖意味着肾上素分泌大量增多,引起血压上升,瞳孔变大,面红发热,头上和肾上冒汗,颈部和太阳穴出现青筋等,很容易冲击老人原本老化的血管,引起血管破裂或斑块脱落,结果就是心梗、卒中等问题。如果老人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更要小心,俗话说“老人千万别置气”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种:喝酒后手抖减轻,但第二天更严重。
可能的健康问题:老人味觉衰退,喝酒能刺激味觉“回归正常”,很多老人有“喝两杯”的习惯,但喝酒会引起两个问题,一个是酒精持续消耗肌肉维生素,如维生素B1,它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营养素,缺乏了就引起神经损伤;一个是肠胃疾病,如肠道、胃黏膜被酒精刺激受损,出现溃疡症状,加速手抖出现。
第四种:吃饭拿筷子端碗时手抖。
可能的健康问题:甲状腺功能亢进,且伴有体重下降、心率过快、走一点路就气喘吁吁、经常冒冷汗等,即使是手上不拿东西,平举在胸前和不可控地抖动。出现甲亢的老人,情绪起伏不定,而且脾气比较差,吃得多饿得快,又加速了手抖,还引来卒中、心梗等风险。
第五种:练字或做细活时手抖。
可能的健康问题:多见于城市的退休老人,用练字或做手工来养心静气。当出现手抖问题时,有可能是心脏问题,或卒中先兆,伴有头晕、气短、胸闷发紧等,或颈椎病压迫神经引起传导异常,还有可能是小脑病变,伴有眼球震颤,行走失稳等问题。
这5种情况下出现的手抖,无论是细小快速的抖动,还是控制不住的抖动,或是伴有其它部位的抖动,只要是某个时期内反复出现,都不能轻视,集中反应了脑、神经系统、慢病、代谢等多种问题对身体的干扰,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可以到社区医院找医生咨询,或者到综合医院挂全科、内科或神经内科的号。
从生活上看,缓解生理性或病理性手抖,还可以做好3件事:
一是少吃腌制、油炸、辛辣、冰凉等食物,戒烟禁酒,多吃新鲜果蔬。
二是保持心情愉悦,长期有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社交圈。
三是多做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活动,如太极、散步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